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全到探索——需求升級

需求激發動力。這也是今年高考作文命題的一個導向。在疫情橫行、經濟下行的當下,教育同樣緊跟形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高考命題引導人們再次追憶回顧那些古老問題:“我是誰,從哪裏來,到哪裏去?”從而引導人們激發幹事創業動力。事實上,人類財富積累,文明進程,正是通過創造需求、滿足需求,螺旋上升的過程。當然,這其中還有關鍵一環,稱之爲技術。技術始終在開發和引導着人類的需求。

一、需求產生的過程。我們站在個體的角度思考這個問題。如果你對自己的定位只是傳承基因,那安全就是你人生的主要訴求。無論男女,找到另一伴,結婚生子,把孩子培養長大,直到下一輪結婚生子。這也是人類以往幾千年來文明進程的主要動力。當安全成爲生命存續的第一要務,那馬斯洛《需求論》中最高層級需求“自我價值實現”就變成了追求社會認同。也就是說,成人在滿足自己安全和舒適需求後,會越來越保守,一味得“求同”,追求個人社會地位,得到多數人的認同,確保自己基因安全。

後來,伴隨科技的進步,尤其是工業革命以來,技術開始不斷拓展人類能力邊界。“自我價值實現”這一終極需求雖然沒有變化,但對社會認同的層級發生了變化。這也就解釋了馬斯克等人的行爲趨向。一些人在安全和舒適這兩層級需要滿足後,就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探索和挑戰,正式新的探索造就新的需求。比如,在旅遊項目上。一部分人在沒有時間和精力走遍全世界的狀況下。專門有一部分可以成爲職業旅遊家,通過VR眼鏡將他所看到和感受到的各地風土人情傳輸給後方,供那些沒有親身旅遊的人們以第一視角的方式進行旅遊體驗。VR眼鏡以及相關4D感覺的開發就是典型的探索活動。當然,這種探索過程必須伴隨人類能力的再次躍長。可以想象,這種躍升會把人類帶入新的文明。

事實上,人類的探索精神與生俱來。兒童與世界相處的方式就是從安全到舒適,從舒適到探索的過程。我們想想看,從嬰兒開始,我們就不斷嘗試,用手指和舌頭不斷與外界交互,通過探索來拓展自己的能力。先是接觸酸甜苦辣,反過來刺激並完善了觸覺系統。接着,通過眼耳手鼻口向外探索、觀察外界,學習和思考,掌握並豐富了避險技能(燒開的水不能用手去觸摸)。然後,在擁有基本的舒適條件後,嘗試探索各種新鮮事物,包括挑戰各種未知。比如,捅馬蜂窩、進入神祕山洞、與同伴競技體育,不斷擴大並炫耀自己的能力邊界。不過,這種探索精神隨着年齡增加、環境變化,漸漸喪失了。主要原因是試錯成本增加了,更重要的原因是強烈的好奇心帶來新體驗不足以替代安對失去安全和舒適的恐懼。

二、向哪裏挖掘需求。可以判斷,沒有需求,社會就不會發展;同樣,一個企業需求只在低維度徘徊也必然導致解體和滅亡。只有發揮想象,不斷拓展技術能力的邊界,如“生命體”一樣的國家或企業纔會健康發展。

一是對現有滿足需求方式改進。客觀上講,如果一個人在安全需求沒有基本滿足,舒適需求還不曾體驗過,他是不可能有向新鮮事物探索的慾望。1914年,福特公司將員工工資提高到了週薪5美元,也就開啓了內部需求拉動的良性循環。福特公司造富起點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福特公司倡導良性企業文化,告訴社會上的勞動者,只要你是一個對社會和家庭有責任感的人,通過從事福特公司的工作崗位,就完全可以擁有體面的生活。待遇提高了,員工生存有保障了,就有了對乘坐福特汽車等出行方式舒適的需求,努力工作進一步增加了財富積累,帶來了與之相匹配的身份和地位,激發了福特員工的內動力,提高了生產效率,創造了新的財富。當前消費升級就就是國家對人們需求的改進,引導民衆引習慣新的消費理論。從出行方式看,人工駕駛逐漸向自動駕駛演進,將人從駕車中解放出來,將私家車作爲移動的生活或公辦場所;從生活質量上看,智能家居逐漸走入千家萬戶,人工智能替代管家和保姆,你能夠享受更加舒適的家庭服務。這些家庭勞作當下你還在自己幹,甚至這些需求,你甚至想都沒想過。已往,這些需求可能只有少數人通過增加人力成本來實現,只是少數富人的專利。而未來,技術使機器替代人力,在極大降低成本的同時,提供標準的管家+傭人式服務,滿足大衆對舒適性的需求。這種改變只是一種替代,即機器替代人。

二、要深化、擴展和創造全新需求。有科學家曾講過一個事實:“人類就是一個由超級處理器帶着一批原始工具行走在地球上的動物。”你看,我們眼不如鷹,腿不如豹,不能上天,不能下海,卻配置了運算能力超級的大腦。那人類能力如何配得上大腦的想象呢?只有虛擬世界能力實現。十多年前的《黑客帝國》、前幾年的《頭號玩家》已經向我們彰顯了未來的需求。也就是說,未來我們的身體一定能夠與大腦相匹配,做到你能想到的任何事。這也是當下,遊戲產業恆久彌強的原因吧。《頭號玩家》男主說:“人們在現實世界中找不到任何安慰,只能在虛擬世界中尋找快樂。”這是當下人們對虛擬產業悲觀認識,誰又會知道,從未來的某個時間點開始,我們又何嘗不是大量時間用於在虛擬世界,偶爾去自然世界出個差。當然,這種想象力是需要技術做支撐的。反過來理解,沒有這些想象,人類不去創造需求,那技術一樣缺少了動力,要不會停滯不前,要不就退化滅亡。

所以,我們必須保持探索精神,哪怕暫時和有限安全損失也在所不惜。從精神到體驗,從個性到虛擬,一步步探索,最終走向真實,去向那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