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新解:第三章無知無慾

前言:天地始於道,然不知道何在;萬物因道生,而不知何爲道?故,大道之理,無知無慾,順乎自然!

“道”行遊走,意在“首”空;心腦皆空,則近道矣!

道字,“辶”+“首”的組合,“辶”(走之旁)象徵遊行、走動;“首”代表大腦。

當人大腦裏的思想(念頭)全部“遊走”了(四大皆空),人就接近成道了(道佛仙)。

道,於天地間,恆有恆無。宇宙萬物,道中生,依道行。

一切知識(智慧)本就蘊藏在道之中。

人只有順應道的規律才能成道,獲得智慧通曉真理。反之,盲目的追求知識(智慧),則會背離道遠離真理。

故而,無知則無慾,無慾而無爲;順應自然,迴歸大道。

原文: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慾也。使夫知不敢、弗爲而已,則無不治矣。

譯文: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爲造事。聖人按照“無爲”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才就不會不太平了。

新解:

第一句:“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

外色外爲,應於內心;聲色異動,使人心亂。

外界的景色以及人外在的作爲,都與人內心相應和。各種聲色異動,都會擾亂人心。

使無慾,而不見於色;使無爲,而不動於行。

使人沒有慾望,看不到外在的誘惑;使人沒有作爲,不做任何有作爲的動機。

第二句:“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慾也。”

欲乃心生,強以志;強志好爲,亂以道。

慾望生於人心,促使人樹立強大志向;有志向的人喜歡大作爲,以至於擾亂了自然之道。

虛其心,弱其志;人無志,則心安;清心寡慾,合乎自然!

使人內心空乏,就能削弱他的志向;人沒有志向,內心就會安寧;清心寡慾的生存,合乎自然大道!

第三句:“使夫知不敢、弗爲而已,則無不治矣。”

大道之治,順於自然。無可違之,故大治天下。

自然統治萬物的方法是,使天下萬物順應自然。沒有什麼能夠違反自然規律而存在,一切事物都順應自然規律發展,故而天下大治。

因此,若使人無慾無求且不敢違背,則無不治矣。

百姓沒有慾望和追求,按照社會制度生產生活且不敢違反社會規定,如此以來社會就安定了。

人生真諦:

1、無慾無求,可近道矣!當人沒有了慾望和追求,他就快成道了。

2、聖人之爲,空其心,虛其志,順乎道。聖人的做爲是排空心念,磨滅志向,順乎自然。

3、大治之術,使人無慾且不敢違。統治天下的最佳方式是,使百姓沒有知識慾望聽從安排且不敢違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