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員用證據說明,觸發地震的“罪魁禍首”是太陽!

地震是地球常見自然災害之一,關於地震的起因至今還是個謎!

7月13日《科學評論》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首次用證據,把地震和太陽活動聯繫了起來。

文章認爲,太陽爆發時產生的帶電粒子流(尤其是帶正電的離子流),可能是觸發地震的罪魁禍首(尤其是羣發性地震)。

研究員把1948—1967年間歐洲18個地震臺與日本地震臺的微震資料(約250萬個數據)進行對比分析,證實了地震脈動幅度的變化與太陽黑子相對數有關。研究結果顯示,每當來自太陽的質子數量和速度上升之時,強震發生的次數也會增加。

研究員基於這種存在於強震和太陽活動之間的關聯性認爲,太陽可能會通過一種被稱爲“逆壓電效應”的機制,給地殼板塊施加壓力。地殼富含石英,石英受擠壓後會通過“壓電效應”產生電脈衝,導致本已接近破裂的板塊斷裂帶失去穩定性,最終引起強震。

壓電體受到外機械力作用而發生電極化,並導致壓電體兩端表面內出現符號相反的束縛電荷,其電荷密度與外機械力成正比,這種現象稱爲正壓電效應。壓電體受到外電場作用而發生形變,其形變量與外電場強度成正比,這種現象稱爲逆壓電效應。具有正壓電效應的固體,也必定具有逆壓電效應,反之亦然。正壓電效應和逆壓電效應總稱爲壓電效應。

我們國家的研究人員使用了大量的地震數據得到以下的結果:

太陽活動的極大年和極小年都會有一一個地震發生的高峯值,而在這兩個相位之間,它們的頻度也會慢慢變低。另外,研究人員也從太陽活動的週期數和地震發生的區域進行了相關的研究,結果發現,南北半球的地震活動性也和太陽活動週期的序號有關(在偶數週,北半球的大地震要比南半球多;而在奇數週,情況恰好相反。)。

科學家對理論做進一步檢驗,如果理論得到驗證,未來則可以通過太陽活動提前準確預測地震。

聲明:素材摘自網絡雜誌,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