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要努力找到自己的慢變量2020-08-02

我們都要努力找到自己的慢變量

我在簡書上日更了很久了,可是閱讀量很少有突破1000的。以至於我每天寫作之前都要對自己進行心理建設:寫作的目的就是梳理自己的思路,閱讀量都是意外的禮物。可是,我的內心深處真的很期待這份禮物。

我想盡辦法來改善自己的寫作方法和思路,我試着寫讀書筆記,寫工作總結,寫個人感想,寫家庭教育,還寫過一些小故事。我總覺得自己沒有找到自己的定位,總覺得自己沒有體會到那些寫作課老師的精髓,總覺得自己心裏想的跟筆下寫的不是一個意思,這種體會其實挺難受的。

說起學習寫作這件事,我並不是沒有下過功夫。購買過各種寫作課程,按照人家的模版思路也套過幾篇煽情文字。參加過寫作社團,可是跟別人的交流中總是找不到自己的思路。在簡書平臺最多連續日更了300多天,我卻依然覺得自己的文字沒有力量,寫出的東西不是我內心的準確反映。

就好比有那麼一件事兒,大家一起來做,然後別人都很快掌握了方法,而我還要琢磨很久卻不得其法。別人好心的來啓發我,提示我,幫助我的情況下,我還是沒有入門。

直到今天,我從邵恆頭條上接受到一個新鮮的概念:慢變量。慢變量打個比方來說,熱點和突發事件就好比是極端天氣,來得快去得也快,是“快變量”。但慢變量,就好比氣候變化。平時我們察覺不到,但它每天都在發生微妙的改變,直至改變了整個地球的生態、經濟模式甚至是地緣政治。

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在慢慢的改變,慢慢的變化,包括我們的身體、年齡、閱歷、經驗、財富和成長等等。

我們總是希望他們能快點發生變化,快點成爲我們想要的樣子。可現實卻只能是不斷的積累,長期的努力,而後纔會有量變產生質變。

就像我的寫作之路一樣,我一直在寫,一直在期盼着那一天我能夠被大家認可。最初的時候,我只是關注自己怎麼想,想到哪裏就寫到哪裏。根本就沒有想到我的文字能夠給別人帶來什麼感受,能夠給別人什麼啓發,只是順着自己的思路寫完,然後發送而已。

沒有真的仔細的研究自己的主題,也沒有想過要圍繞自己的主題一共要寫幾層意思,更沒有想過這幾層意思有沒有先後順序和邏輯關係。自己輕慢了自己的文字,卻希望別人重視,希望別人認可,希望別人追捧,這不是白日做夢麼?

從7月初到現在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我沒有在簡書上寫過一個字。白天到下面調研,回來梳理情況,然後上報,修改,調整,回到家已經是深夜。特別是從7月23日開始,一直加班開會調研,理思路,推稿子。這個重要的材料中,我被安排了兩個內容,存在的困難問題和工作建議。在會議上大家幫我把小標題都給定下來了,可是寫了幾遍老闆總是覺得我在繞彎子。晚上在會議室加班到深夜,老闆一邊喫盒飯,一邊給我講要從那幾個方面來寫。臨走還鼓勵我說:文字就是一個反覆梳理總結的過程,經過寫和改,就增加了對問題的認識,然後再寫就會準確很多。

凌晨回到家,洗澡後,頭髮有點溼沒法睡。我熄了燈,坐在沙發上想,會議室裏說到的問題。那麼一瞬間我想到了一個概念:結構思考力,論證類比,不就是我們初中、高中時期在歷史、政治考試的時候回答簡答題的模式麼?順着這個思路,結合確定的標題,我就逐步梳理出來自己要寫的內容,至少算是給自己有個明確的交代。

那一天晚上我終於明白,這麼久以來我寫的東西都是沒有經過認真思考和梳理,沒有邏輯關係,也沒有層次,都是在順嘴胡說,怎麼可能吸引別人呢?自己都沒有想明白,就想寫明白,這不是癡心妄想麼?

那麼今天我才明白,我的慢變量就是我的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那些所有與我的寫作有關的人和事,他們都是在以各種形式提醒和點撥我,直到今天我纔有點開竅,想要自己的文字有力量,首先要認真思考和梳理,然後也要不厭其煩的修改。這天下哪裏有一揮而就的宏文大作,都是不斷修改完善出來的,所以寫作還是要耐下心來,多練習多琢磨。不善寫作的人往往很難通過文字準確地描述出問題的關鍵所在,他們的表達總是顯得混亂和模糊。他們很少對行文的脈絡進行構思,總是想到哪裏寫到哪裏。在他們的文章中看不到明確的觀點和有效的論證。而我,就是他們中的一員,如今我想離隊了。

直到此刻我也明白,成長的過程是漫長的,也是痛苦的,可是成長的結果是美好的。無論是寫作還是個人成長,中間都有慢變量在起作用,只不過我們輕易的看不到而已。需要我們不斷的圍繞自己的問題去追問自己,去實踐,去思考,這個過程就是慢變量起作用的過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