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序

第一章:特殊人群

    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林沐和阿华就出现在了事发现场所在地。

  “喂,这件事情现在还处于消息封锁阶段。不过这只是暂时的,我也不能保证可以给你们拖多久。所以你们待会儿进去后动作尽量快点儿,别让我难做。知道吗?”

说这话的人名叫张垄山,是一名当地派出所一名片警,正是他通知的林沐跟阿华。

在去往事发现场的路上,张垄山简单的给林沐说了一下现场的情况,报案人是负责管理这一片小区的居民小组长。因为昨晚上这名居民小组长与负责管理该小区的网格人员约好今天去入户登记一户流动居民的个人信息,第二天居民小组长在准备入户的那户人家外等待网格员的到来,结果都已经过了约定的时间很久那名网格人员都还没有出现。居民小组长便直接给那位网格员打去了一通电话,结果网格员的电话铃声居然从那户人家的家里面传出来,可是这电话铃声就这么一直响着,也没有人接。居民小组长挂了电话在门外敲了几下门又喊了几声,可是屋里面却没有任何的回应。

“你说的这个情况是在多久之前的事情?”林沐向张垄山问道。

“我接到这个居民小组长的电话到赶到这里应该是十五分钟之前的事情。”张垄山一边回忆一边回答到林沐的问题。

没有说几句,林沐,阿华和张垄山就来到了事发现场。

这是一栋很显老旧的居民楼,建筑样式也是七八十年代时期国营企业宿舍楼的模样,每一层的每一户人家都由一条长长的走廊连通起来。林沐他们要去的是在这栋楼的顶楼,而林沐他们要去的那户人家更是在这栋楼顶楼的最角落的一户。

刚走过楼梯口转角,林沐一眼望见在顶楼的楼道口站着一个矮胖的女人,那个女人也看到楼道上出现的张垄山跟林沐他们立马就迎面上来,“哎哟~!张警官,你可是回来了!可是回来了!”

那个女人一边说着,一边小步快速的朝张垄山走去。

“其他人?你不是去接你的同事去了吗?”那个人来到张垄山身前,往张垄山的身后看了一眼,发现张垄山的身后除了林沐和阿华之外就没有任何人影,“还有,这两个人是谁啊?”

“其他同事正在赶过来的路上,这两位是我先请过来的专家。”张垄山解释道。

“专家?什么专家?”那个女人还是一脸狐疑的打量着林沐和阿华。

“特殊人群研究所的专家。您好,阿姨。我叫林沐,这位是我的助手,叫阿华。您应该就是张警官提到的那位第一个发现情况的居民小组长吧。”

“啊,对啊,是我第一个发现的。”

“那就请阿姨带我们去现场看看吧,在某些领域我们还是要比警察管用一些。”

“是的,邱嬢嬢。就是这个样子的,所以我们先带他们去看看现场情况到底是啷个回事。”张垄山在一旁也操起一口四川话迎合说到。

“那要的,要的。我们就先去看看是咋个情况。”姓邱的居民小组长经张垄山这么一说,也就没有再多想其他的,连忙答应并且在前面带路。

一路走过去,林沐观察着这层楼的四周情况。基本上这层顶楼已经很早就没有人居住,每套房的门都是紧闭,窗台上更是积满了灰尘。楼层过道的另外一边望出去是一大片早已经被市政府规划拆迁的废墟。虽然现在已经快将近中午,但是眼前的这一幅景象看上去更像是下午的三四点的模样。

这应该算是这座城市冬季笼罩之下的一种特色吧。

从居民小组长邱大妈嘴里林沐得知,住在这栋楼里面的,除了住在一楼的那一两户是空巢老人之外,其他的都是出租客,因为这里的租金便宜,所以出租客里基本都是从农村进城来务工的农民为主。不过,顶楼出事的这家租客具体是不是也是进城务工的农民暂时还没有了解清楚。也正是因为为了了解这家租客的情况,所以才有了这次邱大妈与网格员来入户登记信息安排。

还有几步路的距离就要到达事发现场,这时候走在前面带路的邱大妈突然停了下来,“诶,那个。前面那个门开起的就是了,我就不过去了。有些东西,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还是少看点最好。”

林沐明白邱大妈这番话的意思,他也理解邱大妈的这种举动。毕竟现在还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做好了接受这些现实的心理准备。

“行,邱大妈。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们来处理吧。您就在这里等我们就行,有些事情您还是回避的好。”林沐直接答应了居民小组长邱大妈的请求。

“要的,要的。我就在这里等你们,还是你这个小伙子会说话。就是,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太婆那还有啥子命去经历一些不该经历的事情嘛。”

林沐听完居民小组长邱大妈说的话,转身向张垄山望去,“嘿,你呢?要不也在这里等我们?”

“我?开什么玩笑。我可是真二八经的人民警察,正道之光!有什么歪门邪道的东西还压不了?你少废话,再不快,就真的没时间了!”

后记:

作为故事的第一章,本章节的想法来自于社区的走访工作。有段时间在社区的安排下对周边某个特定小区进行挨家挨户的走访并登记居民信息,于是但是就有了这么一个想法,假如在居民入户登记的时候遇见那种看上去就很奇怪的居民会是怎样的呢?于是,界于这样的想法便有了这一章节的故事开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