咆哮其实是失控式演法?——谈谈表演的控制力



一直觉得,被群嘲已久的“咆哮教主”马景涛,凭借其失控式演法,其实演绎出了琼瑶剧的精髓。

琼瑶剧的精髓是什么?

是琼瑶女郎的美貌吗?琼瑶最辉煌的时候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候的琼瑶剧独树一帜,自成一派。琼女郎们以惊人的美貌以及荡气回肠的爱情,令时下观众神魂颠倒。


还是极具特色的演技、台词、三观?现在提到琼瑶剧,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演员的演技,正面评价的不多,仿佛演琼瑶剧无需演技,长得美会哭足以。是刘雪华的眼泪尔康的鼻孔、雪姨敲门、还有咆哮教主马景涛。活跃在网友们的表情包里维持着表面的热度。

二是极具特色的台词,"你无情你冷酷你无理取闹,我哪里无情哪里冷酷哪里无理取闹"、"我爱你爱得好痛苦",肉麻、神经质式的台词颇为烫嘴,好像不管怎么念都不对劲。

三是同样极具特色的人物三观。比如《情深深雨蒙蒙》里的何书桓,爱着姐姐又招惹妹妹,心死了还有嘴巴可以强吻人。《一帘幽梦》里费云帆为紫菱发声:绿萍你只是失去了一条腿,但紫菱失去了她整个爱情。还有琼瑶剧里绕不开的小三故事。

如果琼瑶剧仅仅是上面所述的哗众取宠、缺乏灵魂的刻板元素,是不可能捧红一拨又一拨的演员,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时代的语言。

笔者认为,琼瑶剧的核心灵魂在于小说(影视剧)人物为爱不顾一切、为爱疯魔、痴狂的情感追求。

而这个核心追求又集中体现在剧中独特的琼瑶式情节和语言氛围。

98年横空出世的《还珠格格》是迄今为止琼瑶剧的巅峰之作,然而在我看来,它其实是琼瑶剧盛级转衰的一个转折点。它既成就了琼瑶在内地乃至东南亚的崇高地位,同时也促使琼瑶调整甚至放弃其既已成熟的戏剧语言体系,企望去创造适合时代的新新语言。从后来琼瑶监制拍摄的《一帘幽梦》、《新还珠格格》、《花非花雾非雾》等剧我们知道,琼瑶并没有成功“转型”。

个人认为琼瑶委实没有必要去改变自己的语言系统,就好像红楼梦、三国演义里的人物说着白话文言,让人觉得更有韵味;甄嬛传里到处可见的"真真是极好的",观众们不觉得怪,反而觉得有那个味道。三句不离"爱爱爱"的琼瑶人物方为琼瑶本色。

只可惜,包括琼瑶自己都没有察觉,从《还珠》开始,再也没有演员能说好"琼瑶语言"了。

让我们说回马景涛,他曾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被问到表演为何如此疯狂的时候,他是这样回答的:

“琼瑶的剧本身就是一个让人在情感上容易激动的作品,让人有一种婉约但又凄凉的情绪,我很荣幸能参演。”

婉约又凄凉说的不是技巧,琼瑶作品不是靠技巧出效果的。要诠释好这类琼瑶语言,演员得化身为琼瑶人物。90年代的刘雪华、陈德容、马景涛、刘德凯都很琼瑶,有种婉约又凄凉的气质。

诚如网友所言,马景涛的表演是疯狂的,也确实经常爆发“咆哮”,如果仅从网友截图截屏看简直像个炸毛的神经病。但放到作品里,他的表演并不失控,并没有崩,它实际上是在琼瑶作品氛围里的一种理性失控。

举个例子:《梅花烙》有一段场景,是白吟霜刚刚被公主施加拶刑,马景涛饰演的男主皓祯就回来了,还带着新得来的琴,想听她弹奏。白吟霜和侍卫、奴仆们担心他发觉后会冲动爆发,于是瞒着他,忍痛弹琴。最后没瞒住,皓祯当场痛心咆哮。

这段场景的台词是这样的:

(面向吟霜)你的手,你的手怎么会这个样子?怎么弄的,叫什么伤成这样,为什么不说话?天哪,你的手指全淤血发黑,这绝不是普通的伤,怎么伤成的,你出了什么事。

(面向丫鬟香绮)你居然一声不响,真正该死。发什么呆,药呢药呢药。

(面向吟霜)为什么要隐瞒,为什么忍痛抚琴?

(面向阿克丹和小寇子)你们早知道她受伤了对不对?所以一直催我走,不断地阻止她弹琴,为什么联合起来隐瞒我,为什么为什么?

(阿克丹)是福晋命令,咱们不得不瞒。

我明白了,是公主对不对,怪不得额娘要把吟霜讨回来,不是没有原因的。

(面向小寇子)好一个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你要我面对那样的一双手,能视若无睹哦,装作无事,啊?

这段熟悉的排比式台词生啃起来很容易油腻、肉麻。可马景涛通过失控式表演消化得很好。而这个“失控”最成功之处又恰好体现在马景涛对表演场景的“控制力”上:

一、对走位的控制。马景涛走位非常自然,看过这个场景的观众应该会有感受。他表演的是游走在失控崩溃边缘的男主,走位却丝丝相扣,恰到好处,哪里是失控,分明是控制得当。而且气场强大,仿佛带着一股强大的气流,在场景中的吟霜、香绮、阿克丹、小寇子等人之间自如流转,虽然表情和台词发音略夸张,但是配合走位和其他演员的搭戏,非常生动有张力。

二、对“咆哮”程度的控制。从马景涛台词演绎的“咆哮”程度,也能看出他对自身表演的绝对掌控力。面向吟霜,嗓音低沉难掩温柔;思考时,隐忍而理智;面向阿克丹,生气但信任,吼起来很大声但不会太随意;面向小寇子,属于对不争气下属的日常咆哮,常常脸怼脸,上手上脚,特别有喜感。





说起控制力,想引用冯远征(电视剧《不要与陌生人说话》男主)在《表演者言》中,提到的如何区分电影表演和舞台表演。他的观点是: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塑造人物。重要的是控制力,怎么去掌控好镜头前的表演和舞台上的表演。电影镜头前的表演,特别是特写和近景的时候,有时候要低于生活,就是比生活中还要收敛一些,因为镜头太近了,演员只是眨眼,整个大银幕都看得很清楚。而舞台剧,冯远征以见到大海和见到小河沟来作比喻,人们见到大海后,双手就会不自觉地张开,到了小河边就做不出这种反应。环境改变后,内心的感受也会随之改变。

我觉得分析马景涛的表演形式时也适用上面的观点。

琼瑶剧要区别于一般的影视剧,它的情节不复杂,但台词和人物情绪比一般生活化的影视剧要夸张。在演绎这样的台词和情绪时,如果采用很理性的演绎,就会失去琼瑶的韵味,甚至让人觉得演员没有融入戏里而显得油腻。

相比马景涛,《还珠格格》第一、二部尔康的扮演者周杰,个人感觉就不太适合琼瑶剧。

周杰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国家话剧院演员,是演话剧出身,按道理表演方式在“夸张”元素上与琼瑶剧应该是契合的。可是在还珠格格里他的表演显得黯淡无光,光芒完全被压制。这里有周杰本人的因素,也有其他原因。

首先,周杰似乎不太擅长表达深情的情绪和表情。

有不少尔康紫薇名场面,林心如的表演是那熟悉的琼瑶配方,跟陈德容、陈雪华们一样梨花带雨,演绎出温婉懂事、善解人意、楚楚动人,而周杰的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却时时冷静自持。同样是对女主情急难掩爱意的情绪,马景涛的演绎里,眼神里流转着仿佛抚摸女主脸庞的柔情。而周杰的眼神却显直白单一。


其次,可能跟导演的拍摄偏好有关,尔康的许多场景里,描绘细节的特写不多,许多四目相对的场景,如果在其他琼瑶剧里早就怼脸拍了,而还珠中导演常常采用半身拍摄,使得尔康在镜头里情绪疏离、不够细腻。

相反,在2000年古装探案剧《少年包青天》中,周杰的表演要出彩很多。探案剧更着重表现主人公冷静理性、睿智办案的场景,且包拯扮相都要把全脸涂黑,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演员不够俊秀或过于俊秀的特质。所以在导演的镜头下,常常看到周杰扮演的少年包拯目现精光或搜索线索,或自信满满陈词断案,比第二部里面如冠玉、深情款款的陆毅包拯更有说服力。

前面说到从《还珠》开始,琼瑶剧里再也没有演员能说好"琼瑶语言"了。这个说法并不夸张,包括后来收视率很不错的《情深深雨蒙蒙》及更后来收视率不佳的《花非花雾非雾》、《新还珠格格》、《一帘幽梦》等,都少了琼瑶味。

比如大家熟悉的《情深深雨蒙蒙》,就说整部剧里依萍最崩溃的时候——如萍和书桓的定婚宴会上。

琼瑶剧常常需要演员把自己掏心掏肺般倒出来,特别是以强烈的失控般的情绪对比来展现那份心碎与绝美。2000版情深深,依萍强颜欢笑对如萍和书桓说:如萍书桓,恭喜你们,这么伟大的日子怎么能少了我的祝福呢?从剧本排布到演员表演,都失去了一种失控崩溃的张力,琼瑶特有的浮夸台词从赵薇嘴里吐出来甚至有些滑稽。而早年陈雪华版的《烟雨蒙蒙》,那些浮夸的台词反而增添了人物的脆弱与凄婉。


还有新版《一帘幽梦》,当年琼瑶选角时,据说马景涛公开放话坚称想演费叔叔,他表示自己的年纪和历练,正符合费云帆一角。但琼瑶却没看上他,而挑中香港演员方中信,并表示自己想要新意,而方中信有时尚感。我是理解琼瑶的选角思路的,费云帆身上带着温文儒雅和不拘一格的矛盾气质,是非常有魅力的“叔叔”。

95版刘德凯就非常符合费叔叔的人物气质。刘德凯目光如炬,中庭略长,精英智力感超强,带眼镜时就是让人尖叫的斯文败类。当这样的费叔叔说着:“别被我的历史吓到了”,就想化身紫菱呐喊:我可以,就算你是坏叔叔,我也没关系!



方中信则属于港剧型男式的大叔,魅力是有的,时尚感也是有的,可是他的气质更沧桑粗糙,当他柔滑脸部锐角作温柔状时,简直就是个傻憨憨,智力感全无,但当某个回眸展露出狠劲时,那种喋血街头的沧桑感就出来了,可惜这些都不属于费云帆。



讲真,琼瑶阿姨真的选错人了。

当然琼瑶没有选马景涛我也是认可的,马景涛硬件上也不适合演费叔叔,找遍全网只找到一张小马哥带金丝眼镜的照片,其他都是黑框和墨镜,出来效果就是一黑道大叔....不过软件上,我觉得马景涛还是能弥补的,看看他曾经饰演过的留学青年何世纬,再见艳阳天里的儒商,成就一个全新费叔叔也不是不可能。




看了网上剪辑的很多新旧版一帘幽梦对比视频,忍不住叹息,新版的演员们已经是好努力在倾泻自己的情感,他们的表演也已经很自然了,可是吵架时,发疯时,甩开对方时,说着:不,我不能爱你,你也不能爱我时,总有种束手束脚、放不开的观感。

琼瑶剧就是要那种想要告诉全世界我已经疯了我要死了我好痛苦的撕裂与癫狂,没有这种癫狂,没有了这种失控,再好的选角,也索然无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