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管用的“好詞好句”記憶法——0801繪本《樹孩子》

《樹孩子》,博洛尼亞書展“年度插畫家”崔淑熙的作品,韓國插畫家,關於她的作品,我在另一篇繪本日曆中有較爲詳細的介紹(點此閱讀:每天伴讀一首詩,靜待花開——0415日曆《樹孩子》

今天這本書在4個月前已經發過了,爲什麼8月份的第一天又再次迴歸呢?我想,一定是我們的美編老師被書中的“8月”這張美圖感動到了。

我們來看畫面:

一個頭頂戴着紫薇花環的樹孩子,和小動物們一起手牽手,繞着開滿紫薇花的綠蔭蔭的大樹,載歌載舞的轉圈,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幸福和歡樂。

再看文字:

    8月出生的孩子,

    像紫薇樹一樣,

    笑容如盛夏的陽光,

    那樣熱情奔放。

相信每一位讀者都會被這個熱烈歡快的畫面打動。抱在懷中的孩子,傾聽媽媽的誦讀,他一定會牢牢記住笑容像盛夏的陽光這個比喻

暑假期間,Lisa老師每天都親自給孩子們上課,收集託班、小班孩子的反饋素材。昨天她在課上拿出了準備好的新鮮檸檬,有的饞孩子一把抓起檸檬就咬,其他孩子紛紛效仿,爭先恐後往嘴裏塞檸檬片,結果酸得一個個眉毛八字,一臉苦相,Lisa老師適時地拋出一個問句“大家是不是酸得......?”,熊孩子們一個個捂着嘴,扶着牙,說“嗯嗯,酸得牙全倒了,牙全掉了”,大家相互看着對方,又全都咧開嘴大笑起來。這個富有場景感的畫面,在孩子的記憶中,一定能保鮮幾年,幾十年,甚至終身難忘。

上海的小學生都有一本專門的作業本,封皮上歪歪扭扭地寫着《好詞好句》。每天雷打不動的摘抄好詞好句,成爲他們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只因它是一個任務,任務都是被迫的,被迫的都不會走心,給“好心辦壞事”又加了一個新的註腳。

好詞好句是語言表達的基本要素,這沒錯,否則我們聽到的全都是什麼“我的牙酸死了”、“我累死了”......而上過Lisa老師“繪本啓蒙課”的孩子,他不僅會說“酸得牙全倒了、全掉了”,還能發自內心的理解什麼叫“望梅止渴”、“先苦後甜”。

情境,代入到情境中,可以是一個歡快玩耍的場景,可以是在父母懷中親子閱讀的場景,也可以是在雲霄飛車上呼嘯而下的場景,父母都可以加以利用,用貼切的好詞好句和孩子交流。還需要抄下來嗎?還需要每天記嗎?No,已經全都在腦子裏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