【子諾水彩】我爲你翻山越嶺,也安心看風景

這是陳思齊老師“意境水彩風景專題課”的第6份作業,題目爲《途中風景》。

當我在課程作業裏第一眼看到老師的示範畫和標題時,心裏突然冒出這樣一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時的心情!

可是,許多時候,我們總是在匆匆地趕路,趕往一個又一個目的地,就像那首歌裏唱的那樣:我爲你翻山越嶺,卻無心看風景……

有人說,所謂旅行,就是從一個自己呆膩了的地方,跑到另一個別人呆膩了的地方去。

但其實,只要我們用心感知這個世界,活在當下,珍惜當下,那麼你就會覺得,無論是過程還是結局,都值得享受;無論是自己呆膩了的地方,還是別人呆膩了的地方,都會發現別樣的美。

我所在的城市紹興,是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文化和生態旅遊城市。我在這裏已經生活了30多年,但是我感覺自己越來越愛它,因爲我看着它一天天在變美。

分享一組我以前某天走路上班時隨手拍的照片。你覺得,紹興是不是很美啊!

自從開始學畫,我就一直有一個心願,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夠用筆自由地畫出我心中所有的美好。其中的一個繪畫主題,就是江南水鄉的風光。我想,等我學完了老師的課程,估計可以嘗試着畫一畫了。

當然,我也很喜歡旅行。

曾經到過世界上很多的地方,也曾經看過各種各樣的風景。但我發現,最美的風景,其實是在你的內心。

當你內心快樂時,你會發現,即使最平常的景緻,也蘊藏着無限的美好;而當你內心不快樂時,即使眼前風景如畫,你也會感覺索然無味,黯淡無光。

這就是所謂的境由心生。因爲,所有外在世界的呈現,只不過是我們內在世界的投影罷了!

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我的內心並不那麼快樂,時不時地會感覺孤獨。世界在我眼裏,也並非那麼美好,值得留戀。

直到有一天,我無意中讀到一句話:心,是一切的根源!

那一刻,我似醍醐灌頂。

記得心理學上有一個ABC理論。說的是,最終決定C(結果,一個人情緒和行爲)的,並不是A(事件或者環境),而是B(想法和信念)。換句話說,僅僅環境本身並不能決定我們是快樂還是不快樂,而是我們對環境的反應,也就是我們對環境的看法和認知,才最終決定了我們的情緒和行爲。

正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就像張德芬在《遇見未知的自己》中寫的那樣,“親愛的,外面沒有人,只有你自己。

你所感知到的,都是你內心的投影。如果你想要改變周圍的環境,請首先從改變自己的內心開始。

於是,從那時起,我開始大量閱讀自我管理、內在探索等方面的書籍,並陸陸續續地輸出。至目前,已經寫了170篇原創文章,近25萬字。最近兩年,又開始迷上畫畫。

可以說,讀書、畫畫、寫作,給了我不斷地與自我對話、與世界對話的機會,也讓我深度地體驗到生命的單純與美好。不知不覺間,我慢慢走出了那個封閉狹小的自我,內心日漸豐盛充盈起來。即使一人獨處,也不會感覺孤獨,而是充滿寧靜、喜悅、美好,學會安然享受當下。

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讀書、畫畫、寫作,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因爲它喚醒了我一直沉睡的靈魂,讓我明白今生的使命與渴望,讓我懂得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喜歡什麼樣的生活,並漸漸領悟“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到哪裏去?”這樣的人生終極問題。

前些年,網上有一段紀念楊絳先生的話很流行:“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前些天,我突然體悟到了這段話的深刻含義。

​所有外在的成功,可能會帶來一時的滿足和快樂,但不會持久;只有內在的成長,纔會帶來持續的寧靜和喜悅。

因爲,生命的意義,就是爲了找尋本真的自己,活出自己喜歡的模樣!

我想,我以後依然會爲你翻山越嶺,並期待在山的那一邊,遇見另一個自己,那個最好的自己。但我也會安然地享受當下,懷着寧靜、喜悅的心情,欣賞沿途的風景。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幅畫的創作過程吧。

再來曬一曬老師的評語,嘻嘻。

細心的讀者也許注意到了,這幅畫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進行了長達2個小時的修改才完稿的。這份習作最終獲得了老師的表揚,還得了高分,又被設爲精選。開心。

我記得有好幾位水彩老師都說過:畫畫的過程中,如果你感覺不滿意,也不要輕易放棄。雖然水彩很難修改,但總得想辦法先修改修改,說不定就修改好了,不到最後一刻,決不輕言放棄。但如果真的無法修改了,那還是放棄,重新再畫一幅吧。

堅持該堅持的,放棄該放棄的!畫畫如此,人生中的許多事情,其實也如此。

人生即選擇!懂得“什麼時候該堅持,什麼時候該放棄”,這是極考驗智慧的。世上的許多悲劇,大都是因爲放棄了本該堅持的,卻堅持了本該放棄的。

那麼,如何獲得這份選擇的智慧呢?

最有效的辦法是:修煉一顆純淨、明亮、​無私的心,然後傾聽內心的聲音,它會告訴你答案。

王陽明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如果有一天,當你感覺內心光明,也就意味着你已經慢慢抵達了那個本真的自我,那個你一直在尋找的最好的自己!

只是,這需要我們一生的修行。

相關文章:

1.每一個不曾健走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2. 再見,2019;你好,2020

3. 學會ABCDE,活出最樂觀的自己

4. 讀者問答:中老年朋友面對的失落感、孤獨感、恐懼感應如何解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