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月光餅》

琦君的文字簡潔、純樸、淡雅。月光餅一文中,她描述了家鄉中秋節的特色,和大她兩歲的表姑之間的童年趣事。濃濃的鄉愁。

她的文字,勾起了我對家鄉中秋的回憶。每到中秋,家家戶戶除了準備月餅、瓜果,還要準備漲燒餅。

漲燒餅色澤金黃,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早先,中秋節的傍晚,家裏還做。發麪至關重要,面沒發好,口感就沒有那麼勁道了。

中秋節前,老街的中秋氣息已經很濃郁了。做漲燒餅的攤位林林總總。油鍋裏炸漲燒餅的香味兒,瀰漫在大街小巷,經久不散。剛出鍋的,最香。買上一個,回家趁熱喫。漲燒餅蓬鬆,切時要用點兒力。一片片兒的,色澤誘人。入口香甜柔軟。佐粥,喫上幾片,妙哉。喫不完,放進冰箱。旦日加熱,可作早飯。

中秋夜,在院子裏擺上瓜果月餅,漲燒餅,點起香燭。和天空的明月,相映成趣。吾相,有摸秋的習俗。孩子三五成行,提着網兜,挨家挨戶,摸秋。摸秋,顧名思義,一定要裝點兒東西。孩子們往網兜裏裝上幾隻月餅,蘋果,橘子。但是,千萬不能搬人家的漲燒餅。

記得,有一年中秋。我跟着堂哥去摸秋,路上遇到了村裏的孩子,小夥伴和她的姐姐。一路上,看見往東往西的一行孩子。摸秋的歡樂多。其中,有個與我堂哥年齡相仿的孩子,出於好玩,搬走了人家的漲燒餅,惹得那家人罵了一通。這是我的一箇中秋記憶。

時光過得真快啊,當年的孩子,都在慢慢長大。摸秋的習俗,漸漸地淡了。如今中秋,沒有了兒時的熱鬧。超市裏各種各樣的月餅琳琅滿目。家家戶戶在這日依舊在院子裏擺上,供奉月光菩薩。一家人坐在院子裏喫月餅賞月。

中秋節一年一年地過去了,門前流淌過歲月的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