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演員如何避免淪爲花瓶

最近追了幾部劇,就發現幾個顏值高、底子也不差的女演員有淪落爲花瓶的趨勢,我認爲花瓶化是要區別於純粹的爛演技、渣演技的,對於演技渣爛的演員,完全不必費勁兒去分析研究了,只須勸誡其儘快去趕修演員課程或回爐重造。

流量時代,一夜爆紅的頂流明星們,在他們爆紅的成因中,除了機遇、業務能力、出身等,美貌因素不可或缺,且至少得佔到四成,但是如果考慮到明星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美貌其實是把雙刃劍,當美貌在其職業條件中佔得比重過高,或者宣傳、強調得過多,就會導致明星IP價值單一化,而後一系列不可收拾的影響及後果是可以預見的,具體表現在表演上淪爲花瓶、美貌價值被一再消耗殆盡、隨着年齡增長美貌不再時直接跌入價值谷底等等。我們可以稱之爲明星的“花瓶化風險”。

“花瓶化風險”出現得越早風險越高,因爲早期階段,流量明星本身就根基不穩,憑着一時的熱度吸引大衆,如果不及時阻止“花瓶化”趨勢,則終將走向熱度消弭、價值不再。

當然也有些明星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花瓶,並不是每部作品都"花瓶",甚至主演作品中可能還不乏優秀表演表現,巔峯角色等,只是由於綜合環境、自身條件特別是自身性格以及團隊規劃等因素導致該類演員在職業中期階段呈現“花瓶化風險”。這時候的風險不太容易被察覺,甚至對於部分人還有點“翻紅”的意味,而且因爲還有老本可以啃,熱度不會很快被消耗掉,則自我感覺良好,但是溫水煮青蛙,時不我待,不及時調整狀態,遲早會被市場和觀衆拋棄,成爲過氣、糊化的前明星。

對花瓶化的演員們,最痛苦的事情可能是,明明自己已經拼盡洪荒之力去表演,去表現了,可惜因爲處於花瓶化階段,市場對演員的取向和傾向影響了製片人、投資商的決策,演員個人力有所不逮,未能力攬狂瀾,被強制性地“花瓶化”或者“邊緣化”,這纔是令人唏噓之處。而唏噓之餘,不免聯想得更多:花瓶化的原因是什麼?花瓶化有沒有什麼徵兆?怎樣可以避免淪爲花瓶?是否有未雨綢繆、防範未然的有效方法?

    當演員的美貌不能爲演戲加分時,演員及其團隊就應該敏銳地警惕起來,因爲這是“花瓶化”的突出徵兆。讓我們來具體分析下美貌不加分的幾種情況:

    一、演員外表與人物錯位,矛盾,產生不適體驗。

    在這方面有持續、明顯體現的女演員,楊穎是一個。說起楊穎,她算是頗有個人特色的女明星,港圈新生代嫩模出身,以美貌出圈,依靠丈夫人脈獲得頂級資源,依靠爆款綜藝獲得超高人氣,又因個人業務能力(主要是演技)跟不上導致資源漸漸落後,屬於前面講到的初始階段“花瓶化風險”已經冒頭的情況。從楊穎人氣最巔峯的那一兩年狀態來看,但凡她能稍微意識到自身的問題,減少美貌營銷,選擇自身能勝任的作品,努力藏拙,也不至於從一線掉下來,造成如今不上不下、資本看不上、不敢用的境地。

    在楊穎的影視表演古早舞臺上,她表演生澀,但不少觀衆仍被她生澀表演下的美貌所驚豔。比如她在《花田喜事2010》中飾演遺珠公主,雖然表演浮誇,但勝在敢做表情,還剛好契合了香港喜劇中無厘頭的調性,塑造出一個有點男孩子氣的俏皮公主形象,貼合的表演塑造讓人注意到這個公主可愛的一面。

    又如與井柏然主演的電影版《微微一笑很傾城》,她飾演愛完遊戲的學霸美女貝微微,裏面的遊戲扮相高馬尾英姿颯爽,眉目英氣,與她男孩子氣質很吻合,學生日常扮相清新淡雅,特別是她趕往網吧上網的第一場戲,以及她懟白宇的那場戲中,梳着公主頭,帶着一點書卷氣,在吳倩、毛曉彤等一衆美女中也頗爲亮眼。相反她與肖奈首次面基約會時精心打扮的那套約會裝,衣服是美的,髮型也選擇了大波浪以體現其美豔風格,可是表演卻露怯了,楊穎在一些細膩、複雜的情感表達上似乎就沒有開竅過,只會模仿一些套路,她在這場戲中過度表達了貝微微害羞、不自在的情緒,這些情緒與她美豔的裝扮是違和的,給到觀衆的感受是:那場戲裏的貝微微縮頭縮腦,目光閃爍,全無美女氣質,大波浪、大紅脣也拯救不了的侷促氣息。 



2015年由於正工作室承製的《雲中歌》,楊穎出演女主雲歌,劇播出前楊穎的絕美漢宮劇照已經傳遍全網了,當時我也刷了這一波劇照,楊穎的硬照效果還是很能打的,那時候剛剛看完桐花小說雲中歌,雲歌這個角色是一個比較理想化、扁平化的人物,爲了追求至愛遠離父母和故土,論人物的豐富多面化是比不上同系列《大漠謠》的金玉,不過霍雲歌和劉弗陵的愛情悲劇很打動人,當時看到楊穎劇照,腦補了一番小說裏的經典場面,還挺期待播出效果的。

最後播出的情況大家也知道了,劇中拼了勁地販賣楊穎的美貌,各類戲服一套接一套,有嬌俏可人的、有模仿黃蓉的清新乞丐裝、有絕美端莊的漢宮裝、還有各種色彩斑瀾、扎雙辮的廚娘裝。然並卵的是,再多的戲服也掩蓋不了拙劣生硬的表演,她把人物演成cosplay,別說情感表達,連情緒表達都是極不到位的。霍雲歌最重要的特質不是漂亮,而是野性自由、對愛堅持。楊穎本末倒置,沒抓住最基本人物特質,一味修飾美貌,當人物魅力被面具化的表演模糊化了,美貌也形同虛設,今時今日再拿出當年驚豔的劇照卻發現味如嚼蠟,紙片人而已。

有一場戲,雲歌已經知道劉弗陵將不久於人世,她決心與劉弗陵做真正的夫妻。原著中,雲歌爲了成爲劉弗陵的妻子,可是用盡手段,才迫得“自認爲不能給她將來”的劉弗陵放開自己,兩人在漫天荷葉與星光下成爲真正的夫妻。這浪漫的情節是基於劉弗陵註定要死去,雲歌決定要與陵哥哥幸福地度過他人生中最後的歲月,對於二人來說是痛徹心扉的心疼與無怨無悔的幸福交織在一起的情感。

而電視劇中,楊穎側坐於陸毅一旁,緊靠其耳朵說話,極其親密的戀人姿態。兩人一個深情垂眸,一個深情對視,你道一句“你不後悔嗎”,我訴一句“無憾、無悔”,就立馬進入了親吻、推倒的步驟。我覺得,對於封建未婚姑娘的求愛場景論,這真真是草率了,那場戲中,明顯兩位演員情感濃度還遠遠不夠,觀衆們看來,沒有心動只有尷尬。

這裏也有導演的問題,對於楊穎這樣非科班、入戲慢的演員,即便不使用原著那般高難度的場景,也應該多給一些前戲醞釀的機會,設置適合的場景,譬如讓她爲劉弗陵準備一些有暗示性的禮物,從牽手、眼神糾纏開始,讓她情感逐漸升溫,慢慢過渡。但顯然導演的目標是楊穎能夠美美的把動作擺到位就算完成任務了,並不指望她有更高級的表現。

自從港風妝容出圈後,就陷入打造美女氛圍不可自拔的鞠婧禕,繼被嘲“半永久妝容後,又喜提“半永久演技”稱號。她在《花戎》中的唯美將軍扮相也是活該被嘲,堂堂大將軍角色,落在觀衆眼裏,那叫一個眉目如畫、楚楚可憐,觀衆在這種觀感下觀劇,不僅不覺得演員美,反而因強烈的矛盾感產生莫名其妙、不舒適的心理體驗。


舉個正面的例子,李小冉,從五官看,說不上絕色,可是她有不少角色卻令人感覺貌若天仙、豔光四射。比如《像霧像雨又像風》裏的清冷少女安琪,戲份不多,卻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皆因她外表的清苦味道與角色的清冷完全契合了,從而深化了人物的魅力與美感。還有《來不及說愛你》倔強又我見尤憐的富家女郎,人物性格把李小冉清苦倔強的外表特徵利用發揮到淋漓盡致。


還有姑父趙又廷,因飾演夜華時的優秀表現,被觀衆稱爲“整容式演技”,爲什麼好演技會有整容的效果?是演員真的變帥變漂亮了嗎?戲中趙又廷有些造型還不錯,但不少造型還是比較鬧心的,糟糕到開播前勸退了不少網友。待到電視劇播出後,趙又廷結合劇情,合理放大了男主夜華深情、隱忍的一面。於是趙又廷的夜華慢慢與書中那個風華無雙的九天太子融合了,包括最毀容的黑山老妖造型居然看起來都挺順眼的,每次使用該造型時,都是夜華君爲女主受傷、或因失去女主傷心欲絕的時候,展現的是他深情的一面,癡情男主濾鏡徹底模糊了觀衆們的審美標準。以至於把趙又廷的夜華與電影版夜華拿出來一比較,楊洋的盛世美顏似乎都乏味了不少。


二、角色情感表達不連貫產生錯位和不適

裴秀智,韓國的國民初戀,在《dream high》、《當她沉睡時》等多部劇中因清純外表虜獲了多少觀衆的心。可在其新劇2020年的《start up》,秀智的清純膠原蛋白臉似乎失去了魔力,不如以前那麼吸引人了。

這個與秀智的外貌狀態無關,94年的她在劇中依然風華正茂,清純不減。並且劇中人物性格設定也很好,積極、樂觀又接地氣,但秀智那張臉看着就是不怎麼討喜了。

首先,有行業環境的影響。由於產業化程度高,創作團隊較爲集中,市場導向下的觀衆取向趨一,韓國偶像劇有一套標準模版式的表演模式,導致演員表演的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比如“莫?(什麼)”、“哎西(哎呀)”、“出夠類(想死嗎)?”這些慣用語,女孩撒嬌大招、氣到摸脖子等慣用表情大量充斥於各大韓劇中。秀智的基本表演底色沒有脫離這套標準模式,仍是帶着偶像劇標配的面具在演戲。

其次,這部劇裏其實能感受到秀智在尋求與以往不同的表現方式或表演狀態,可惜她僅僅從的人物形態表演如表情、動作等入手,治標不治本,不但沒有增加角色魅力,反倒弄巧成拙,那些脫節於人物個性的動作和表情,令人物表裏不對應。譬如人物大部分時間很溫婉,陡然間又會有一些很神經質的動作,如突然大笑,表達鬱悶時拿後腦撞牆、表達興奮時誇張跳躍等,都顯得突兀不流暢。

還有,演員感情表演處理前後矛盾削弱了人物性格魅力。女主初遇男主時表現過於平淡,明明上一集裏講到女主爲了找到男主費盡心思,契而不捨,甚至爲了他一直都不談戀愛,描述了許多女主對於初戀的執着與念想,可是她見面後卻擺出很平淡、不在乎的樣子,兩人江邊談話場景是個大大的敗筆,互動無張力,女主表面和內心都毫無波瀾,只有男主在寂寞乏味地表演着心動。女主在日常生活、日常表現過於平淡,導致後續的感情升溫、誤會升級時的激烈反映顯得倉促不合理,繼而削弱了人物的魅力。最直觀的影響是,在觀衆眼裏,秀智的美貌度都降了好多。


秀智拍的戲不少,由於流量加持,好幾部劇的數據都不錯,可是提到演技實力,她卻慢慢落後於同期同行。跟她同期在《dream high》中嶄露頭角的金秀賢早已憑藉優秀演技拿獎拿到手軟,而外形頗有限制的IU(娃娃臉、身材嬌小、可愛風)在劇本挑選上不侷限自己,包攬了多個多元化的複雜角色,演技磨練得很出色,也讓人看到她的可塑性。秀智走的是清純美貌路線,清純在早期拍清純偶像劇時是比較容易出圈的,因爲有路人緣。但是清純往往如其名,純極無特色。秀智及其團隊一直不肯放棄清純設定,挑的角色基本上都是換湯不換藥的清純路線,她在演技上的成長很慢,而清純美貌不是不可替代的,00後已經出來拍戲了,很快就有一波波漂亮又有特色的新人出來佔領新的高地。秀智的國民初戀美貌還能堅守多久呢?


明星演員應該如何避免花瓶化呢?其實都是些顯而易見、老生常談的道理。

一、選擇匹配度高的影視劇作品,包括劇本、創作團隊、合作演員等

現在有不少年輕的明星演員、流量演員非常清醒地意識到優秀口碑作品的重要性,在挑選作品時體現出高度的謹慎和挑剔,這是一個好現象,好導向。畢竟在那流量肆虐的幾年裏,觀衆們已經承受了大量青春靚麗有餘、內涵草包糜爛的快餐流量劇。

二、找準演員路線規劃和營銷的方向

另一方面,如今明星路線規劃逐漸多維度、多元化,有益於明星演員自身的綜合素質提升,也讓演員的公衆形象更加豐滿立體。有些明星其團隊或經紀人在美貌營銷比較厲害的,通過幾個出圈造型幾場秀場兩項就把明星的時尚icon形象立起來了,這對與明星後續獲取時尚資源都是極其有利的。

比如喬欣,之前在壹心旗下時,被名經紀人楊天真下論斷缺一股勁,紅不起來。而喬欣離開壹心後通過星空藍禮服造型奠定了美人基調,時尚資源以及影視資源同步都有所上升。還有我們熟悉的鞠婧禕,港風美人妝容也是被豪吹了一季,後面雖然被嘲半永久,但她的港風妝容確實是被認可的;最近憑藉“極致白富美”造型令網友大呼驚豔的歐陽娜娜也是,算是狠狠地吃了一把美貌造型出圈的紅利。

可惜的是,這種單維度的美貌出圈熱度維持的時間通常不會很長,因爲它是通過單一的美貌形象在人們心中留下印象,這種印象是平面、冰冷、不帶感情的。只有結合能引發觀衆熱情、激情、悲情等情感的影視藝術形象,演員的美貌效應才能經久不衰,比如林青霞的東方不敗、張曼玉的阮玲玉。也有人舉周冬雨的例子,說她之前也憑藉非常適合的靈氣俏麗造型來了個華麗轉身,而她的造型也並沒有跟作品形象結合起來呀?這是個好問題,周冬雨又屬於另一種成功類型,林青霞那種屬於角色美貌與演員個人生涯發展相輔相成,相互印證,而周冬雨戲外的時尚美貌營銷與戲裏角色關聯不大,她的熱度更多是依靠三金影后的名頭以及作品打出來的,時尚營銷最多算是錦上添花罷了。

因此,依靠紅毯美貌出過圈或者正在出圈的美女明星們,已經走出了很好的一步棋,下一步棋則要警惕美貌營銷舒適圈,臆想着光靠紅毯美貌就能出一直熱下去是滑入“花瓶”危險區的端倪,打造經典角色、創造經典作品纔是王道、正道。

三、至少掌握表演的主動權

如果要從前人的經歷找到成功的線索,最好用的例子應該是張曼玉了。港姐選美出身,出道初期拍了不少美但無味的角色,作家亦舒對花瓶階段的張曼玉有過苛刻卻一針見血的評論:“美則美矣,毫無靈魂,憑着毫無靈魂的美麗,生產着毫無懸念的電影,似乎她亦將毫無懸念地曇花一現。”而在1989年的《旺角卡門》以及1990年《不脫襪的人》影片中,她迎來自己人生重要的轉型作品,從花瓶走向影后之路。

從此,媒體對張曼玉讚譽不斷,如:“張曼玉通過先天的悟性再加上後天的努力,形成了自然流暢的表演風格。她在塑造角色時沒有刻意的去表現人物性格,也不會故作深沉或者輕浮賣弄。在《新龍門客棧》中,張曼玉的表演恰到好處。她將人物徘徊於邪正之間的複雜心理表現得惟妙惟肖,其收放自如的表演渾然一體、宛若天成。在《甜蜜蜜》中,她將人李翹一角塑造的光彩照人,其自然的表演風格使得觀衆難以區別出演員和角色。如果說自然是張曼玉表演風格的整體特徵,那麼深入則是其表演風格的內在特徵。”張曼玉的成功轉型有她本人的努力和天賦成分,當然還有當時的電影大環境以及劇本、劇組本身的優越性成就了影后張曼玉。如果能遇到好的作品,好的角色,不在意番位,對配角也趨之若鶩,在好的劇組裏打磨自己,成爲實力派指日可待,不少敏感度高的流量明星們已經意識到並開始有意爲之了。後面可想而知,好的班底將會越來越關注內容打磨,對演員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而快餐式的作品生存空間會逐漸被壓縮,直到影視劇產業化市場化鏈條變得成熟、規範而專業,這是專業電影人翹首期盼而終將到來的理想時代。


在美好的理想時代到來前,市面上還是會有很多參差不齊的作品要消化,S級的劇本不常見,反而是普通劇、甚至是爛片常有。而對演員來說,能在爛片中找到表演的主動權,則可避免自己一落再落,一敗塗地。

比如【鞠婧禕】接連接了多部同質化的古裝偶像劇,如2021年的《嘉南傳》。被批評半永久演技,真的不是這屆網友太嚴格了,實在是小鞠同志不太給力,大概是舒適圈裏待舒服了。角色表演缺乏細膩打磨,讓人懷疑是演員看到劇本中關鍵字是“活潑刁蠻可愛”,於是找了以往出圈的他人同類作品,一鍵複製了別人的表演模式,情感沒有,唯餘軀殼。

比如嘉南郡主與其伯父的相處模式的設計很敷衍,就是單純地完成談話的過程,與伯父和家族之間的血脈相連、情感粘連,光靠人物嘴巴講,抱歉觀衆們真的看不出來。如果嘉南郡主與伯父情同父女,經常回到王府小聚,相處時應該有回到自己家的自如感,以及與伯父間倒茶敘舊、挽手傾訴的熟捻感。而劇中鞠婧禕的處理是:兩人面面相覷,空着個手把臺詞給唸完了了事。

劇中還有大量無用鏡頭,用膝蓋想都知道拍了個廢料,而鞠婧禕無知無覺,照拍無誤。

筆者覺得,一個演員既然能夠掌控自己在劇中的妝容造型的自由,對於劇情發展、表演模式應該也有一定掌控權,而如果放棄了這個關鍵的主動權,則自己把自己推向了邊緣化。

舉個可能不太合適的例子,大家意會即可。

周迅在《如懿傳》中被嘲臉腫、青春不再,強裝少女,章子怡2021年在《上陽賦》中從16歲演到38歲,也被黑正式加入丫頭教,還有同樣從電影圈迴歸電視圈的周冬雨,以單薄孩子氣的臉蛋身姿飾演風華絕代的神女,也被批得體無完膚。可是仔細想想,網絡上黑的都是他們年齡、狀態、外貌與角色不符,卻少有提到演員演技不好,甚至還被誇了一波演技,我們也能看到她們三人在這些劇裏掌握了絕對的主動權,配角都圍着她們轉,氣場被壓制。可見,外貌不匹配只是表層問題,化妝、濾鏡多少能解決問題,只要演技壓得住,儘可能地抓住每一個出彩的機會,就是把握住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何愁會被花瓶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