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盤的性質

今天繼續閱讀《覆盤》第二章,覆盤的性質。

1.柳傳志說,我們的學習,30%是跟書本跟他人學,70%是跟自己學。不管跟他人學還是跟自己學,都有一個悟的過程,只有被自己覺到悟到了,纔會成爲自己的。

2.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

3.未經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蘇格拉底

4.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教父》

5.學問也要點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當。—王陽明

覆盤是一種系統的悟的方法,沒有覆盤,沒有認知。沒有覆盤,沒有刻意練習。

覆盤是我們應對人生的本能,就像我們小時候學走路,回想已經被證明是很有效的學習方式,我們看完一本書,回想與否差別很大。

從學走路的例子可以看出,覆盤,從我們有意識以來,就是我們的本能。我們的一生,可以看作是成長的一生。

認識事物有三個層次:1.信息層面;2.邏輯層面;3.假設層面。

怎麼從信息層面進入邏輯層面和假設層面呢?就是覆盤。覆盤包括回顧、反思和探究的動作。

1萬小時定律相信大家都知道,但真正提高必須進行有目的的練習,就是刻意練習。

1.有目的的練習具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

2.有目的的練習是專注的;

3.有目的的練習包含反饋;

4.有目的的練習需要走出舒適區。

定義明確的具體目標,可以有效地引導你的練習。

專注,就是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你的任務上。

反饋,告訴你在哪些方面還有不足,以及怎麼會存在這些不足。

走出舒適區,逼迫一下自己,才能進入到更高的境界。

在各種有目的的練習方式中,刻意練習是最有效的方式。

就好像我們練習聲音,老師教給你技巧以後,你必須刻意練習,再經過不斷覆盤,反覆練習,才能慢慢讓自己的聲音更加好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