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真的是成功之母嗎?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我們就可以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發現,面對挫折,有些人是屢敗屢戰,最終獲得成功;但也有很多人是屢戰屢敗,最終認命放棄,不再努力。

是什麼導致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很重要的一點,是歸因是否正確。

所謂歸因,也就是你對他人或自己某種行爲結果的原因的一種判斷和解釋。

那些屢敗屢戰,最終獲得成功的人,他們會客觀地、全面地分析失敗的原因,然後一次次地試錯,一次地改正,直到找到正確的方向和方法。

那些屢戰屢敗,從此認命放棄,不再努力的人,他們要麼把問題完全歸罪於外界,要麼完全歸罪於自身,最後會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努力,都不會成功,乾脆放棄努力,最終踏入“習得性無助”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美國積極心理學派創始人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一個概念,來自一個有些殘忍的“電擊狗狗”實驗。

實驗的動物分成三組。

第1、第2組動物遭受同樣強度的電擊,區別是第1組狗狗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逃避電擊,第2組狗狗則無論做什麼都無法讓電擊停止。第3組狗狗爲控制組,不接受任何電擊。

然後將這三組動物放到一箇中間有檔板的箱子裏,擋板很低,狗狗可以自由穿梭往返。結果當第1組和第3組狗狗遭遇電擊時,它們馬上就跳過檔板逃到另一側來躲避電擊;而第2組狗狗則一動不動地呆在原地等待電擊,看都不願看一下另一邊是什麼樣子。

爲什麼逃脫的機會明明就在眼前,第2組狗狗卻依然選擇呆在原地一動不動呢?

這就是塞利格曼提出的 “習得性無助”:因爲遭受重複的失敗、痛苦或懲罰、哪怕自己再努力也無法改變結果,於是狗狗進入了一種 “任由擺佈” 的狀態。這種無助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敗之下習得的、寫進腦子裏的一種對現實無望、無可奈何的心理狀態。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習得性無助”是可以被治癒的。

當塞利格曼把這些已經習得無助的、不情願動的狗狗拖過來,拖過去,越過中間的檔板,幫助狗狗發現自己的行爲對關掉電源是有效的時候,無助就被治癒了,這個治療100%有效,而且是永久性的。

後來,塞利格曼發現,在遭遇失敗和挫折時,人們的反應有很大的不同。有的人很容易就放棄,他們認爲“這都是我不好,我註定一輩子倒黴,做什麼都沒有用。”另一種人的則拒絕向命運低頭,他們會說“這只是環境使然,挫折很快就會過去,生命中還有許多東西比這件事更重要。”

塞利格曼認爲,這些不同的解釋習慣和解釋風格,體現了一個人習慣性的思維方式,一種歸因模式。樂觀的人會相信逆境只是暫時的、某一方面的,不會過於否定自己。悲觀的人則會將遭遇的挫折解釋成永久性的、普遍性的問題,並且全然地否定自己,認爲自己一文不值。

當然,適度的悲觀也是有益的,它可以讓我們小心謹慎,防止盲目樂觀而犯錯。輕度的悲觀使我們在做事之前三思,不會做出愚蠢的決定;樂觀使我們生活有夢想、有計劃、有未來。成功的生活需要大部分時間的樂觀和偶爾的悲觀。

所以,要成功,除了具備能力和動機之外,還需要堅持,遇到挫折也絕不放棄的堅持,而樂觀的解釋風格是堅持的靈魂。

只要你有過一次在逆境中堅持不放棄並最終成功的經歷,你的生命就多了一份堅韌,當下次遇到挫折的時候,你就有了更多堅持的勇氣和信心。

當你在堅持中一次又一次品嚐到成功的喜悅時,生活也就慢慢地過成了你想要的樣子,你也慢慢地成爲了自己想要成爲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