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成長‖你的人生可以走多遠?

成長伴隨着我們的一生,我們的人生可以走多遠?

從呱呱墜地到耄耋之年;

從咿呀學語到侃侃而談;

從年少無知到年高德劭。

每一段成長的過程都是一次自我的蛻變,每一個成長的瞬間都值得我們惦念。

而«終身成長»這本書,讓我對”成長“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場景?

在上課的時候,面對老師的問題,總是故意低下頭,心裏暗自嘀咕着:別叫我,我不會。。

在開會的時候,自己的意見被領導否掉,總想着,是不是這些東西不太適合我,乾脆換工作吧。

在婚姻家庭中,在你發現對方總get不到你的點,和你不能很好的match的時候,會認爲是不是選錯了伴侶。

正在頻頻點頭的你,有沒有想過,同樣的場景,也許有人有着不一樣的舉動和想法。

面對老師的提問,不管對錯,總是積極的舉手回答;

面對領導的否定,會反思是否是自己的表達不夠清楚,或是從領導身上學到了更正確的想法;

面對不解風情的伴侶,會想着也許換一種溝通方式,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這就是終身成長的意義所在。它的英文名字叫作Mindset,就是思維模式的意思。它的作者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她把我們一生中所有的成功,失敗,我們的行爲習慣,人際關係,家庭,事業,最重要的要素歸結爲我們的思維習慣:固定型思維,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他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不變的。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外部環境帶來的影響。不屑於努力,不注重學習方法,這將阻礙他們取得成就和獲得成長。

成長型思維,他認爲自己的基本能力可以通過努力來培養。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是調整自己,鍛鍊自己,不斷優化學習方法樂於向同伴學習,這有利於他們能力的發現,取得成就。

就拿上課老師提問這件事來說,固定性思維的人認爲被老師叫起來,回答錯,會很丟臉,很沒面子的。而成長型思維的人則會認爲這是一個機會,回答錯了,老師可以糾正我,被大家嘲笑沒關係啊,重點是我學到了東西。

這時的你,是不是正在想,自己是哪種思維模式呢?或者,好像兩種都有一點吧。

就像孔夫子講的君子和小人,他們不是社會上的兩種人,而是我們每個人體內的兩種不同的狀態。固定性思維和成長型思維也是一樣,在我們不斷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的去識別自己的思維模式,並且要不斷的去刻意練習自己用成長性思維來面對生活,慢慢的你會發現積極,樂觀的情緒變得多了起來。

那該怎麼做呢?

一、學習腦科學的知識

通過參與腦科學的學習,明白大腦是可以成長的,這樣纔有信心去改變自己。

二、放下自己  不怕丟臉,做自己該做的事

1、接納  當你發現自己有了固定型思維時,不要批評和自責,而是去接納自己。

2、覺醒  感受覺察自己此刻的思維模式。覺察後,接納自己才更加有效。

3、行爲  行動起來,去做出改變。

4、尋找亮點  找出那個可以讓自己改變的最有效的辦法。

而對於一個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爲更好的自己;想爲寶寶營造一個積極、樂觀的成長環境;想要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影響寶寶的媽媽來說,成長型思維是至關重要的。

回想以前的自己,整天圍着寶寶轉,覺得失去了自己,沒有了自我。總把所有的一切歸結爲沒有人替我着想,沒有人替我分擔,以至於沒有時間去幹自己的事。整天焦慮不安,感覺自己是個失敗的人。

後來接觸了讀書會,結識了很多的熱愛讀書的人。也瞭解到有和我一樣在家帶娃的寶媽堅持做輔食視頻分享;也有一邊工作,一邊利用空餘時間學習的社羣運營的小夥伴。他們並沒有因爲寶寶,因爲工作,而去抱怨,去放棄自己喜歡的事情,而是想辦法去克服,調整自己,成爲了更好的自己。之後,我就試着改變自己的想法,靜下心來找到自己可以利用的時間,制訂了計劃,一邊照顧寶寶,一邊去閱讀去寫作,充實自己。慢慢的感覺到自己變得樂觀積極主動了。

現在看來這就是從固定型思維到成長型思維的轉變。

也明白了想要擁有固定型思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去練習,鍛鍊的。慶幸的是現在的我在意識到自己有固定型思維的時候,可以坦然的面對,去接受它。也會去想怎樣去改變,儘管結果有時會那麼的不盡如人意,但還是會堅持去改變的,讓我的人生可以勇往直前。

終身成長,你的人生可以走多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