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反驱欲望,极乐成佛

前言:三千世界由心生,万象一念幻化形。悲欢苦乐各一味,冥空臆想生灭中。佛曰,人世悲苦,断欲成空。何不,反驱欲望,极乐成佛!

注释:宇宙是心创造的世界,万物皆一念幻化成形。悲苦、欢乐是心产生的两种不同体验,心念“冥空”与“臆想”是事物存亡的法则。佛教导世人说,“苦谛”是人世间的根本,无法改变,唯有断绝欲望才能获得快乐。既然世间是心创造的,苦和乐皆是心“生”体验,为何人世间不是“乐谛”的世界?如果“心”(成佛之心)能把世间“苦谛”转为“乐谛”。人为何不能反向驱使欲望(“苦谛”中人被欲望驱使),在快乐中修行(体验人情欢乐,不被欲望束缚)且能成就佛果!

一、苦乐皆心生,反驱欲望,持乐永恒。

依照佛学观点,心是世界的本源,心念镜像创造了虚幻世界,心念空无世界就会消失。娑婆世界(人类生存的世界)必须依靠心念幻象(心念不空)才能存在。

佛认为,苦谛是娑婆世界的根本。因为人很容易被欲望驱使(真心被欲望迷惑),为了满足欲望,背离道德,伤天害理,沉沦于因果报应之中。虚假欲望使人迷失真我,无限的堕落。因此,佛教导世人,灭绝欲望四大皆空,修成佛陀飞升佛国。

然而,这样未免会导致娑婆世界的灭亡(娑婆世界里人人成佛,心念成空,这个世界将不复存在。因为娑婆世界是心念幻化,一旦念空,即不复存在)。

既然,乐与苦都是心的一种表现(从心的本质来看,苦和乐没有本质区分),只要有人心性纯洁、心念诚恳,广发大宏愿(如释迦摩尼成佛宏愿),即能成就“乐谛”世界(以乐为本的心幻世界)。

若想成就“乐谛”,首先必须做到反向驱使欲望(能够驾驭欲望,驱使欲望为实现快乐服务。即追求快乐但不会沉迷欲望,驾驭欲望创造快乐却不被欲望控制)。

比如,人享受富足的物质生活,却不被物欲世界迷惑;男女之间自由恋爱,却不被情感伤害;人们广泛制造娱乐,却不迷失“真善美”的本性;尽情敞开七情六欲体验人生,却依然可以成就佛果。

因为娑婆世界的人不能驾驭欲望,被欲望驱使,迷失本性,坠入因果报应。所以,只能在“苦谛”世界中轮回。

如果娑婆世界的人能够驾驭欲望,反向驱使欲望,永远保持纯真本性,则可毁灭“苦谛”法则,成就“乐谛”世界。即使在娑婆世界也能安享无尽的欢乐(不必飞升佛国,亦能人人成佛)。

二、如何反驱欲望。

1、坚守崇高信念,保持真我本性(精神意识永远高于物质生活)。

在娑婆世界(物欲世界),不忘佛性真我(超越世界的真我)!对精神的追求(仙佛意志以及道德观念)高于任何物质享受(对物质利益、声名权利等方面的追求)。

2、加强身心修行,恪守真我本性。

磨砺身躯,在困苦中增强意志锻炼毅力;苦练心志,使内心经受折磨提高心性净化心灵。纯洁心灵,善良品性以及坚强毅力是抵御欲望,实现反驱欲望的前提。

3、看透世界真相,彻悟大道真理。

像佛陀一样开悟,看清世界本质,这样才不会被欲望迷惑。通晓宇宙规律,灵活掌握运用,才能够把“苦缔”转变为“乐谛”。

结语:佛心向乐(佛心追求快乐),所以有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人性向恶(人本性趋向邪恶),所以有苦谛根源(娑婆世界)。若人发大弘扬,修根改性(修改人的本性),驱欲成乐(驱使欲望,实现快乐),娑婆方永恒(娑婆世界可以永恒存在),极乐亦成佛(在快乐中修炼成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