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尊与自卑交相煎熬,才子变成了老虎:《山月记》

在极度自尊与自卑的煎熬中,一天深夜,他忽然脸色大变,从床上跳起,一面嚷着莫名其妙的句子,冲进了茫茫夜色中,就此再也没有回来。

他叫李徽,是唐朝时的一位博学才俊,年纪轻轻就考取功名。但个性清高,看不惯官场的谄媚污浊之气,索性想辞官回家,潜心诗作,打算靠学问扬名。

但诗和远方只是理想,世间俗人都要面对柴米油盐,一日三餐。

困窘的生活让他越来越焦躁,几年过后,为了养活老婆孩儿,他再次为五斗米折腰,去赴一处官吏的补缺。

斗转星移,今非昔比。

从前的同仁早已遥居高位,当年被自己看作蠢才,不屑与之为伍的人,却成了不得不俯首听令的上司。

在自尊和自卑的双重压迫下,他整天怏怏不乐,一股狂悖之情越来越难压抑,终于在那个深夜不知所踪。

第2年,任监察御史的袁参出使岭南,在此地留宿。

第2天天没亮时准备上路,驿卒劝阻说前面路上有吃人猛虎出没,还是等天亮再走安全。但袁参带了许多随从,觉得没问题就上路了。

一行人走在林间草地上时,果然有只猛虎从草丛中跳了出来。眼看老虎就要扑过来时,突然一个翻身,躲回了草丛中。

惊疑不定的袁参这时听到草丛中传来人的声音。声音非常耳熟,他一个闪念叫到:莫不是吾友李徽吗?

当年他们一同中的进士,是最亲密的朋友。

草丛中的老虎抽泣着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同袁参诉说了这些年的心灵遭遇。

说自己在那个深夜,听到门外有人叫自己的名字,追着声音奔跑时,不知不觉跑向了山林,身体也化作了猛虎。

他说自己化作老虎后,每天有几个小时人心会回来,会思考,会说话,会羞愧和不堪。

其余作为老虎的时间,自己的所作所为根本无法控制。

在他回归人心的短暂时间里,他终于想明白自己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全在于自己的心念。

“世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对我而言,猛兽就是这自大的羞耻心了,老虎正是它。我折损自己,施苦妻儿,伤害朋友,末了,我就变成了这副与内心一致的模样。”

想明白这些后,更可悲的是,他发现自己回归人心的时间却越来越短了。他托朋友转告还在等他的妻儿,自己已经死去。

并叮嘱朋友回来时千万不要走这条路,因为那时自己可能失却人心,会对朋友造成致命的伤害。

说完这些就不见了。

这篇构思新奇的《山月记》是日本天才作家中岛敦的成名作。

以唐代传奇小说为素材,描述生性倨傲的诗人李征在自尊心与自卑心不断冲突的矛盾下,终于化身为虎的过程及其因果。

而其实这篇小说之所以深入人心,正因为他一针见血的戳中了人类的痛点——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战胜自己。

而小说中老虎的这段表白,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独白呢?

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

便逐渐远离世间、疏避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育着自己懦弱的自尊心。

面对自己真实如猛兽般的不羁性情,愿你我都能做个成功的驯兽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