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門》:自由是艱難的,但卻是人人都向往的

(文章首發於公衆號:芒果屋子)

久聞卡門大名,這位法國作家梅里美筆下妖冶嫵媚、邪惡奔放、堅守自由的波希米女郎,讓許許多多的人充滿了好奇與幻想。在刷豆瓣、知乎時,看到有人說:“卡門是個壞女人,可我依然喜歡她。”以《卡門》爲原型而改編的歌劇,也成爲了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舞劇。

所以,《卡門》是有怎樣吸引人心的魅力?週末,我花了兩個多小時,讀完了這部中篇小說。最初,我是有些不理解的,對於卡門這個離經叛道的女人,我的內心並沒有多少喜歡的成分在裏頭,但又總覺得,她帶給我一些說不清的感覺。

一整個下午,我都處在間斷性的思考中。在突然之間,我意識到了自己的狹隘,原來自己是一個被裝在套子裏的人,我習慣性的用世俗的標準去評判着她,而卡門分明是一個“不自由,毋寧死”的人。當然,她是不可能存活在現實社會中的,因爲存活下來的是受到道德、教育、法律約束,變得循規守矩的一類。卡門是一種意志的象徵,自由的意志。

1

小說講述的是一位美麗的波希米女郎—卡門,先是勾引了在軍隊任職班長的唐·育才,使他陷入了情網。唐·育才爲了卡門,違反軍隊規定,放棄了自己的職業,在卡門的帶引下,加入了一個走私團伙,且成爲了卡門的情人。當卡門設計救出在監獄的丈夫後,唐·育才在卡門離開之時和他決鬥,殺死了卡門的丈夫,並讓卡門成爲自己的妻子。卡門聰明伶俐,又極具美貌,遊走於各地做生意,嚮往自由的卡門在愛上一位鬥牛士呂加後,使唐育才醋意大發,決意帶卡門遠走他方過平靜正常的生活,卻慘遭拒絕。無法接受卡門不愛自己的唐育才殺死了卡門,最後自己去自首。

這是一個悲劇故事,故事中的卡門確實挺壞的。她會因爲和同一車間的女工發生口角之爭,就用刀具割花對方的臉。她會用美色去勾引那些軍官,來爲犯錯的自己減刑。也會因爲看上了別人的手錶想佔爲己有,就起了殺意······可她也很真實、勇敢。她壞得坦坦蕩蕩,不忸怩造作。想愛誰就愛誰,在愛的時候,大膽付出,不愛的時候,寧願死也要離開換取自由。

正如小說的介紹語所說:“這一次,我們不歌頌道德,而且我們鄙視和道德有關的一切,規則、法律、人情世故,統統被踩在腳底下加以唾棄。我們在衆生之間,選擇成爲‘惡’,還要從這‘惡’裏開出花來。在愛你的時候,願意爲了你去死。在不愛你的時候,也可以用死來換取離開你的自由。”

除非靈魂說不,否則沒有什麼能夠阻擋。

2

我開始漸漸理解爲何卡門很壞,但大家還是會喜歡她。若是將她單純地放入男女關係中分析,未免太狹隘。男人總是喜歡能勾起自己征服欲的女人,但卡門決不限於此,她是不被束縛的,她是人們對於自由意志的最終幻想,所以很迷人。卡門就是自由本身。

自由這個東西,看似縹緲,但我們終其一生,都在不斷地爲獲得更多的自由而努力。言論自由、財務自由、時間自由、婚姻自由······可是有時,就算我們普通人如何努力,也只是在獲得的路上。自由總是艱難的,但卻是人人嚮往的。倘若自我禁錮的太深,又會失去期望的那份靈動。

這讓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贖》,在那座監獄裏,有人爲重獲自由,忍辱負重,絞盡腦汁,年復一年地等待着。也有人漸漸的被制度所侵蝕,內心渴望自由卻也害怕自由,就算重獲新生,也失去了獨立活下去的能力。由此又想到了那位將青春交給收費站,重新進入社會後什麼都不會的大姐。國企有時就像一道圍城,它在給你穩定的同時,也會慢慢軟化戰鬥的那份狼性,你得需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還有不斷學習的動力,在遇到困境和改變時,才能給自己選擇的自由。

我們再回到卡門身上。因爲故事的設定,因爲唐·育才的參與,當我們在談論卡門時,更多的是在談論愛情與自由。有一首家喻戶曉的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

故,二者皆可拋。”這用來形容卡門真是再合適不過了。卡門愛自由,勝過愛一切。而唐·育才,他是愛卡門的,但並非深愛。他的愛更多的是佔有,而非成全。當他殺死卡門後,自己再也受不了內心的折磨,選擇了自首。一個本性像狼,一個像狗,本不是同類,並肩前行,也總會出問題的。

對於卡門,總是會有不同的解讀,有關於兩性,也有關於人生。但不管怎樣,如若這個社會多一些不羈而有趣的靈魂,會更加的有意思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