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你的人生可以走多远?

成长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我们的人生可以走多远?

从呱呱坠地到耄耋之年;

从咿呀学语到侃侃而谈;

从年少无知到年高德劭。

每一段成长的过程都是一次自我的蜕变,每一个成长的瞬间都值得我们惦念。

而«终身成长»这本书,让我对”成长“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在上课的时候,面对老师的问题,总是故意低下头,心里暗自嘀咕着:别叫我,我不会。。

在开会的时候,自己的意见被领导否掉,总想着,是不是这些东西不太适合我,干脆换工作吧。

在婚姻家庭中,在你发现对方总get不到你的点,和你不能很好的match的时候,会认为是不是选错了伴侣。

正在频频点头的你,有没有想过,同样的场景,也许有人有着不一样的举动和想法。

面对老师的提问,不管对错,总是积极的举手回答;

面对领导的否定,会反思是否是自己的表达不够清楚,或是从领导身上学到了更正确的想法;

面对不解风情的伴侣,会想着也许换一种沟通方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就是终身成长的意义所在。它的英文名字叫作Mindset,就是思维模式的意思。它的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她把我们一生中所有的成功,失败,我们的行为习惯,人际关系,家庭,事业,最重要的要素归结为我们的思维习惯:固定型思维,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他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不变的。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外部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屑于努力,不注重学习方法,这将阻碍他们取得成就和获得成长。

成长型思维,他认为自己的基本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调整自己,锻炼自己,不断优化学习方法乐于向同伴学习,这有利于他们能力的发现,取得成就。

就拿上课老师提问这件事来说,固定性思维的人认为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错,会很丢脸,很没面子的。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则会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回答错了,老师可以纠正我,被大家嘲笑没关系啊,重点是我学到了东西。

这时的你,是不是正在想,自己是哪种思维模式呢?或者,好像两种都有一点吧。

就像孔夫子讲的君子和小人,他们不是社会上的两种人,而是我们每个人体内的两种不同的状态。固定性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也是一样,在我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去识别自己的思维模式,并且要不断的去刻意练习自己用成长性思维来面对生活,慢慢的你会发现积极,乐观的情绪变得多了起来。

那该怎么做呢?

一、学习脑科学的知识

通过参与脑科学的学习,明白大脑是可以成长的,这样才有信心去改变自己。

二、放下自己  不怕丢脸,做自己该做的事

1、接纳  当你发现自己有了固定型思维时,不要批评和自责,而是去接纳自己。

2、觉醒  感受觉察自己此刻的思维模式。觉察后,接纳自己才更加有效。

3、行为  行动起来,去做出改变。

4、寻找亮点  找出那个可以让自己改变的最有效的办法。

而对于一个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想为宝宝营造一个积极、乐观的成长环境;想要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影响宝宝的妈妈来说,成长型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回想以前的自己,整天围着宝宝转,觉得失去了自己,没有了自我。总把所有的一切归结为没有人替我着想,没有人替我分担,以至于没有时间去干自己的事。整天焦虑不安,感觉自己是个失败的人。

后来接触了读书会,结识了很多的热爱读书的人。也了解到有和我一样在家带娃的宝妈坚持做辅食视频分享;也有一边工作,一边利用空余时间学习的社群运营的小伙伴。他们并没有因为宝宝,因为工作,而去抱怨,去放弃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是想办法去克服,调整自己,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之后,我就试着改变自己的想法,静下心来找到自己可以利用的时间,制订了计划,一边照顾宝宝,一边去阅读去写作,充实自己。慢慢的感觉到自己变得乐观积极主动了。

现在看来这就是从固定型思维到成长型思维的转变。

也明白了想要拥有固定型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去练习,锻炼的。庆幸的是现在的我在意识到自己有固定型思维的时候,可以坦然的面对,去接受它。也会去想怎样去改变,尽管结果有时会那么的不尽如人意,但还是会坚持去改变的,让我的人生可以勇往直前。

终身成长,你的人生可以走多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