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真的是成功之母吗?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就可以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发现,面对挫折,有些人是屡败屡战,最终获得成功;但也有很多人是屡战屡败,最终认命放弃,不再努力。

是什么导致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归因是否正确。

所谓归因,也就是你对他人或自己某种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判断和解释。

那些屡败屡战,最终获得成功的人,他们会客观地、全面地分析失败的原因,然后一次次地试错,一次地改正,直到找到正确的方向和方法。

那些屡战屡败,从此认命放弃,不再努力的人,他们要么把问题完全归罪于外界,要么完全归罪于自身,最后会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不会成功,干脆放弃努力,最终踏入“习得性无助”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美国积极心理学派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一个概念,来自一个有些残忍的“电击狗狗”实验。

实验的动物分成三组。

第1、第2组动物遭受同样强度的电击,区别是第1组狗狗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逃避电击,第2组狗狗则无论做什么都无法让电击停止。第3组狗狗为控制组,不接受任何电击。

然后将这三组动物放到一个中间有档板的箱子里,挡板很低,狗狗可以自由穿梭往返。结果当第1组和第3组狗狗遭遇电击时,它们马上就跳过档板逃到另一侧来躲避电击;而第2组狗狗则一动不动地呆在原地等待电击,看都不愿看一下另一边是什么样子。

为什么逃脱的机会明明就在眼前,第2组狗狗却依然选择呆在原地一动不动呢?

这就是塞利格曼提出的 “习得性无助”:因为遭受重复的失败、痛苦或惩罚、哪怕自己再努力也无法改变结果,于是狗狗进入了一种 “任由摆布” 的状态。这种无助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挫败之下习得的、写进脑子里的一种对现实无望、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习得性无助”是可以被治愈的。

当塞利格曼把这些已经习得无助的、不情愿动的狗狗拖过来,拖过去,越过中间的档板,帮助狗狗发现自己的行为对关掉电源是有效的时候,无助就被治愈了,这个治疗100%有效,而且是永久性的。

后来,塞利格曼发现,在遭遇失败和挫折时,人们的反应有很大的不同。有的人很容易就放弃,他们认为“这都是我不好,我注定一辈子倒霉,做什么都没有用。”另一种人的则拒绝向命运低头,他们会说“这只是环境使然,挫折很快就会过去,生命中还有许多东西比这件事更重要。”

塞利格曼认为,这些不同的解释习惯和解释风格,体现了一个人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一种归因模式。乐观的人会相信逆境只是暂时的、某一方面的,不会过于否定自己。悲观的人则会将遭遇的挫折解释成永久性的、普遍性的问题,并且全然地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一文不值。

当然,适度的悲观也是有益的,它可以让我们小心谨慎,防止盲目乐观而犯错。轻度的悲观使我们在做事之前三思,不会做出愚蠢的决定;乐观使我们生活有梦想、有计划、有未来。成功的生活需要大部分时间的乐观和偶尔的悲观。

所以,要成功,除了具备能力和动机之外,还需要坚持,遇到挫折也绝不放弃的坚持,而乐观的解释风格是坚持的灵魂。

只要你有过一次在逆境中坚持不放弃并最终成功的经历,你的生命就多了一份坚韧,当下次遇到挫折的时候,你就有了更多坚持的勇气和信心。

当你在坚持中一次又一次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时,生活也就慢慢地过成了你想要的样子,你也慢慢地成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