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无忌惮的思考,世界因此不同——0811绘本《痒痒熊》

《痒痒熊》,安徒生奖、博洛尼亚奖得主、插画大师沃尔夫·埃布鲁赫Wolf Erlbruch,1948年生于德国。你可能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是作品会说话——《是谁嗯嗯在我头上》——是不是让你对沃尔夫·埃布鲁赫这个名字肃然起敬了呢!

今天这本《痒痒熊》的文字作者是以色列创作才子、作家兼作曲家奥伦·拉维Oren  Lavie,他获奖的自留地是格莱美奖,2009年凭借专辑“对面的大海”中的歌曲《优雅早晨》荣获格莱美最佳短篇奖,他偶尔客串一下童书创作,《痒痒熊》就是他的绘本首秀。

这本书的德文原版书名是“Der Bär, der nicht da war”,中文可以译为“不在那里的熊”。沃尔夫·埃布鲁赫能够选中奥伦·拉维这本书进行创作,就是因为它符合沃尔夫·埃布鲁赫一贯以来的调性:肆无忌惮的思考和绘画!

他思考最多的就是“生命”,比如,生命从哪里来(《一只想当爸爸的熊》),死亡是怎么回事(《当鸭子遇见死神》),什么是生命的意义(《大问题》),甚至对一坨shi刨根问底(《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他的作品中都是一些古怪而滑稽的造型和恣意挥洒的线条,这让他内涵深刻且有些沉重的作品,显得平易近人和身心放松。

今天这本《痒痒熊》就“我是谁”这个哲学终极问题展开了思考。

故事情节有些离奇和跳脱,来感受一下:

从前,有一个叫做“痒痒”的小家伙。在“从前”之后的十三分钟后,“痒痒”发现了一颗树,就开始往树皮上磨蹭着给自己挠痒痒,舒服极了。然后,“痒痒”竟然开始长大了。一分钟后,“痒痒”全身长出了毛皮。胳膊和腿从毛皮里长出来,还有鼻子。没过多久,“痒痒”就变身为“痒痒熊”……后面更离奇......他在熊皮袄上发现一个兜,兜里有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你是我吗?”,然后交代“痒痒熊”继续往下读,并提供了三条线索让他寻找:

1.我是一只善良的熊。

2.我是一只快乐的熊。

3.并且,还很帅。

“痒痒熊”开始行动了,他找了朋友来帮他解答纸条上的问题,关于“善良”,关于“快乐”,关于“帅”。今天的日历美图上,就是“痒痒熊”在企鹅的循循善诱下,沉浸在花海的芬芳中,笨拙而快乐地起舞,享受手舞足蹈的快乐。

这张纸条与其说是给“痒痒熊”的,不如说是假借“熊”之手,传给每一位读者的。作者用他能想到的最离奇、曲折的开场方式,狠狠拍打了我们的头脑,就像禅宗的高僧,突然对弟子大喝一声,都只是为了迫使我们停下来,思考,无论你4岁,还是40岁,统统停下来…...思考那些最容易被忽略,然而又是最本质的问题。

前阵子刚好翻了翻但丁的《神曲》,这是一本闻者众观者寡的经典,探讨的是一些深邃、而烧脑的问题——关于罪与罚——好好的过日子,没事儿整那些没用的干嘛!

但丁是用di狱里各种惨状来警醒世人,不要作恶,他尤其警告人们不要背叛,比如,出卖亲人(大义灭qin)、出卖老shi(告mi)、出卖客人(宰客),以上这些背叛是人世间最严重的罪,而非杀人越货——这是否让你困惑呢?

其实但丁是有道理的,尤其是现代社会,信任是首要的,所谓credit,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它应该像空气一样存在,没有它,社会就会窒息,没有它,经济就会崩盘,比如次贷危机。因此《神曲》流传了800年,至今依然值得阅读,就因为它对现世的指导意义,成为跨越时代的经典。

《痒痒熊》则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你首先是一个善良快乐的人,人与人之间才可能产生信任,社会的信任才能建立。

《痒痒熊》《神曲》关联起来,不仅是一个有意思的视角,也因为它们都是出于作者的本意,希望警醒世人的作品。

但丁自认为他的《神曲》是一部喜剧作品,他的逻辑是,以可怕的事情开头,以皆大欢喜为结局的作品,都是喜剧。按照这个逻辑我们推演,《痒痒熊》以离奇的事情开头,以孤零零的独处为结局,应该算是一部“悲剧”了——视角不同,世界就变得不同了!

肆无忌惮的沃尔夫·埃布鲁赫本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