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高峰期,谨防招聘套路!

受疫情影响,企业缩招,招聘需求大幅下降,今年的毕业生求职注定面临地狱难度。即便如此,毕业生求职时仍要保持警惕心,不能“病急乱投医”,陷入招聘套路。

案例显示,南宁一家公司发布招聘信息,工作内容为“精养”信用卡。

员工按照公司要求办理信用卡,交给公司支配,即可通过公司“托管精养”,每月领取几百元的理财收益。离职后公司将归还信用卡,还签订了相关协议。

员工小苏在职期间办理了好几张信用卡,赚得不少收益。但离职后却频频收到银行的催款电话,公司也不知去向!最终小苏担心影响诚信,自行贷款近6万元还清了欠款。

注意了,禁止将信用卡非正当性地交由他人使用。一旦被骗,损失难以估量。

毕业生求职心切,也千万不能放松警惕,这里分享一份求职防骗指南,教你躲避求职陷阱,顺利拿到offer!

一、提前查询公司相关信息

部分“挂羊头卖狗肉”的公司,会在网上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当求职者投递了简历,就相当于暴露了个人信息。这些公司套取个人信息进行贩卖,将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

因此投递简历前,务必查询该公司相关信息,判别其真实性。此外简历上的个人详细信息,如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不用写,写好工作经历即可。

二、拒绝招聘中的各类收费

一般来说,除非你是考公务员、或参加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需要交纳报名费用外,任何企业都不得向员工收取报名费、培训费、体检费等任何费用。即使要求进行入职体检,也是自行到医院进行缴费体检。

假借名目进行收费的都是虚假招聘,当心收了你的钱,一回头就人去楼空。

三、不要提交证件原件

任何正规企业都无权扣留求职者的各种证件原件。当企业要求暂时保管你的证件,别管他说什么都坚决拒绝,不用考虑,换家公司吧。

四、仔细阅读劳动合同

尤其是关于劳动报酬、具体工作内容、合同期限以及劳动保障等,必要时可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应注意试用期后是否予以转正。有些企业为降低用人成本,会在毕业生试用期结束前予以解聘。最好提前查询该企业实际情况,参考其他求职者的评论。

五、要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只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才算真正建立劳动关系,才能够得到劳动权利保障。《就业协议书》不能代替劳动合同。

六、千万不要相信黑中介!

天上不会掉馅饼。中介、猎头常以高薪职位作为鱼饵,钓求职者上钩,但凡跟你说交一笔服务费,就能得到一份高薪工作,就不要傻兮兮地上钩了。建议臭骂对方一顿并拉黑!

七、了解劳动法

招聘信息与实际不符、延长试用期、恶意扣除工资、无故开除……等等,遭遇以上情况,请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八、善于筛选招聘信息

选择可靠的大型招聘网站,不要相信来历不明的信息,面试过程提高警惕。

九、抵制传销

可以先了解国家相关规定,提前掌握识别传销的知识,这样才不会轻易上当受骗。如果误入传销,应及时抓住机会报警。

收好这份防骗指南,祝各位毕业生早日拿到心仪offer!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