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雲報道:國產化替代,會是中國SaaS的強心劑嗎?

科技雲報道原創。

 

美團創始人王興曾說過:“中國To C的公司都很牛逼,最大的是阿里,然後是騰訊、百度,To B的公司居然找不到,或者說有活着的,但是活得很慘。”

 

如果從對標企業的各項指標來看,“很慘”並非空穴來風。

 

2019年,Salesforce營收已經高達170億美元,Shopify營收爲15.78億美元,而中國的有贊和微盟營收分別爲11.71億元和14.37億元,遠不在同一量級。

 

從用戶數來看,有贊(8.23萬)和微盟(7.95萬)大約也只是Shopify的零頭。從市值來看,有贊和微盟當前市值更是不及Salesforce和Shopify的零頭。

 

和歐美市場相比,中國的SaaS似乎一直髮展不起來。中國SaaS企業與世界級同行的差距是如何造成的?2020年,中國企業服務SaaS是否會出現新的機遇?

 

 

爲什麼過去SaaS在國內發展不起來?

 

在中國,SaaS市場發展落後於海外5年以上時間。新興市場的崛起總伴隨着衆多競爭者跑馬圈地的現象。

 

由於行業進入門檻較低,國內初創SaaS企業數量多,技術實力及經驗不足,產品不穩定,彈性擴展能力不足等現象頻發,導致市場在經歷2013-2015年的爆發性增長後逐漸遇冷。

 

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用戶側。由於國內信息化水平普遍較低,過去在人口紅利驅動下,人員成本遠低於海外,企業多數處在粗狂式的野蠻生長階段,很少注重內部的管理效率高低。在這樣的背景下,信息化的建設並不完善,更別說應用數字化的SaaS了。

 

除此之外,SaaS的商業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市場拓展的方式。在傳統軟件時代,國內大規模的軟件企業基本採取的是“大客戶直銷,中小客戶渠道”的銷售策略,但是SaaS的訂閱制卻導致了渠道商的缺席。

 

相比過去License的模式,訂閱制會導致首年收入大幅下滑,渠道商面對新的模式不願意去推廣,續約率的模式也讓渠道商沒有安全感。因此,大多數SaaS廠商只能採用直銷的方式拓展市場,導致投入成本過重,行業擴張速度較慢。

 

根據IT桔子數據顯示,2014年-2017年是中國SaaS的創業高峯,有一半以上的SaaS公司都是這幾年創立的。但是到了2018-2020年,中國新創的SaaS公司就比較少了。

 

可以看到,從2018年開始,SaaS市場的資本輸入越來越少了。但同時,市場攪局者也開始變少。這表明如今的SaaS行業已經逐漸迴歸到理性。

 

 

2020年中國SaaS的機會來了嗎?

 

中信證券在近期的研報中指出,全球SaaS市場規模約1000億美元,2010-2019年複合增長率近40%,預計未來3年全球SaaS市場複合增速將超20%。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高速增長的賽道。但放眼全球,中國的SaaS產業仍在發展初期。

 

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企業級SaaS市場規模達到了243.5億元,同比增長了47.9%。而國外僅Salesforce一家企業在2019財年的收入就達到了132億美元,是整個中國企業SaaS行業收入的近4倍。

 

從2018年開始,可以明顯感覺到國內的To B時代來了,國內的互聯網廠商都在向企業級市場發力。騰訊公司創始人馬化騰就曾預言,互聯網的下半場是產業互聯網,“這將是未來全新的大領域,有很多想象空間”。

 

政策層面,在工信部的推動下,2018年有19個省市推出企業上雲規劃。據不完全統計到2020年我國將新增130萬家以上企業上雲。

 

在全民上雲的數字化轉型趨勢下,國內SaaS市場的接受度開始變高。由於過去的市場紅利正在褪去,企業開始有意識的用數字化手段提高內部管理效率。

 

 

對中小企業來說,SaaS最大的價值在於降低成本,靈活部署。

 

傳統軟件時代,一套複雜的ERP license動輒上百上千萬,同時需要配套高價格的培訓實施費用。傳統ERP的實施週期很長,包含業務流程改造,二次開發滿足定製化需求等,平均在18個月左右,大型企業甚至要在2-3年時間,客戶和企業對核心實施人員依賴度都非常高。在這種背景下,中小企業信息化改造的資金和時間成本都很高,一部分長尾客戶被擋在門外。

 

相比之下,目前國內中小企業的SaaS年費在5-10萬之間,企業不需要自行購買大量硬件基礎設施,成本大幅縮減。同時,實施週期相比過去有明顯縮短,不需要像過去爲客戶新建基礎架構和系統平臺。

 

對大型企業來說,SaaS吸引力在於智能化改造、穩定性及經營效率大幅提升。大企業的人工成本更高,組織架構及流程非常複雜,對於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效率提升是最迫切的。

 

在過去幾年的發展中,國內廠商也積累了較強的技術實力和交付能力,在IaaS和PaaS層都對SaaS進行了很好的支撐。

 

通過各種SaaS打通數據接口,對客戶、供應鏈到生產數據進行無縫集成,不同的決策者能夠從同一的數據中得到實時信息,實現數據價值最大化,是SaaS帶來的最大改變之一。

 

 

尤其是在2020年,對於企業服務SaaS而言是里程碑式的一年。新冠疫情導致了線下活動的停滯,反而推進了遠程辦公、視頻會議、網上商城等SaaS服務的使用。

 

有人開玩笑說:CIO和CEO不是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最大功臣,COVID-19(新冠病毒)纔是。

 

疫情也許有一天會消失,但是體驗到收入渠道擴展、成本效率改善等好處以後,相信很多企業會繼續使用SaaS服務。

 

有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SaaS市場規模佔應用軟件的比例由2014年的6.0%上升到13.3%,預計2021年該比例將進一步增長至24.0%。這也就意味着,未來在中國軟件SaaS化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國產化替代是中國SaaS的紅利嗎?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美關係日益緊張的大背景下,國產化替代和自主可控的進程正在加速,SaaS正好爲國內軟件企業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在上一個管理軟件時代,由於國內通用型軟件廠商的佈局及技術實力都相對落後,在很多大型集團企業的市場無法實現切入。

 

從目前的發展來看,SaaS來了之後,國內的廠商正逐漸的實現一些國產化替代,比如:北方工業之前使用Oracle、中石油是SAP,在上雲方面都選擇了國內企業金蝶、用友等。同時,也有許多國內企業將替換salesforce、dynamic等產品提上了案頭。

 

國產化替代勢頭已經昂首,而SaaS的攘外戰爭纔剛打響。在這樣的趨勢下,國內SaaS市場或將呈現出兩個生態:

 

一個是以互聯網廠商爲核心的生態,通過資源優勢在小微型長尾市場佔據領導地位。ISV依託巨頭技術實力,針對細分的業務場景不斷推出創新應用。

 

另一個是傳統軟件廠商建立起的生態,依託自己的行業理解力和品牌效應,在大中型市場發力。管理軟件仍然是know how壁壘較高的是市場,需求廠商有豐富的經驗,有能力將客戶需求場景化,這部分市場是2C巨頭無法快速實現切入的。

 

但無論國產化替代的紅利有多大,只有真正幫助企業客戶實現降本增效,甚至發掘新商業模式的SaaS廠商,未來才能夠跑贏行業。

 

【關於科技雲報道】

專注於原創的企業級內容行家——科技雲報道。成立於2015年,是前沿企業級IT領域Top10媒體。獲工信部權威認可,可信雲、全球雲計算大會官方指定傳播媒體之一。深入原創報道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領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