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無衝突、不故事”嗎?

有小夥伴私下和我討論,看了我的上篇文章《這樣設計“衝突”,你的故事纔有吸引力》,她對我說:一看到“設計”兩個字就反感。

原因就是,她特別不喜歡小說或電影、電視劇中的狗血和各種虐—不治之症、車禍、失憶,復仇、三角甚至四角戀。讓她看的心塞。

難道故事就不能風平浪靜、歲月靜好嗎?

其實,我也不喜歡那些爲了衝突而衝突的作品,因爲如果寫作者是完全生硬的植入衝突來吸引眼球的話,作品一定沒有她本身的生命力,直覺就會告訴讀者,這是假的,不好看。

那爲什麼還要說“無衝突、不故事”呢?

首先,並不是“不治之症、第三者”才叫衝突,衝突其實就是一種變化,可大可小,目的就是爲了揭示人物性格或者推動故事發展。

比如《紅樓夢》中,有一回就是薛姨媽讓周瑞家的給姑娘們送宮花,並且言明“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對,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兩枝,那四枝給了鳳哥罷。”周瑞家的於是先往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處,再往王熙鳳處,最後去了林黛玉處。

林黛玉什麼反應呢?

黛玉只就寶玉手中看了一看,便問道:“是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

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的了。”

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

周瑞家的聽了,一聲兒不言語;

你看,這裏也不狗血,也沒有什麼大事發生。就是生活中瑣碎的小事,或者說小“衝突”,但是卻將林黛玉的性格完全揭示出來了。這就是《紅樓夢》這部小說的偉大之處。

其次,故事的篇幅有限,它不是生活。這就決定了他在取材的時候要有取捨,要將一些能夠反映人物性格特點的時刻,或者決定故事走向的事件寫進去。而且,由於作品要反映的主旨不同,也決定了衝突選取的不同。

比如,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要歌頌青年男女對愛情自由的嚮往,要怎樣表現呢?總不能悶在心裏,全是心理活動的描寫吧?像哈姆雷特一樣迷茫、焦慮、躊躇?恐怕體現不出嚮往和勇敢追求吧。

所以兩個家族世仇的鋪墊、羅密歐爲朋友報仇殺死朱麗葉的堂兄、朱麗葉的父親讓她嫁給出身高貴的伯爵、等等“衝突”就順理成章。故事的結局,兩個人分別以死來表達自己對愛情的忠貞,就變成了全篇的高潮與昇華。

最後,衝突是手段、不是目的。衝突的作用永遠是爲故事服務,我們看文學作品不是奔着衝突去的,而是看人物和故事情節,所以衝突的目的,是爲了體現人物性格和安排故事走向。如果不說一句話、不發生一件事就能完成上述目的,就不需要有衝突。

寫到這,讓我想起了蔣雯麗考電影學院的故事:當年她考電影學院時三試題目是即興表演:《唐山地震之後》,題目大意是“唐山大地震時你由於出差在外,躲過一劫,然而不幸的是家人全部遇難,由於瘟疫,你不能馬上回家,一個月後,你終於回到家裏,面對眼前的廢墟......”。

拿到這個題目後,幾乎所有的考生都是一路尋尋覓覓走上來,然後看到“廢墟”便撲上去嚎啕大哭,一邊哭一邊用手刨,有的甚至刨出金表還還欣喜的笑了起來。只有蔣雯麗緩緩走到表演區—默默地坐在“廢墟”上。

她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形體上沒有什麼動作,目光呆滯......半晌,她默默地擡起頭來噙着淚,仰望天空,淚水順着臉頰慢慢地撲簌簌地流了下來......。此時空氣彷彿都凝固了,場上的考官、考生們都被蔣雯麗“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真摯表演震撼了。

所以,衝突雖然來自設計,但其實是作者對作品以及生活的尊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