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迷信的大阴谋 | 资治通鉴

一场迷信的大阴谋 | 资治通鉴

图 | 千里江山图

【专栏介绍】

解读《资治通鉴》,欢迎关注。

这是第 173 篇。

【发生时间】

公元前一一三年

【相关人物】

栾大

【故事大概】

人之所以会陷入迷信,是因为心灵失去了依靠,陷入了黑暗。

当一个人,对外在事物失去把控,就很容易转向迷信。很多人喜欢求神拜佛,希望能够保佑自己事业有成,身体健康。实际上,要想事业有成,就得利用好天时地利人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想要身体健康,就要保证良好作息,正确的生活习惯。如果一味地求求拜拜,不但无法获得想要的结果,反而还会让自己的身心崩溃。

这就好比,在一个家庭当中,有一个能力强的父亲,那么家庭里面的事情就能够处理得井井有条,孩子教育好了,夫妻关系和睦了,经济好了。如果是一个能力不强的父亲,这里乱指挥一通,那里乱指挥一通,不懂装懂,就把整个家庭给弄得乌烟瘴气了。

对于人的心灵也是如此。如果人的一身充满正气,相当于心中有了一个强有力的指挥官,自然就不会迷信这些乱七八糟的鬼神学说,也不会受到它们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身心乱了,那么就很容易沉醉在这些毫无根据的东西里面,无法自拔。

往小的方面来说,影响自己的事业、身体。往大的方面来说,影响整个家庭,整个社会。

一、多次陷入迷信的汉武帝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讲过汉武帝迷信方士的事迹了。但是,被骗了多次之后,汉武帝依旧相信方士,甚至多次提拔方士到官场里面,像方士少翁,就被提拔为文成将军。一个只会招摇撞骗的方士,没有任何军功,政绩,居然被提升为将军,非常不可思议。

这就好比,你什么都不会,只会从网上学了几招算命的口诀,结果被你们的总经理提拔为副总经理一样荒谬。

文成将军少翁死后,本以为汉武帝会因此停手,没想到,在丁义的鼓动之下,又再一次信奉了方士栾大。

丁义,是刘邦时期的大功臣乐成侯丁礼的后代。而栾大,原本是侍奉胶东王刘寄的,史书上记载他长得非常好看,而且说话又好听,深得刘寄的喜爱。栾大不仅会拍马屁,还会对战略上的问题分析一二,还大言不惭,一副有理有据的样子。

原本大家对方士的认识,都停留在道术层面。现在有个方士,居然能够指点江山,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基于此,栾大被康王,借由丁义之手,献给了汉武帝。

栾大对汉武帝说:“臣常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顾以臣为贱,不信臣;又以为康王诸侯耳,不足与方。臣之师曰:‘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也。’然臣恐效文成,则方士皆掩口,恶敢言方哉!”

意思就是,我曾经在大海上看见过安期、羡门等老神仙,但是呢,老神仙们觉得我地位低贱,而且我侍奉的人康王,又只是区区一个诸侯王,没有资格得到长生不老的药。我的老师也曾经说过,长生不老药是存在的,就像黄金可以随便炼成,黄河的决口可以随便堵上一样。之所以不献给您长生不老药,是担心落得跟文成将军一样的下场。

栾大这段话,说得实在是太巧妙了,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谎称自己见过神仙,同时贬低了自己的身份。注意,这里不是简单地贬低,而是拉着康王一起。栾大的意思是,仙药之所以求不得,是因为想要求药的人,身份太低了,没有资格求得。言外之意,就是说,如果由汉武帝这样尊贵的身份来求药,是肯定能够求得到的。

接着,举出了自己的老师,说了黄河决口的事情。在当时,黄河决口已经很多年了,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置。借由老师的话说出,表明了老师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最后,还暗中要求汉武帝无条件地相信他,支持他,不要像怀疑文成将军一样怀疑他。实际上,文成将军与栾大,都是同一位老师教出来的。

这段话一说,汉武帝觉得非常受用。不得不说,栾大的拍马屁功夫,非常高明。明拍按拍,直接把汉武帝给拍得飞上了天。

汉武帝直接就说:“文成食马肝死耳。子诚能修其方,我何爱乎!”

首先,说文成将军的死不关自己的事,是他自己误吃马肝中毒而死的。传说中,马肝是带有剧毒的。接着,说只要你能够求得仙药,啥都可以给你,放心放心。

有了这两句话,栾大就放心了。又接着对汉武帝说,要求药,先得诚心。怎么样才算诚心呢?就要把求药的人,当成是贵重的宾客一样。注意,不是下属,而是宾客。意思就是,栾大的位置,要比任何大臣都高,甚至可以跟天子平起平坐。

为了让皇帝更相信他,栾大还亲自表演了一次法术,让棋子在棋盘上互相进攻,直接让汉武帝心服口服。

二、方士居然成了将军

此时,汉武帝的心头大患,就是黄河决口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黄河在公元前一三二年就已经决口了,至今二十年了,都没有处理好。一件如此关乎民生的大事,居然拖了二十年。二十年,有多少百姓深受其害?汉武帝又如何能够向百姓交代呢?

在开头我们讲过了,当一个人的心神乱了,就容易求助于迷信。汉武帝虽为天子,却也是个人。在这样的重大压力之下,汉武帝把希望寄托在栾大身上。

让我们把目光往前放一点,看看秦王嬴政时期,他是如何做的。大家应该都知道郑国渠。郑国渠,是郑国主导修建的。郑国,水利专家,是韩国人。郑国之所以会进入秦国,是因为韩国庙堂,想要通过这样一件超级工程,来拖累秦国,最后让秦国不战而败。没想到郑国到了秦国之后,一心一意,刻苦调研,真的把渠给建城了,直接让整个关中都富足起来。如果不是因为郑国,秦国吞并六国的时间,可能还要往后拖一拖。

大家注意,凡是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必定要水利专家来进行主导。而汉武帝,妄想着让一个方士来主导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十分荒谬的。甚至,还把栾大当成是大禹一样的人物,提为将军,称之为五利将军。

后来,栾大的地位越来越高,汉武帝还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卫长公主嫁给了他。栾大火箭一般的晋升速度,让整个国家的人都瞠目,一场席卷全国的迷信暗涌,开始涌现。

这就好比,在公司中,一些神神叨叨的人,没有实际业绩的人快速晋升,那么对于其他人来说,肯定是有很多怨言的。如果神神叨叨就能够升职加薪,干吗还要努力工作呢?于是,逐渐就会有人开始学着神神叨叨,学着拍马屁。长期下去,整个公司的风气,都将变成十分诡异,也无法健康发展。

迷信这种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栾大的下场,跟少翁也差不多。等到那些骗人的把戏被揭穿的时候,自然就是死期来临。后来,汉武帝派栾大去讨伐南越,结果栾大吓死了,不敢去,就说自己要去泰山见神仙,给士兵们祈福。汉武帝派人暗中跟随,结果发现栾大什么神仙都没见到,就把他给杀了。

三、领导的欲望

我们知道,作为一个君主,如果行为不正,所造成的影响将会非常大。所以,在古典经书当中,很多都在提示君主,不见可欲。什么是不见可欲呢?简单来说,就是不能够随意展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作为君主,身边围绕的人都是一群高智商,重利益的人。这群人,无时无刻都在盯着君主的一举一动。君主喜欢这个人,他们就往那个人身边靠拢。君主讨厌那个人,他们就会想着埋汰他,甚至暗中将他除掉。他们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得君主的重视,提升自己的地位。

《素书》:以明示下者暗。

就是这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君主,身边围绕的,都是这样的人,无形之中,就相当于给自己编制了一层厚厚的茧,自己的号令传达不出去,外面的真实信息传不进来。就好像赵高与胡亥的关系一样。

就好像齐桓公很喜欢穿紫色的衣服,结果整个国家,无论大臣还是百姓,都逐渐喜欢穿紫色的衣服。

从现今的视角来看,也是如此。作为领导,如果喜欢钱财,那么就会有人想着通过钱财来贿赂。如果喜欢美色,就会发现,自己的身边,总是“不经意”会出现形形色色的美女。

在《人民的名义》当中,田国富在篮球场上对沙瑞金说,这个篮球场,原本是一个网球场。因为赵立春喜欢打网球,就建了一个网球场。你来了之后,整个网球场就被人推掉了,重建了一个篮球场。沙瑞金听完之后,背后一凉。因为,背后那个人,知道他喜欢打篮球,在暗中就动用了力量,修建了篮球场。

实际上,作为领导者,首先要保证自己的“神秘感”。这种神秘感,并不是要脱离员工,脱离群众,而是十分深邃与巧妙地,将自己的某些欲望、爱好给隐藏起来,让坏人、小人无机可乘。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要想不湿鞋,就得换上一双防水的鞋子。

四、一场阴谋

回过头来,如果我们仔细再揣摩栾大一开始说的话,甚至还能够发现,一场隐藏得非常深的阴谋。

首先,栾大和少翁,都是由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而恰巧,栾大和少翁,又先后来到了汉武帝身边。这看似巧合,实际则不然。

在汉武帝思念王夫人的时候,少翁带着他的皮影戏出现了。在汉武帝忧虑钱财与黄河决口的问题,栾大带着他的变黄金术与堵塞黄河决口的道术出现了。

这不是巧合,甚至可以说,是一场刻意的安排,目的是为了迷惑汉武帝,搅乱整个庙堂,最后摧毁整个庙堂。庙堂摧毁之后,背后的势力就会浮出水面。只不过,汉武帝虽然迷信,却也经常会留一手,在大乱还没有形成之前,就将这些方士给处理掉了。

就好像,隔壁老王贪图邻居家妻子的美色,想尽办法把丈夫给赶跑,最后将妻子霸占一样。说到底,问题出在了汉武帝身上。君主展现了欲望,被奸臣所利用。

真正的大智大勇,是像毛主席那样,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魄力,而不是求助于鬼鬼神神。

【触类旁通】

张汤之死:权力的漩涡

【欢迎关注】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

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欢迎搜索公众号:稽圣

微信号:jishengwh

进行关注并订阅所有文章,欢迎转发、在看、收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