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規劃,從自我發現開始

職業規劃對當代很多人中國人來說還不是一個熟悉的領域。當然,我說這個話不是說在國外“職業規劃”這件事已經達到每個人都信手拈來的地步。


我們成長後學業與工作中的很多煩惱都與我們沒有做好職業規劃有關係。職業規劃對我們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領域:一是我們的父母沒有職業規劃的相關知識,二是學校很少開始相關的課程。所以,瞭解職業規劃是當代年輕人和父母都該做的事情。


如何瞭解我們不熟悉的領域呢,我個人以爲讀書是非常好的一個選擇。由生涯諮詢師、心理諮詢師、IPTA國際職業培訓師、國際生涯教練(BCC)、全球職業規劃師(GCDF)認證培訓師,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特聘專家所著的《大話生涯:自我發現之旅》就用國人熟知的《西遊記》爲主線,以自己的成長經歷爲主介紹了什麼是職業生涯,如何選擇自己的職業生涯……


1、 認清自我,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


中國孩子從小到大都接受的是“乖乖教育”,換個說法,中國大部分家庭教育都被“威脅論”和“條件論”所充斥。

在《大話生涯:自我發現之旅》這本書也提到了相同的觀點。舉個簡單的例子,中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以物質條件來誘惑孩子,來達成父母想要達成的目的;反之,孩子做錯事就會以相應的懲罰作爲威脅,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家庭教育中的“威脅論”和“條件論”。“威脅論”的例子隨處可見,比如很多媽媽在孩子鬧的時候會說,如果你不乖我就把你扔到大街上不要你了;“條件論”的例子也不難找,我們常常能聽到父母對孩子這麼說“這次你考第一,爸爸領你去迪士尼”、“期末考試進步五名,媽媽給你買你一直想要的芭比娃娃”……


這種教育在短期內會有很好的效果和反應,甚至可以說立竿見影,但長期來講會對孩子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比如說,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往往是是物質上的依賴,而但在情感上卻沒有,甚至父母非常冷漠,因爲孩子父母的威脅和條件已經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對孩子來講,需要的是父母長時間愛的陪伴和透過環境來認識自己,而非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和掌控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下的我們,更要想辦法認清自我,找到屬於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真正想要的,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


2、 要學會認同自我;


生活在一個強調謙虛文化的國家,認同自我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雖然說現在的很多父母也開始嘗試學會鼓勵鼓勵孩子,但是很多父母很難在外人面前誇獎自己的孩子,爲防止孩驕傲自滿,甚至會在外人面前貶低自己的孩子。所以說,很多孩子中國的孩子很容易自卑或者不自信。


在我們工作的過程中或者是尋找適合自己的職業時,也很容易被他人的觀點所左右。比如當我們有一個什麼新的想法,與別人分享時,一旦聽到否定意見,就很容易否定自我,進而迷茫,甚至迷失自己。那麼,我們該如何開始學會認同自我呢?



在《大話生涯:自我發現之旅》中提到,學會自我認同的過程中,我們要了解:我們的人格是如何發展的,如何培養自己的性格;根據自己的性格的利弊,來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瞭解我們自己的興趣是什麼,如何通過興趣來找回我們的近期目標;還要知道我們的能力是從哪裏來,如何發現我們的優勢能力組合;更要了解我們的價值觀是如何形成的,釐清自己當下的價值需求,根據這些來認清自我。


總結下來,認清自我需要發現自身的4個要素:性格、興趣、能力和價值觀。



人生充滿變數,職業規劃也不能將我們的一生規劃殆盡。但是,認清自我、瞭解自我能幫助我們在充滿變數的人生和職場中不斷適應環境,也是我們職場中最有力的武器。

注:圖片來自網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