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分享2

1.蘇珊·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一書中說:“小孩總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爲自己的觀念。”

2.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習得性無助”:當一個人總是被否定、被認爲做不好一件事,久而久之,他就會真正陷入到自我懷疑之中:“反正我做不好的,那我乾脆就不做吧。

3.著名心理學家羅洛·梅說過:焦慮是人類的基本處境,冷漠與缺乏感覺,同時也是防衛焦慮的一種工具。

4.研究發現:人格形成的後天因素與早期成長環境有關,父母與孩子的早期互動中潛移默化地決定了孩子的性格。

5.美國著名心理諮詢師金·約翰·培恩,在《簡單父母經》中寫道:父母要警惕自己對孩子說的任何話,因爲它可以啓發人,也可以傷害人。


1.心理學有一個詞叫“存在性焦慮”,指的是當孩子無論說什麼,做什麼,父母都是一種冷漠和敷衍的態度,這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存在感,不被愛。

2.父母長期性地對孩子情感漠視,它就像一場“冷暴力”,會讓孩子覺得“我不被愛”。

3.世上可做可不做的事是做不完的,永遠要去做那些最值得做的事。

4.在青少年時期,心靈世界的覺醒往往會表現爲一種勃發的求知慾,對書籍產生熱烈的嚮往。(周國平《讀永恆的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