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語知識點思維導圖

這是東北林業大學第二批小夥伴們的第三次作業:用思維導圖畫俄語知識點或者其他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內容。

作品1,畫的應該是張德芬的書《遇見未知的自己》;

整體佈局平衡,分支均勻;

中心圖一張笑臉,有點畫圖的味道了;

主幹分支由粗到細,其他分支線比較流暢;“身體”這個分支的線條,處理的很好。

全部用的是關鍵詞;

一個分支一種顏色,分支與分支之間的顏色能夠冷暖搭配,很不錯;

注意點:

  • 1、第三個分支--情緒,方向是垂直的,可以畫成向右拐的,平滑點。下面的兩個小分支,“哀”和“樂”,方向也太垂直了。“恐懼”這個分支,文字寫在了線條下方,應該寫在線條上方。

  • 2、第五個分支--角色扮演,“姐姐、妻子、女兒”這三個分支,也太垂直了,同樣要注意字在線上。

作品2,是臨摹作品,用那種小朋友畫畫的12色彩筆就可以完成的;

本作品的佈局、線條、顏色、圖標,都可圈可點,非常好;

如果中心主題的線條更加粗一點,感覺會更好;

如果主幹分支再長一點,整體佈局會更舒展些。

畫圖的時候,作者有如下感慨:

每次畫圖的時候我都會有一種挫敗感,圖形看着那麼簡單,怎麼就畫不好呢,一次一次嘗試過後,想放棄,(突然想起來錢老師說的導圖只是工具,輔助我們學習的)就能放鬆下來,當看見自己作業完成時心情特別好,有種滿足感,通過模仿思維導圖圖形,發現問題原來還可以這麼解決,這麼思考,開闊視野,目標更明確了。

特別感謝作者這麼真誠的反饋。

關於思維導圖,一般存在三種觀點,一種重視繪畫,認爲繪畫很重要;一種重視思維,覺得思維更重要;還有一種折中,認爲兩者都重要。

我個人傾向於第二種,認爲思維比導圖更重要,導圖和思維的關係,實際上是手段和目的的關係,導圖是思維的手段,思維是導圖的目的。

而且,圖畫得是否好看,實際上沒那麼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畫圖這個過程。你腦子裏在琢磨,用什麼圖形圖像來表達這個概念,一旦腦子啓動了這個思考過程,雙重編碼的目的就達到了。

至於圖畫得是否漂亮,那就不是重點了。過河之後,船就可以捨棄了。

有時候圖畫得沒那麼好看,更醜一點,記憶效果反而更好一點;因爲根據託尼博贊先生的觀點,誇張能夠促進記憶,畫得醜了,某種意義上,可以看成是誇張。

所以,不需要太在意圖畫的是否好看,關鍵是腦子裏要想一想,畫點啥,就好了。

作品3,作品4、作品5,畫的都是同樣的內容,應該是俄語的某個知識點~名詞,放在一起相互參看,更有助於提高思維導圖的技法和水平。

作品3,整體佈局也算平衡,但不均勻;兩邊內容較多,中間較空。左下角和右下角的兩個分支,方向可以反過來,朝中間走,這樣佈局會更均勻些。

本圖的特點,分類思路比較清晰。如“分類”這個分支,畫得非常清晰,三個類,一清二楚;

內容也比較精煉。

注意點:

  • 1、中心圖大一點,更加大氣;

  • 2、字在線上。不要畫在框框裏,這樣浪費了空間;

  • 3、主幹分支,要由粗到細;

  • 4、一個分支一種顏色,不同分支儘量不同顏色。

作者也有如下的反饋:

我感覺對我來說最難的是畫中心圖和插圖,我從小就沒有繪畫天分。但是我很喜歡思維導圖,因爲它具有很強的邏輯性。我可以用它理清很多問題。做同一個話題的思維導圖,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很大程度上開拓了我們的思維。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我用思維導圖來整理俄語知識點十分清晰,也更容易記憶。

跟上一位作者一樣,對自己的畫圖也不自信;但是對邏輯性非常認可,這點在她的導圖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挺好的。

通過思維導圖的梳理,能夠幫助我們理清楚知識點,特別是它們之間的關係,有助於我們在腦子裏形成更清晰的知識結構,進而增強記憶效果。

作品4的作者非常認真,把一些需要注意的點都畫出來了,特別好。

從導圖的技法來看,整體佈局平衡,內容也比較均衡;線條流暢,用了顏色,這些都是不錯的。

注意點:

  • 1、中心圖太小了,不容易一下子就看出這幅圖的中心主題,同時也會導致整體比較侷促;

  • 2、不用垂直的分支。“意義”這個分支是垂直的;

  • 3、部分主題沒有名字。如“名詞的分類”這裏,春雨的作品3,把她標註爲“分類一、分類二、分類三”,可以借鑑。

  • 4、儘量用關鍵詞,字數能少則少。如“名詞的分類”可以改爲“分類”,“名次的性”可以改爲“性”,更清爽。其他很多部分,都可以試着把關鍵詞找出來,不一定把完整的句子抄出來。

作品5,技法上可圈可點,非常不錯。

佈局整體平衡,分佈也均勻;

中心圖畫了個雲朵;

主幹分支由粗到細,其他分支線條流暢;

全圖都用關鍵詞;

還加了很多圖標;顏色也非常醒目,挺好的。

注意點:

  • 1、中心圖可以三種顏色以上,會更醒目;

  • 2、圖標小一點,太大了會喧賓奪主;跟主題內容對應起來,會更好,學習下作品7的圖標處理方式。

  • 3、一線一詞。如“分類”分支,可學習作品3的處理方式。

作品6的內容,是關於某個動詞的用法。

從導圖技法來看,還算比較成熟;

中心圖很醒目,還有立體造型;佈局整體平衡,內容分佈也較均勻;

主幹分支由粗到細,其他分支線條流暢;線條整體比較飄逸;

一個分支一種顏色;都挺好。

注意點:

  • 1、用“關鍵詞”。如用法1的第一個分支,可以直接寫成“存在”,而不用寫成“表示存在的意義”,下面的“與表地點副詞連用”,可以寫成“+地點副詞”,更簡練些;

  • 2、不用垂直分支。

作品7我挺喜歡的,主題是關於句子成分,很清楚;

佈局平衡,分佈均勻;

中心圖很醒目,也用了三種顏色,位置居中,大小適中;

主幹分支由粗到細,其他線條自然彎曲流暢;而且,本圖的主幹分支,有一定的弧度,這點特別好。

基本都用關鍵詞;

圖標非常給力,加分;用“胃”的形象表示“謂語”,其他的“補語、定語、狀語、主語”都有類似的做法,特別贊!!

顏色也非常ok,一支一色,分支之間的顏色冷暖相間隔,非常好。

“狀語”這個分支,處理的很好,三個分支朝左,兩個分支朝右,這樣分佈就均勻了。


除了作品7之外,其餘的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的不足,就是線條太直太硬了,沒有弧度。

我畫個線條,供大家參考

上面這個圖,線條直直的,太硬了;

下面這個圖,線條有弧度,就軟很多;有弧度的線條,整體佈局看起來就會比價輕盈,空間也不會太侷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