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知識講堂開課啦!

今天給大家科普三個心理學小知識,既有趣又實用,快來看看叭~端好小板凳!

你有鴕鳥心態嗎?

鴕鳥是一種主要生活在熱帶地區的大型鳥類,遇到危險時,它們會把頭埋入草堆裏,以爲自己眼睛看不見就是安全(不過現在有說法認爲這其實是種誤解)。後來,心理學家將這種消極的心態稱之爲“鴕鳥心態”(是不是很像掩耳盜鈴呢哈哈哈)。

“鴕鳥心態”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也是一種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爲。心理學通過研究發現,現代人面對壓力大多會採取迴避態度,明知問題即將發生也不去想對策,結果只會使問題更趨複雜、更難處理。風險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它也無法完全避免,我們必須勇敢去面對。因爲逃避不是辦法,逃避責任的同時我們很可能喪失成功的機會。

你知道鮎魚效應嗎?

魚池裏的魚每天懶惰成性,因此死亡率也很高。偶有漁民把鮎魚丟入池中,因爲鮎魚喜歡鑽來鑽去,促使其它魚也跟着活躍起來,整個魚池便生機勃勃,從而也提高了存活率,這便是“鮎魚效應”。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鮎魚效應”告訴我們,一定的競爭如同催化劑一般,更大的激發個人的潛力。只有壓力一直存在着,最終纔會更加努力用功哦!(所以不要太過佛系鴨@-@)保持一定的危機意識也是很有必要噠!

你懂三明治效應嗎?

在批評心理學中,人們把批評的內容夾在兩個表揚之中,從而使受批評者愉快地接受批評的現象,稱之爲“三明治效應”。

這種現象就如三明治:第一層總是認同、賞識、肯定、關愛對方的優點或積極面;中間這一層夾着建議、批評或不同的觀點;第三層總是鼓勵、希望、信任、支持和幫助,使之回味無窮。這種批評法,不僅不會挫傷受批評者的自尊心和積極性,還會使其積極地接受批評,並改正自己的不足。所以大家可以多嘗試利用該效應贊(pi)美(ping)別人達到想要效果哦~

艾瑞克·佛洛姆曾說:“每天安靜地坐十五分鐘,傾聽你的氣息,感覺它,感覺你自己,並且試着什麼都不想”。心理健康是人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值青春年少的我們可能會遇見太多太多的煩心事。這時候,坐下來,冥想,思考,感受我們靈魂中超脫這個喧囂時代的安然和從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