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極處無奇巧 人品極處是本然——黑衛平先生詩書餘談

文章極處無奇巧 人品極處是本然——黑衛平先生詩書餘談

文: 馬宏明

最早知道黑衛平先生是在電視屏幕中。上世紀末本世紀初,他作爲貴陽市的領導,我和很多觀衆一樣,時常通過電視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後來我從科研單位調到文藝部門,在工作中與先生相識,也進一步瞭解到他還是一位造詣頗深的書法家。使我驚訝的是他竟如此平和敦厚毫無架子,易於接近。隨着時間的推移,許是彼此都雅好書道,三觀相若,我們逐漸成了好友,對其人其藝其事亦有所瞭解。

黑衛平先生與共和國同齡,生於貴州安順,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最早從事專業工作, 後擔任縣、市要職。他雖爲官而無官氣,身上總保持着書生本色、學者風骨、詩人情懷。

衛平先生少時在其母親影響下對書法產生濃厚的興趣。“覺得識字寫字竟如玩耍般輕鬆愜意”。從此與文字結緣與書法結緣,開啓的半個多世紀的書法學習創作之旅。從最先的依葫蘆畫瓢,在令堂的引領下系統臨摹歷代法帖名碑,到後來的刻意臨池,從楷書入手魏碑唐碑、方筆圓筆、頓挫起始,窮追古人,融會貫通。文革期間衆多傳統文化都被冠以封資修之名,唯有書法因其適實用於標語口號大字報等得以留存。衛平先生時常代人謄抄大字報,使一技之長學以致用,“一寫就好幾個小時”,在不經意間書法得到了進一步提高,也進而接觸到頗爲實用的行草書。還因爲練字習字被打成“反革命”,坐過“飛機”,關過“牛棚”。

衛平先生的行草走晉人帖學一路,以二王爲宗,先後臨習王羲之《蘭亭序》、《唐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及右軍多種手扎。《黑衛平書法集》中便有一件臨王羲之《蘭亭序》橫卷,不僅字形的準確到位,整體的氣象空靈。連筆劃的牽絲映帶、輕重緩急,用筆的逆順露藏、中側折轉,墨色的枯溼濃淡、漲渴飛白,都顯示出其對原帖的理解與感悟確實到位,師法古人使盡了汲深之力。先生在落款中寫到:“右臨蘭亭序也,此天下第一行書矣。餘雖不能形神兼備,然每臨每有所得,求筆意、追形似,步步跟進,其中自有許多樂趣,許多寄託。”短短數語,頗具自謙,亦道出自己對天下第一行書的深刻認識,及節正的臨池觀。

先生臨習古人不囿一家,不限一格,而是廣種博收,爲我所用,他臨摹的明人祝允明草書《濟陽登太白酒樓》橫幅,是一件珍藏於貴州省博物館的祝氏草書精品,曾刊載於《書法》、《書法叢刊》、《書法導報》等國內重要書法專業刊物。先生筆下再現了原件的豐富筆墨與顧盼生姿,可謂得其形,彰其意,呈其神。而他臨摹的另一件祝允明扇面,則較溫潤靜穆,足見其在臨池過程中擒與縱,放與收,張與馳的把握適度。先生臨元人鮮于樞楷書冊頁,用筆精到,結構端嚴,雅逸而富文氣。臨明人陳淳,清人張維屏的草書追形求意,更加體現出對空間佈局的協調與控制。先生臨池範圍廣,能博取衆長、融會貫通,的確是無間臨池法古師心。除形神兼具外,更注重於古人法書的氣韻與氣象。也正是取法多方,博觀約取,方期大成。

清代書法大家何紹基曾有詩云:“從來書畫貴士氣,經史內蘊外乃滋,若非柱腹有萬卷,求脫匠氣焉能辭。”子貞此詩道出書畫創作之的最高境界——貴士氣。而“士氣”之前提須經史內蘊,柱腹萬卷。衛平先生早年京華深造,專業之外,涉獵廣泛,醉心詩書。中年入仕,不棄筆硯,忙裏偷閒,勤於揮翰。其行草書佳制多富於韻味更具雅逸氣息,既沉酣亦朴茂,其間所透出的“士氣”不言而喻,《黑衛平書法集》中行書立軸劉禹錫詩用筆豐富,中鋒、側鋒、逆鋒、露鋒順勢而爲,墨色濃淡自然天成,整幅看去靜中思動,如行雲似流水。草書橫幅辛棄疾詞清平樂村居,漲墨枯筆隨意生髮,知白守黑參差歷落。似手稿信札,如亂石鋪街,亂而有序,亂中具美。《辛棄疾摸魚兒》草書橫卷,筆墨連貫、酣暢淋漓,“寫”的意味濃郁,少有飛白渴筆,溫潤雅逸。許慎《說文解字》:“寫者瀉也”“意者志也”。書法中的極高之境,便是心中塊壘,胸中歡愉的宣泄與傾訴,所謂書畫即是。清人劉熙載雲:“書者,如也,如其志、如其才,總之曰如其人而已”。這是超越於法度之外,是無法之法,乃爲正法的入道之境,這是與道相謀的自然流露。如是“文章極處無奇巧,人品極處是本然”。

當代很多書法作品講究製作而過於做着,講求設計而預先安排效果,章法留白稱之爲塊面處理,筆墨濃淡乾溼亦要腹稿在先,實則喪失了書寫的意義與書法的趣味,只求視覺衝擊佔據上風。這類現代書法如飲烈酒容易醉人,醒後卻無味無物;傳統書法似松澗煮茗,清飲含味,回甘綿長。傳統書法必須靠傳統文化的滋養,詩文繪事的互補,彼此相得益彰,作品中方能顯現出玄遠空靈的氣象,顯現出何道州所云之“貴士氣”。多年來衛平先生於書結緣之外亦醉心於傳統文化研習,其詩詞聯語的創作也成績斐然。

許是衛平先生早年經歷,其詩作所表現出的多是宏觀氣象與修齊治平,展露的是深邃意境與詩心騷骨,呈現出的是“別才”與“別趣”。其詩《眺望百花湖》中“扶行青玉嶂,登頂及煙埃”,是登高望遠,極目千里的氣勢。《竹海》中“龍根伸到春山頂,翠岫白雲兩闊瀾”是胸襟寬大,天高地遠的境界。《雲歸山》中“眼底百花一湖秀,世間萬物只微瀾”,通過從雲歸山頂眺望煙波浩渺的湖水,感悟出世事萬物的渺小嬌弱。先生所撰的《餘慶縣飛龍湖景區龍王閣楹聯》:“奮起飛龍,林徵水雲成氣象;由來禱雨,賈舟風色盡文章”。“奮起飛龍”不僅寫出斯地“天下第一飛龍”的實景,“更寓意中國龍的騰飛,中華的崛起”。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與圖騰,亦是雨神與水神,借商旅舟船之景色,喻形勢興起,建設美好家園,祈禱風調雨順,共寫祖國騰飛的欣欣向榮的大文章。《百花湖一字歌》:“一塵不到一山外,一介書生一舊知,一路含歌一路笑,一湖秋水一湖癡”。以一串一字相疊,有一氣盤旋,朗朗上口之妙。如此處理手法,需要的是才情與天賦,寫出了詩人陶醉於天光雲影,湖光山色之中。道出了與大自然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片澄懷,整首詩讀來猶如欣賞一幅洗練無塵的水墨山水畫,簡遠空靈,進入詩畫合一之佳境。詞《虞美人· 年終拾雪》:“年終拾取些些雪,過往匆匆別。幾多不捨幾如煙,一任寒林遠去接冰天;雨中把傘相依靠,夜讀挑燈照。雪蹊初霽更清寥,只怕佳音傳遞路迢迢”。先生此詞用的是“虞美人”詞牌,又稱“玉壺冰”,“一江春水”等,短短五十六字描繪出雪蹊初霽,銀裝清寥之景象,年終拾雪,幾多不捨,光陰荏苒,寒林遠去,雪夜讀書,往事如煙。詞最講求平仄和用韻的準確。先生嚴於四聲,煉字酌句,氣度高華,流麗婉轉,其詩詞具錦麗沉鬱之美,直追前賢。畢竟詩無達理,深知豈是我輩所能理解,不佞胡亂強疏,定是南轅北轍,與道相違。

衛平先生除自己勤於詩書創作外,亦關注書畫藝事的發展與進步。他主持編輯的許多書畫集都已成爲研究貴州近現代書畫的寶貴資料,足可稱爲名正之作。《貴陽百年書畫》囊括了包括李端棻、姚茫父,邱石冥、黃幹夫、陳恆安、謝孝思及宋、王、孟、方等大師在內的衆多書畫家的精品力作及簡介,該書圖文並茂、印製精良,熔學術性與資料性於一爐,爲人們認識瞭解研究貴陽二十世紀的書畫發展史開啓了一個清晰寬廣的全景視窗。他具體編輯的《貴陽蘭花譜》,以介紹貴陽市的市花蘭花爲契機,展現“愛蘭愛家鄉,建設新貴陽”的蘭花文化。通過大量的蘭花攝影圖片,集合了貴陽的優秀蘭花品種,並以當地歷代藝術家關於蘭花的詩書畫印穿插其間。其中許多奇蘭雅蕙爲世之罕見,蘭花書畫蔚爲壯觀。讀之使人得見山中蘭、心中蘭,影中蘭、畫中蘭、詩中蘭,印中蘭,趣味無窮,妙不可言。

因有豐富的閱歷,加之與人不同的經歷,衛平先生對黔中掌故,總能如數家珍的娓娓道來,特別是一些經其親自處理或他曾參與的諸多事件,經他一番生動而有趣的描述,更顯精彩。諸如當年他在息烽主持修復息烽集中營時,開展革命歷史文化發掘,有關烈士的生平事蹟,以及建設規劃中的趣事種種,還有“老乾媽”商標申報和維權過程,貴陽商業的變遷,非公經濟的發展等等,聆聽言談,使人有解密歷史,茅塞頓開如聞當代世說的快感。

近十年間,“黑衛平書法展”分別在貴陽美術館與板橋藝術村等地舉辦,每次展覽都非常成功,所展作品皆系其新近創作的精品力作。中堂、條屏、橫幅、斗方、冊頁、扇面等形式多樣,篆隸楷行草諸體兼備,內容豐富,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讚譽和認可。

衛平先生在自序中說:“我是貪玩才學書法的,沒料到侵淫其中後竟不能自拔,繼而身心投入以致忘乎所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在其中、忘乎所以多是事業成功的先決條件與保障,衛平先生正是以此心態成於樂、遊於藝的!

黑衛平先生個人簡介:

黑衛平先生近照

黑衛平,1949年5月生於貴州安順,回民,北京林業大學畢業,現爲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貴州省書法家協會第五屆、第六屆名譽主席 貴陽市詩詞楹聯學會第四屆會長 曾經兼任過北京林業大學教授,1968年12月參加工作,當過10年的工人和技術員。歷任安順地區土地局副局長、安順地委農工部副部長、息烽縣長、縣委書記、貴陽市副市長、貴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務。於2009年退休。

從小愛好書法,工作以後的業餘生活也是以書法學習和創作爲主線,篆隸楷行草諸體兼修,猶善行草。多年努力集腋成裘,終見碩果。各類參展和入集的作品較多,與書畫界的朋友交流甚爲深廣。部分作品被多家藝術藏館收藏,以及國際交流。

退休後的十餘年間,始在貴陽美術館、北京林業大學、板橋藝術村、貴陽體育文化公園等地多次舉辦個人書法展,獲得廣泛讚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