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說DeFi及江湖再現百倍幣的戰略意義

DeFi這個概念其實很早就出現了,只不過最近比較火。看着一路高歌的DeFi概念幣,聽着別人成天叨叨那些有些高大上,但是完全不知所以的“DeFi”名詞,這對很多人而言,確實挺惱火的!

近期,在沉寂良久的幣圈,終於出現了一個百倍幣,而且正是出現在DeFi這個領域。這個幣以前叫ETHLend,代號LEND,主要做ERC20的借貸生意,商業模式很簡單也沒太多亮點,都以爲要歸零了,沒想到一直沉心打磨,現在升級爲Aave,產品理念和體驗都是相當給力!

最關鍵的是,頗受資本市場認可!

百倍幣再現江湖,我們不能再小看它的意義,更加不能坐以待斃,而應該真正去嘗試瞭解到底什麼是DeFi呢?對區塊鏈行業的意義在哪裏呢?

今天Higer不想去解答這些比較深刻的問題,以瞎聊爲主。DeFi到底怎麼成長起來的?

記得2019年4月份有個朋友邀請Higer給他們分享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相關的話題,雖然Higer已經對內對外演講過無數次,但是當面對這些真正想搞懂區塊鏈的落地應用的人的時候,我還是極其認真地準備了一下。

想聽這些的基本都是做實業的,而區塊鏈最有魅力的落地應用並不在這裏。

Higer當時對他們講,區塊鏈目前在兩個方向上進行着創新,一個是目前國家倡導的無幣區塊鏈,在與實體行業進行着各種可能與不可能的結合;一個是遊走在灰色地帶的,去中心化方面的創新。

前者實際上就是新概念下的IT集成,後者纔是這個行業迸發創新活力的地方。

現在回看,PPT的內容已經比較老了,過去的一年多,DeFi已經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在今年以前,DeFi是一個很小衆的領域,並不爲很多人所熟知,這個名詞和Blockchain這個單詞早期出現時一樣,還處於被大家接受的過程當中,尚未大範圍流行開來。

DeFi的發展主要關注兩個指標:鎖倉金額,總市值。我們可以簡單看下今天兩者的數據:

表面上看整體倍數可能不如一個幣的漲幅,但是你知道嗎,到如今,比特幣還仍未回到一年前的價格。

當時爲準備PPT內容,Higer曾嘗試梳理和羅列一些比較知名的區塊鏈項目,發現無論所謂的內容版權分發,還是物聯網等概念,依然是空中樓閣,到如今不死,已是奇蹟。

大家每每對區塊鏈落地應用的期待總會一次次落空,跟實體結合的時候會質疑使用區塊鏈有什麼意義呢,不跟實體結合的時候會質疑這沒什麼商業模式支撐嘛。

而通過上面的數據,大家其實能夠看到,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候,行業的創新者們也並未停下腳步。

DeFi最大的意義在於,它已經無限接近於我們對區塊鏈落地應用的期待——DeFi應用是有價值支撐的。只不過,金融作爲區塊鏈的天然應用場景,DeFi從一出現就是充滿爭議:投機,槓桿,炒作,黑客攻擊等等。

而這就是區塊鏈行業的現實與特點,客觀地去看待吧。

再往前追溯一段時間,我們當時對區塊鏈的期待主要在Dapp上,雖然DeFi在很多時候也是一個Dapp,不過現如今它已超越了Dapp的意義。Dapp的提出是設想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實現商業應用落地,真正實現生產關係的變革,最終達成價值互聯網的烏托邦,但這個夢想似乎已經破滅了。

DeFi表面看起來是Dapp的一個垂直領域——金融,而實際上它基本已經代表了區塊鏈的精髓(去中心,可驗證,公開透明,無KYC等),所以在DeFi的版圖裏,包含的內容越來越多,也變得越來越豐富,這也是爲什麼很多老的項目甚至都開始被歸類爲DeFi,因爲大家現在才發現其實都是在做金融。

比如,OMG做支付,KNC做交易,BNT以班科協議聞名,以及我們在可以被稱爲故紙堆裏書本中找到的案例,如預測市場Augur/REP,等等,這些現在看看都可以算作金融。

在有商業模式支撐的場景上創新,比空想的烏托邦​更加有意義,雖然它的規模還很小!​

因此,DeFi的意義已經超越了Dapp,使我們更加可能接近看到區塊鏈行業的爆發與繁榮。

百倍幣再現,江湖將又是血雨腥風,漫長的黑夜中,天空驚現北斗七星,其末端指向一顆璀璨的明星,而那,就是指引我們前行的北極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