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啞奴》:幸福感,無關貧窮富有

我的身體雖不是自由的,但是我的心是自由的

沒有想到,1974年的撒哈拉威還可以公然蓄奴,這是讓三毛在撒哈拉沙漠遇到氣憤的事。

三毛被鎮上一個極有錢的撒哈拉財主邀請去他們家喫飯。

在喫烤駝肉的時候,一個黑人小孩子忙碌“伺候”他們的樣子,引起了三毛的注意。

起初,三毛以爲這個小孩是他們家的人,看到那些大呼小叫對小孩吩咐拿飲料、拿椅子、烤肉的太太們,三毛看不過去,覺得他們這些客人太不尊重人了。

於是,三毛在烤肉過程中問小孩怎麼翻肉、扇火、烤肉,很尊重孩子。小孩估計很少受到別人的尊重,覺得受寵若驚。

三毛看到主人在呵斥小孩,三毛說大人反倒吩咐一個小孩子,太不公平了。從這句話引出了小孩的身份,三毛再三追問下,通過荷西才知道,那個小孩是個奴隸。

在撒哈拉沙漠,如果看見有黑人住着,就去抓回來用繩子綁一個月,黑人就不敢再逃。把黑人的全家都抓來,更不會逃跑了,所以被抓來的黑人就這樣世世代代傳下來成了奴隸。

而奴隸,是財主賺錢發財的工具,他們替財主幹活是沒有收入的。

三毛在離開財主家的時候,塞了一些錢給小黑奴。過了一段時間,小黑奴的爸爸啞奴特意找上門來感謝三毛。這是三毛和啞奴第一次見面。

過了兩個月左右,三毛的後鄰要加蓋房子,而蓋房子的水泥匠,正好是啞奴。

撒哈拉沙漠的白天是很酷熱的,大中午在天台都能感受到一陣陣熱浪。而啞奴在這炎熱的天氣和空曠的天台無處可藏,喫的還是主人給山羊喫的硬得像石頭一樣的舊麪包。

所以三毛硬塞給啞奴的新鮮麪包和汽水西瓜,啞奴感激涕零,意外驚喜。這麼珍貴的東西,他自己那麼辛苦幹活卻捨不得喫。他要留給他的三個孩子和癡傻的太太。

在這裏可以看出,啞奴很愛他的孩子和太太,即使他的太太精神不太正常,他依然愛她。每次三毛有好東西給啞奴,他都萬分感謝小心包好拿回家給妻兒,自己辛苦上工卻不捨得喫。這樣一個一心爲家的人,他一定有一個快樂的家。

啞奴最後又被賣到其他地方。三毛得知消息,出門看到啞奴已經可憐巴巴坐在車上。因爲三毛和荷西都無能爲力,他們也救不了啞奴,只能眼睜睜看着啞奴被買走。

三毛看着啞奴面無表情地坐在車上,回家扯了一張彩色的毯子給啞奴,啞奴突然抱住毯子哭也似的叫起來,跳下車子往家跑。啞奴遠遠地迎風打開了那張彩色的毯子撲向他的太太和孩子,把毛毯圍在他太太和孩子身上,告訴妻子這毛毯有多柔軟舒適。

這感人的一幕,是他們一家人最後的告別。

看到這裏,我眼睛溼潤了。

啞奴即將被買走,離開他的愛人和孩子,卻在即將出發去另一個地方的時候,手腳被綁着繩子、冒着被打的風險跑去給妻兒毯子。

即使被賣,將來等待他的又是怎樣悽苦的奴隸生活,他都沒有去想。在那一刻,他只知道盡他所能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他的家人。

正如啞奴所說,他雖然沒有自由,但是他的心是自由的。

在物質極其匱乏的生活條件下,他極盡所能回報他人,贈送青菜、默默修補漏洞、半夜偷偷幫三毛洗車……

他一無所有,卻極盡所能幫助給他平等、物質、尊重他的三毛。

他物質匱乏,精神卻很富足。

在啞奴身上我們看到:幸福,無關貧窮富貴。

而那些心裏容易知足和感恩之心的人,幸福感會更強。

一個懂得感恩並知恩圖報的人,是一個富有的人。

別人一點點的舉手之勞、溫暖的問候、隨手贈送,他們都真心實意地感恩戴德。因爲內心充盈,所以容易滿足,容易獲得快樂。

幸福,不是你擁有多麼優越的物質生活,而是你內心的愉悅晴朗,和一些小小的幸運與快樂、真切的寬容與滿足。

倘若內心明媚溫暖,尋常日子也會過得豐足幸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