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經驗分享

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關於理財,之前聽說過很多,但鑑於本人長期以來一直掙扎在溫飽線上,賺的錢僅夠基本生活,至少在2017年以前,我是談不上理財,也沒有任何理財的經驗。從2018年開始,因爲各種原因,我才慢慢恢復了財務管理的自由,剛好2018年因爲換了一份工作,收入實現了翻倍,經過這兩年的摸索,慢慢形成了自己對個人財務管理的一些經驗和思路。

     總的來說,個人財務管理的根本思路其實就是四個字“開源節流”。開源,就是讓自己收入來源更廣,渠道更多,收入更高。節流就是開支更趨向理性,用錢眼光更加長遠。基於這樣的思路,我想有下面幾點經驗:

[if !supportLists]一、[endif]精心設計一個個人的財務賬本,利用會計記賬的辦法,做好相關臺賬,包括收支明細(主要用於記賬,以及清楚自己的收入和開支情況)、總資產(包含借貸出去的錢、個人融資借貸回來的錢以及信用卡額度等,這個總資產下面還會有詳細解釋)、自有淨資產(即個人的純現金資產,不含槓桿和借貸)、負債與融資情況等。做賬本的好處是讓自己一目瞭然,對個人資產和財務情況有一個知根知底。所謂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

    二、儘可能的增加穩定收入,確保穩定的現金流。穩定的收入主要體現在穩定的工作收入,一般來說公務員、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性質的工作,在目前的體制下,等同於收入穩定。本人目前就職於一家央企,收入還算中等,給自己帶來最大的紅利就是比較穩定。個人財務“現金流”穩定的最大好處,是銀行給你信用評級比較高,所以可以拿到更高額度的信用卡和貸款,還有就是個人財務方面抗風險能力較強。這些是在私營企業甚至個體戶的工作性質是不能比的。我曾經有個同事,從央企離職開始自己創業,後來創業失敗去了私企,在各種銀行受到各種歧視後,才感嘆沒有好好珍惜體制內的穩定工作,當然,這只是題外之話。

三、儘可能的開闢更多的收益渠道和方式,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也是發揮你的聰明才智的地方,我這裏就不討論做做兼職、掙掙外快、搞搞自媒體賺點稿費、跑跑摩的、黑車、送送外賣這些月肝的方法了,這些賺的大多都是辛苦錢,當然也很少有人能在做好本職工作之餘,受的了這種苦。我主要討論的開源的方式是投資,及用自己手裏的錢生出更多的錢。

1.穩定投資。很多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知道把錢存銀行,而且存定期,因爲定期利息高。存定期可能曾經是很多人的理財方式之一,當然我不否認這種理財的安全穩定,但當你存了幾年定期,發現收益還跑不過通貨膨脹的時候,才發現存定期是最不划算的買賣。買國債、買銀行理財產品、把錢放餘額寶,等等這些收益低於年化7%的理財,對於保守型的人來說,未嘗不是穩穩的幸福。我最開始的投資,也是從買銀行理財開始的,後來發現債券比理財收益更高,好像風險也不大,又買了一段時間債券。但凡理財產品、債券、貨幣基金這些,共同點是風險小,收益穩定靠,當然還有個共同的缺點就是收益不高,對於某些追求更高收益的人來說,這樣的投資沒有意思。

[if !supportLists]2.[endif]固定資產投資。在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的意思其實就是買房、買鋪。在中國房地產黃金髮展的十年,因爲年少無知,更多的是收入微薄,本質上是缺乏金融理財的知識和前瞻意識,讓我完美的錯過了房價上漲的黃金階段。據不完全統計,貴陽從2010年到2020年,房價上漲了至少4倍,而且還有繼續往上的勢頭。無論政策如何提房住不炒,無論多少人喊着貴陽樓市要崩盤,無論多少人等着房價暴跌再下手,而貴陽的房價依然如茅臺的股票一樣剛性十足。對於解決生活剛需來說,房子越早買越好。而對於炒房、投資來說,房子已經走過了上漲最快的黃金時段,未來炒作和投資的空間已經不大了,只能作爲一種固定和保值的資產罷了。買鋪子或者寫字樓曾經也是一個火爆的投資渠道,但是買到好鋪的概率並不高,再加上本人目前個人總資產還不夠買個好一點地段商鋪的首付,所以也就沒有考慮。

[if !supportLists]3.[endif]股市投資。股票投資是一個門檻低、收益高的方式,也是能夠讓你用最少的錢參與到優秀企業以及優秀行業,實現和它們一起成長、共享發展成果的一種方式。關於股市投資,有過太多的人,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流言和假象。巴菲特曾說過:只有潮水退出,才知道誰在裸泳。長時間以來,我對股市一夜暴富的故事是保持懷疑態度的,對股市虧錢站上天台的慘劇是保持警醒的,敬畏市場沒有壞處。

我是從2018年底開始接觸股市,當時沒有直接買個股,買了一隻消費基金,這隻消費基金的名字叫易方達消費股票混合。當時就想着快過年了,消費應該會漲。我買了10000這個基金,然後每天提心吊膽看着收益的漲跌。很幸運,第一次買基金就碰到了股市的復甦,一個月賺了30%的收益讓我開始對股市和基金動了些念頭。後來,又買了科技、醫藥方面的基金,整個2019年,實現了資產50%的增長,當然也經歷了新冠疫情襲來,單日暴跌8%的慘劇,遇到過虧損20%割肉的慘痛教訓。慢慢,通過不斷覆盤、不斷總結,更多的是在雪球APP上看不少達人的經驗分享,我慢慢開始利用自己學到的宏觀經濟學的知識去判斷某個行業的走勢,關注國內外經濟形勢對股市的影響。2019年11月,國家醫保局對72家藥企談判限價採購,醫藥經歷了2019年的一輪暴漲後開始回調。在這期間,我看了很多關於醫藥的研究報告,其中有一篇中國創新藥首次進入美國市場的報道讓我信心大增。我把自己的全部身家,以及所有的信用卡額度、能貸款拿到的一些不高於10%的信貸,全部壓在了醫藥上。

春節前,醫藥行業持續震盪,有點擔心,有點猶豫,直到新冠肺炎的爆發,2月3日春節後股市第一天便來了個8%的暴跌,損失慘重,但是我依然相信,疫情下的醫藥行業肯定會爆發。而後來半年的時間證實了我的想法。

3月21日,股市慘遭七連跌,我寫了一篇文章發在雪球上,題爲“白馬股呈現較好投資機會”,全文如下:

 “週四股市繼續走低,外資大量撤出,股市遭到七連跌。去年11月底重倉的醫藥,從調整了一個月,但是堅持持續加倉,直至2月底差不多賺了30%,然後適時清倉,避免了最近的回調。

市場跌到這裏,不管後面還會跌多少,對大多數白馬股來說,都已經很便宜了,雖然未必是出現了最低價。昨晚招商銀行發佈2019年年報,PB已經到了1.35,這是上證指數2440時的標準,錯過了那次機會的人,會認爲現在是個機會嗎?

我們可以找出很多理由繼續看空,從A股到美股,從行業到個股,到處都可以找出問題。但是,對貴州茅臺和格力電器這樣的股票來說,有問題的時候纔有錢賺。過去這些年,買茅臺最好的機會是2013年,買格力最好的機會是2015年,行業性的問題爆發,纔有了超額收益的機會,否則我們只能看着它們在天上飄來飄去。

當然,有些人總覺得這些白馬股已經過了兩三年翻倍的最好時光,更希望挖掘那些幾倍股,並願意爲此付出時間和風險。一個人對股票選擇,歸根結底是他在勝率與賠率之間的取捨。選股的核心是確定性,確定性可以是像貴州茅臺一樣,擁有能算得很清楚的利潤,並且這種增速能夠長期保持下去;也可以帶有一定的變數,但如果成功,後期會有爆發性的利潤空間。前者勝率大,後者賠率大。

股市裏勝率大而又能保持高增長的標的不多,茅臺的稀缺性就在於此,當下企業明確提出未來不會保持高增長,但市場仍然願意給出30倍的估值。隨着GDP增速的下降,行業龍頭的整體增速也在下降,未來能長期保持在GDP增速1.5倍以上的企業,在高勝率的股票中就已經是很好的了。

而要想尋求短期的高收益,只能去找那些賠率大的標的。這些企業當前未必會提供穩定的利潤,但擁有良好的前景,一旦突破瓶頸,後面的利潤就會跨越式增長。這種個股在科技、互聯網和醫藥行業中展現的比較多,前期的高市盈率未必是企業沒有賺錢能力,只是居大的獲客成本或者研發費用降低了收益。如果研發或者導客成功,短期內就會取得遠超投入的回報。

A股3000多隻股票,真正有爆發力的好標的並不多,但就像很多天使基金,投十個創業項目能成一個,就可以取得數倍的回報,這就是賠率高的好處,對一些明星企業給出高市盈率也就可以理解了。但這種標的常常是一將功成萬骨枯,除非對企業瞭解的特別透徹,重倉單股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倒是投一點指數基金收益會穩定一些,但它的漲幅肯定比不上領漲個股,這還是勝率與賠率的關係。

現在這個位置,到底買不買,或者持有多少倉位,說到底也是對勝率和賠率的選擇問題。有幾個人相信貴州茅臺的股價再也超不過1241元,建設銀行只能給0.76PB?但很多人還是下不了手,這是追求賠率的,想用最小的代價賺最多的錢,哪怕後面有可能踏空。

也有人不管大盤或個股還會跌多少,到了夠便宜的價位就大膽買入,任憑後面過山車如何顛簸,錢是賺定了,只是多少的問題,這是追求勝率的。

持倉的勝率和賠率,在表現上與選股有所不同,但性格決定命運,這點都是共同的。”

後面市場完全印證了我的猜想,從3月23日後,股市開始慢慢回暖,而領漲的正是以醫藥、白酒、消費這些白馬股。

6月份的時候,我判斷券商會有一波,果斷重倉了券商,7月份單月上漲了30%以上,然後又分析7月底到8月的軍工,也是賺了一筆,8月中旬開始看好農業種植業。這些,在一個分享羣裏提前發言,並得到了市場的印證。

四、要會利用槓桿原理,適當承受一點可控的風險。阿基米德說過,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說的就是槓桿原理。槓桿原理在投資中的應用更爲廣泛。打個比方,如果你有條件和資格,銀行給你一筆7.2%的30萬的貸款,你會要嗎。算下來,一個月還利息1800。換個角度來說,你只要一個月1800,就能撬動30萬的資金。想必一個月收入1800的人很普遍了吧。拿到7.2%的貸款不難,關鍵是如何讓這30萬的收益超過7.2%。還是那句話,收益和風險是成正比的。如果想要把風險降到最低,那選擇基金定投是最靠譜的辦法。基金定投的理論基礎是微笑曲線,即基金的價值是波動的,即便你買在最高點,但如果持續在下跌的階段買入,只要漲回原價格,甚至不用漲到原價格,你的收益即可扭虧爲盈。

通過大量數據分析,選擇具有一定成長性的行業指數基金,採取定投的形式,有極大概率收益在17%-30%。既然那麼高的概率可以達到17%以上,如果我選擇接受銀行30萬的貸款,除去銀行利息和申購手續費,是不是可以穩賺10%左右的利潤呢?

巴菲特晚年也曾說過,如果他能重新開始投資人生,他只會選擇定投指數基金。中國股市正處於成長期,與國家民族的崛起一樣,是一個指日可待的過程。中國的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變,一場突然其來的疫情,美國的打壓和孤立,一切都阻礙不了中國的崛起和強大,基於這種基本面的判斷,我最終選擇了終生從事投資,而且是槓桿+定投的形式,因爲這樣風險可控,這樣收益可期。 

     這些就是我這兩年個人理財的一些經驗,總而言之,個人理財意義重大,也有很多值得不斷去學習和總結的地方。抱着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積累自己的經驗,做一個有財商的人,也希望自己能有朝一日,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實現個人的財富自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