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之間的承接 承接用戶的記憶 承接用戶的情感 總結

道理總是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回事。

交互設計裏有很多各種法則和規範,如果冒然用這些法則和規範去做設計卻未必能得到好的設計,想起之前做的兩個小方案後我對此特別有感觸,下面記錄一下我當時遇到的問題和收穫的經驗。

承接用戶的記憶

第一個是有關積分商城的故事,爲了增加產品對用戶的粘性提升活躍,我們在產品裏增加了一個積分商城的模塊。在最初的設計中我想讓用戶覺得積分特別有價值,從而留下深刻印象驅動用戶來持續做任務獲得積分換禮品,於是設計一個首次進入積分商城的宣傳頁,讓用戶感知積分價值,然後在積分商城首頁鋪滿任務,方便的去做任務,方案如下圖所示:


方案上線後數據表現不好,很多用戶並沒有持續的做任務賺積分。我們給用戶打電話調研,用戶甚至表示只是隨便點點不記得自己用過積分商城。顯然企圖用一個只能看一次的宣傳頁讓用戶記住功能是不現實的。於是我調整了方案,去掉宣傳頁,在積分商城的首頁大範圍展示可兌換的禮品,用戶即使只是隨便點點也能感知積分兌換禮物的價值,通過用戶當前積分和禮品所需積分的落差,吸引用戶點到下一個頁面去做任務賺積分,方案如下圖所示:


怎麼來說我也從業幾年了,設計方案的時候肯定會考慮格式塔原理、眼動曲線和拇指熱區等基礎知識,新的方案兌換禮物和做任務分在不同的頁面結構非常清晰,界面元素簡潔沒有重複,但是評審時卻收到了質疑,同事反饋用戶如果順着頁面做任務缺少了一點反饋。

想象一下,用戶對某個禮品感興趣然後做完一個任務後最關心的肯定是做完之後現在積分積累了多少,離禮物兌換還有多大的差距。專心做完任務之後可能忘了之前積分是多少,如果按當前方案去實現,用戶就得在做完任務後返回到積分商城首頁才能看到當前積分,發現不夠再去任務,反覆的頁面切換體驗不夠好,所以最後我在任務頁面又增加了一個當前積分顯示,如下圖所示:


方案上線後數據表現比以前好,這讓我反思頁面元素也不是越簡單越好,有時候需要重複顯示上一個頁面的相同元素,喚起用戶在上一個頁面內容的記憶,使兩個頁面有連續感,便於用戶執行後續的操作。

承接用戶的情感

另一個方案更是加深了我對下一個頁面展示相同元素的理解。在產品中有一個提問模塊,用戶可以付費向專家提問,在之前的方案中主要由專家介紹頁和填寫問題頁面組成,如下圖所示:

乍一看這個方案沒什麼問題,第一個頁面用戶專注於瞭解專家信息作出提問決策,第二個頁面用戶專注於描述自己的問題內容去提問,簡潔專注,做到了“一個頁面一個任務”。但是團隊成員都老覺得差一點意思,不知道如何優化提高轉化。我琢磨了很久,多次體驗後找到了原因——缺少問答的情緒感覺。
如果用戶在專家介紹頁下定決心要向該專家提問,在進入下一個頁面前心理會有期待,期待接下來與專家一問一答多次討論解答心中的疑惑,但是抱着這種期待的用戶進入填寫問題頁面卻是一個空曠的表單,難免覺得失望而離開。

於是我嘗試着在填寫問題頁面上方增加專家的頭像和一句醫生口吻的邀請提問對話氣泡,營造出在和醫生對話交流的氛圍,給用戶一種“專家主動熱情詢問我,接下來我只要寫完內容,專家就會和我交流解惑”的感覺。如下圖所示:

方案上線後下一步按鈕點擊明顯提升。通過在填寫問題頁重複顯示之前頁面的專家頭像和名字,讓用戶的期待情感有了承接,更平順的保持情感去執行之後的操作。

總結

經歷過這兩個方案後,讓我對用戶的使用場景有了更深的理解,雖然用戶在每個頁面都聚焦於當前任務,“一個頁面一個任務”這個設計原則沒錯,但是用戶交互過程中是連續的“流”,每進入一個新頁面用戶的思維情緒都受到上一個頁面內容和操作的影響,如果在下一個頁面沒有很好的承接,那麼就會形成斷點,導致用戶使用不順暢。


另外,重複上一個頁面部分元素只是承接的一種辦法,通過動效、後續頁面改造爲模態彈層等等也是值得嘗試的思路。

備註:文中案例與真實項目有所區別,請勿對號入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