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算術題第三彈🤕

現在每次家庭聚會討論完國際局勢、民生大事,最後總要回歸到小朋友教育上。而且每次都是以一道小學生算術題推向高潮。

這次的題目是一道小學三年級算術題:

一個倉庫,第一天搬走一半少 10 噸,第二天搬走剩下的一半多 6 噸,第三天搬走 40 噸,還剩 30 噸。問原來倉庫有多少噸?

解法一:上方程

第幾天 搬走 剩下
第一天 x / 2 - 10 x / 2 + 10
第二天 (x / 2 + 10) / 2 + 6 (x / 2 + 10) / 2 - 6
第三天 40 30

(x / 2 + 10) / 2 - 6 = 40 + 30

解出來就是 284 。

但是,小朋友理解不了啊。答案都拿到手了,剩下的還不簡單嗎?

解法二:倒推

第幾天 搬走 剩下 該天原本的存量
第三天 40 30 40 + 30 → 70
第二天 第二天的存量 / 2 + 6 第二天的存量 / 2 - 6 = 70 (70 + 6) × 2 → 152
第一天 第一天的存量 / 2 - 10 第二天的存量 / 2 + 10 = 152 (152 - 10) × 2 → 284

這其實還是方程的內核,包裝了一下。但,小朋友反應,還是聽不懂。

好吧,上樹形結合。

解法三:線段圖

還不能理解?好吧,祭出大殺器。

解法四:實物法。

假設一開始倉庫有 🛢🛢🛢🛢 噸。注意:跟小朋友講解時,需要用兩種不同的道具表示 🛢(表示若干噸)& 🍚(表示 1 噸) 。

第幾天 搬走 剩下
第一天 🛢🛢 -
🍚🍚🍚🍚🍚
🍚🍚🍚🍚🍚
🛢🛢 +
🍚🍚🍚🍚🍚
🍚🍚🍚🍚🍚
第二天 🛢 +
🍚🍚🍚🍚🍚 +
🍚🍚🍚🍚🍚 🍚
🛢 -

🍚
第三天 🍚🍚🍚🍚🍚
🍚🍚🍚🍚🍚

🍚🍚🍚🍚🍚
🍚🍚🍚🍚🍚

🍚🍚🍚🍚🍚
🍚🍚🍚🍚🍚

🍚🍚🍚🍚🍚
🍚🍚🍚🍚🍚
🍚🍚🍚🍚🍚
🍚🍚🍚🍚🍚

🍚🍚🍚🍚🍚
🍚🍚🍚🍚🍚

🍚🍚🍚🍚🍚
🍚🍚🍚🍚🍚

所以,原來有 4 × 🛢 = 4 × (70 + 1) 噸。

好了,小朋友重要明白了。其實也不是完全明白,問「爲什麼一開始要假設有 4 份 🛢 ?」。好吧,這是數學直覺。

爲什麼小朋友不能理解線段法?

可能是因爲小朋友並不能區分一條線段是代表抽象還是具體。線段圖上有的代表着具體的數字(e.g. 10t 5t),有的又代表抽象(e.g. 一半 剩下的一半)。而解法四則用不同的實物區分了這兩者。


當我聽到這個故事,還是比較震撼。之前我還真沒去想過怎麼表示抽象 & 具象。我總是習慣於用字母表示抽象,數字表示具象。而其實對於小朋友來說,兩者都是抽象。

在數學學習上,「顯然」是大敵。回想小時候,我多少次囫圇吞下,其實並不清楚地知道每一個細節。記得上世紀的一個大家說過(一毛子大師,記不清是誰了),解決數學問題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像剝椰子🥥一樣,放到水裏泡着,時間久了也就鬆了;還有一種是搬來推土機把山⛰️推平。對我而言,能自然而然地解決,並不是一件易事,但卻是一件趣事。

(版權屬於某位中年油膩老男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