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創作自己的口語書?

李笑來說,英語口語差的本質可能是邏輯能力差,不知道說啥。即便是母語,也可能是匱乏的。

那麼如何改善這種狀況呢?他提出了幾種方法。

1)一定要用本子記錄

準備一個筆記本,隨身攜帶。每天花十分鐘到半個小時,把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用中文記錄下來。堅持一段時間之後,每天再多花點時間把那些你要說的話用英文表達出來,並記錄下來。我曾經試過每天學習兩句西班牙語,並翻譯成英語和中文,沒有堅持多久。但是某天學習一句英文,倒是堅持到現在。

所以,找個本子把自己要說的話記錄下來,不僅僅是爲了將來翻譯成英文。記錄下來有很多好處,起碼,可以讓自己重新審視一下自己所說過的話,避免自己的表達實際上是思維混亂的產物。而且用英文表達會對邏輯要求更高。

2) 根本不知道該如何用英文說怎麼辦?

在一次國際會議上,一位英國的博士小姑娘侃侃而談,她的自由表達非常流利,贏得了滿堂喝彩。而她做的工作其實不甚出彩。許多中國人做了比她更多更細緻的工作,但是做報告的時候扭扭捏捏,似乎對自己的內容不自信,不熟悉。很精彩的東西也表達不了。

少數情況下,我們會發現自己要表達的東西,完全不知道應該如何用英文如何表達。李笑來舉了一個例子:

在我自己的積累過程中,遇到過很多當時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說的情況。比如,有一次,我在北京的一個酒吧裏聽歌。身邊的朋友起身去洗手間的功夫,過來一個老外,想做在那個空座位上,我馬上想表達的是 “這兒有人的!”

可是,我差一點卡住。在脫口而出 “There is a person here!” 的同時,我清楚地意識到我說的乾脆就是一句 “鬼片臺詞”──座位上明明沒有人麼!那個老外聽到之後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說,“OK, I’ll try another one.” 然後找其它的位子去了……

我掏出本子,寫下這句中文 “這兒有人!”,然後,在這句中文之後,也寫下了那句 “鬼片臺詞”──“There’s a person here!”,然後繼續聽歌。

過了幾天,我在另外一個完全不相干的場合,見到一位老外遭遇與我一樣的場景,然後她說的是:“Sorry, it’s taken.” 我愣了一下,反應過來,然後就掏出本子,找到前些天記錄的位置,劃掉 “There’s a person here!”,補上 “It’s (the seat is) taken.”

這就是解決方案:隨時記錄。我的一些做自媒體的朋友平時在任何時刻都在蒐集素材。不管到時候些什麼會用到,但是當下,只要有想法就會立即記錄。

不要相信自己的記憶,一定要及時記錄下來。記錄的習慣無比重要。我曾經就是蜜汁自信,對於筆記能省就省。而直到現在我學英語,看原版書籍依舊做筆記。如果沒有筆記,我會覺得這本書沒有讀過。

3) 學會 “換一種說法”

我在讀《三人同舟》的時候對比了原版和書蟲版。書蟲版是對於原版的改編,不僅僅是內容縮減,更重要的是“改”,會把很多比較難的單詞轉換成最常見的,比如動詞get take 組合不同的副詞可以取代了許多動詞。就如,如果不知道oversimplification這個詞,那表達過度簡化可以用too simplified。

“事實上,每種語言都有其獨特、美麗、嚴謹之處,在那些特定的點上,甚至可能是任何其他語言都無法替代的。”我在學習語音的時候,老師經常說,這是約定俗成的說法,在某些地方還有其他說法,所以我們學習語言要寬容,尤其是對於口音。很多人嘲笑印度口音,但是印度人的英文水平比中國人好,你有什麼資格去嘲諷比你好的呢?

4) 不是應該用英語思維嗎?

我記得我在學習西班牙語的時候對應的英語,更容易。所以思考的英語如何說,西班牙語如何翻譯?很多人說,那學習英語的時候不是英語思維嗎?不是的。

第二語言的學習和母語是有區別的。就如兒童學習英語最好能夠先自然拼讀,而成人就不一定了。我們已經有自己的思維模式,有漢語的思維框架,那麼最省事的當然是找到自己的結合點。就如漢語有“主謂賓”,英語也有。那麼結構相似就好翻譯,而有人竟然也把這個作爲英語培訓的賣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