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之行(七)——神祕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和南迦巴瓦峯

       林芝之行的第二天下午六七點鐘,我們到達了索松村。村子就在雅魯藏布江江邊,村口有個觀景臺,站在臺上,可以看到雅魯藏布江的滔滔江水,在青山的映襯下,形成一幅完美的山水風景畫。入住的酒店就在江邊,是藏族民俗式客棧。在酒店院子裏可以看到雅魯藏布江和對面的南迦巴瓦峯。南迦巴瓦峯海拔7782米,雲霧繚繞,從不輕易露出真面目,傳說十人九不遇,所以被稱爲“羞女峯”。

         喫完晚飯,部分同伴穿藏袍照相,我們一行8人準備去探索一下大峽谷。沿着山路下行,幾個男生順手拿了一些棍棒,防備着山中突然會出現的山豬或其他動物。路面崎嶇不平,山路陡峭,最陡峭處感覺有50度左右的坡度。路上沒有其他行人,越往下走離江水越近,可以清楚聽到江水的奔騰與怒吼,與白天在高處看到的平靜而緩緩流淌的江水截然不同,雅魯藏布江雄姿戳戳、波浪翻滾、奔騰不息。此時天色已晚,遠遠望去,在峽谷底部、江邊還有一個村子,但感覺路途還有一點遙遠,安全起見,大家一致決定往回走。往下走時帶着探索祕密的好奇心,大家說說笑笑,沒有感覺累。往回走時,卻成了體力的挑戰。一路爬坡,體力消耗很大,兒子拖着我前行。同行的都是年輕人,屬我年紀最大,我不想拖大家太遠,使勁全身力氣往上爬。但因爲坡度太大,加上高反,沒走幾步就氣喘的不行。就這樣走走停停,終於走上了坡頂。這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下來,星星逐漸出來了。我們繼續往村口的超市走,四周很暗,襯托的星星也明亮起來。兒子在找北斗星,我不斷用手機指南針尋找方向。久居城市的人,很久沒有這樣清楚地觀察過星空。幾個人溜溜達達,回頭看南迦巴瓦峯,烏雲在逐漸退去,部分山峯若隱若現。回來時月亮從山後慢慢升起,月光照亮了半個天空。回到客棧,其他遊客在圍着篝火跳鍋莊舞,我們也參與其中,但沒跳幾圈,我就累得氣喘,可能還是高反的原因。

      早上醒來,我拉開窗簾,透過玻璃,南迦巴瓦峯清晰可見,峯頂因雪融化而留下的溝壑異常清晰。我急忙起牀,但在我洗臉、梳頭的時間,再去看山峯,已經被烏雲遮掉了大半。急忙跑下樓去拍照,只拍到一個小小的峯尖,內心不免惋惜。喫完早點要上車時,瞭解到同行的遊客有人在晚上12:00多出來拍照,星空點點亮光,峯尖漂浮在雲層上,黑色的山、白色的雲、藍色的星空,襯托得雪峯異常瑰麗。南迦巴瓦峯的主峯高聳入雲,當地相傳天上的衆神時常降臨山峯上聚會,據說山頂上還有神宮和通天之路,因此居住在峽谷地區的人們對這座陡峭險峻的山峯都有着無比的推崇和敬畏。同伴用單反拍的照片太震撼了,於是大家一致同意現場建羣,把南迦巴瓦峯的照片發到了羣裏,也彌補了我們沒有拍到照片的遺憾。早上的雪峯雄姿巍峨,白雲在山間飄蕩,遠山如黛,伴着微微的晨曦。太陽出來後,“羞女峯”又隱藏到烏雲背後,太陽給遠山披上了金色的外衣,金光閃閃。客棧院子裏沿牆邊的格桑花在晨光照耀下異常豔麗,同行的陝西夫妻在與格桑花合影。格桑花又稱格桑梅朵,在藏語中,“格桑”是“美好時光”或“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所以格桑花也叫幸福花,長期以來一直寄託着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

       奔流不息的雅魯藏布江、奔放的鍋莊舞、嫵媚絢麗的格桑花、威武雄姿的南迦巴瓦峯,神祕的峽谷和星空。此次林芝之行的終點到此爲止,接下來便踏上返回拉薩的行程。帶着些許感動、些許不捨、些許遺憾,我們離開了索松村,離開了大峽谷和南迦巴瓦峯。住在大峽谷底部的臧民,總是給我們這些外來人以神祕感,這片土地有太多的令人嚮往與迷幻,也正緣於此,吸引了來自各地的遊客。國家電網已經通到此處,手機移動有信號,電信和聯通的信號收不到。感嘆於大自然神奇的同時,也感嘆我們國家的對偏遠山區的建設。正是因爲電網和路通到這裏,到這裏的遊客才逐漸增多,也爲當地藏民帶來了收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