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十週年,聊聊小米當下的投資邏輯

若干年後,如果我們再來回顧中國2010-2020的移動互聯網浪潮,小米一定是不可缺少的一員。可以說,騰訊、阿里、京東、拼多多、B站、頭條甚至華爲,這些移動互聯網巨頭或者潛力新星,都或多或少受益於小米引領的移動互聯網浪潮。

小米站對了風口,也引領了風口。

2010-2020也是小米從創立到成長的十週年,2020年8月11日,小米創始人雷軍做了一場公開演講。從最終呈現的效果來看,這無疑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營銷。只不過資本市場好像並不買賬,截止北京時間2020.8.12上午12:00,小米在該交易日跌2.26%。今年以來,小米累計漲幅約40%;若從去年8塊的最低點算,今年小米已經實現了翻倍。不過若從IPO首日最高點22塊開始算,小米的這個微笑曲線還有得走。

雷軍的鐵人三項是:硬件+軟件+互聯網。

硬件是:電腦,平板,手機,電視,IOT等;軟件:MIUI;互聯網:電商、遊戲、金融、雲服務等。

硬件很好理解,把產品賣出去賺錢就行了。雷軍對小米硬件的盈利水平要求是:淨利潤率不超過5%,大家看完肯定很佩服雷軍,大呼小米良心。但請注意,這裏是淨利率,不是毛利率。強如華爲,2020年上半年的整體淨利率也就9.2%(消費者業務估計6-8%)。所以在製造業,5%的淨利率其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水平,尤其是像小米這種營收幾千億的企業。

2020Q1,小米Q1營收497億(同比增長13.6%),淨利潤23億(同比增長10.6%),淨利率約4.6%。

我想雷軍說小米淨利率不超過5%,一方面是爲了建設小米廉價優質的品牌;另一方面則是從企業模式出發,不想小米花過多的精力在硬件上,而是要注重硬件、軟件和互聯網的協同,爲了公司更好的發展。

個人認爲,雷軍能在上市前夕把這條規定寫在公司法裏面,還是相當有遠見的。

從目前全球的智能手機市場來看,除了印度、非洲、拉美這樣的新興市場還存在高速增長的潛力,其他市場早就是一片藍海,能保住基本盤就不錯。IOT領域的音箱、路由器、手錶這些智能家居產品存在新的增長點,比如蘋果過去一年的增長點是AirPods大賣。但這一塊目前就像手機還停留在功能機時代,使用的體驗性並不如標榜的“智能”二字那麼智能。而智能家居的革新估計不但需要軟件層面的適配,更需要硬件層面的提升。還沒有流產的澎湃芯片,最終目的不一定是手機芯片,也有可能是物聯網芯片。

總而言之,小米的硬件業務目前新的增長點只有智能家居和海外市場,智能家居市場廣闊,但目前落地有限,海外市場的迅猛增長是小米硬件業務唯一的遮羞布。2020年全球政治關係緊張,小米這唯一的遮羞布也可能受影響。

軟件層面。除了像蘋果一樣的app store收費模式,我真地想象不出小米還有其他的軟件盈利模式,靠系統廣告,MIUI商店競價排名?這塊如果有大佬懂,麻煩科普一下。

互聯網服務,電商、遊戲、金融、社交、雲服務,小米都有佈局,但跟國內的大佬比起來,這些層面我不覺得小米能有啥機會,頂多跟在屁股後面喝點湯。

這樣分析下來,小米的“鐵人三項”商業模式看似很先進,但目前能落地實實在在支持營收和利潤的,主要還是硬件產品(2020Q1小米營收497億,智能手機加IOT爲433億,其中智能手機303億。)

雷軍說目前小米硬件的淨利率只有1%左右,距離5%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小米10帶來的提價對於小米盈利水平的提升是非常可靠的。




我個人認爲小米目前最珍貴的就是小米這個品牌在智能家居的影響力,小米在家居行業,尤其是小家電行業,電飯煲、掃地機器人、體重秤,幾乎所向披靡,而且孕育了一批子品牌,這對傳統家電行業的衝擊是非常大的。

小米現在已經打通了供應鏈,製造工廠,線上零售、線下零售這些平臺,也就是說,只要你有idea去找小米,只需要管產品,從材料到售賣都不要擔心。比如華米美國上市就是獨角獸,對於創始團隊來說,實現財務自由問題不大。

如果小米能培育越來越多的華米,那跟蘋果的app store是類似的。往後小米甚至不需要每個都投資,直接開放原材料、供應鏈、製造和售賣平臺就好,自己抽取佣金即可。這樣下去,小米就將成爲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IOT生態圈。如果小米再能開發出一個底層系統,把這些產品都連起來,類似於手機的安卓和IOS,那小米就真的可以實現星辰大海了。

小米的IOT目前雖然已有點氣候,競爭對手也不強,這主要得益於小米的商業模式以及雷軍的投資眼光,但往後一定是靠產品說話。如果能出一兩款爆品,或者幾款產品組合起來有奇效,可以真正改變人們生活習慣那種,那成功的概率就很大了。

林林總總說了這麼多,其實還是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待小米。如果你打算投資小米,第一,短期是靠智能手機海外市場的增長以及5G帶來的提價;第二,長期就看小米智能家居的落地以及生態圈的建設。前者是更多的是基本盤的增長,後者則是新的增長點,甚至新的賽道,前景廣闊。

小米十週年,也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的十週年,波瀾壯闊。有阿里騰訊這樣的世界互聯網巨頭,可歌;也有華爲抖音遭受政治的無端牽連,可泣。未來,依舊是風險和機遇並存。

祝福小米,也祝福中國互聯網行業。

P.S. 小米K30尊享版有點香,希望不用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