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靈魂的現代人》筆記

1 並不是所有的神經症都可以歸結爲創傷論,它們的起因也並不都是小時候經歷過殘酷的事情。

2 那些做着實際工作的分析師,應該對擴大意識領域的意義和價值深信不疑,讓以往人格中那些無意識的部分暴露出來,讓意識部分對它們進行識別和評判。

3 夢彌補了我們本身缺乏的透視心靈黑暗部分豐富內涵的洞察力,以及理解力。

4 要想從事解釋夢的工作,首先要能夠徹底地瞭解意識的真正狀況,所以對於夢的象徵工作進行處理的時候,夢者在哲學宗教以及倫理方面的信條,我們都要將它們納入考慮範疇內。最明智的做法是,不將一些象徵看作是有它們固定的符號或者是表徵。……最好不要去問他爲什麼會做這樣的夢,他做這個夢的目的究竟是什麼,纔是我們首先該問自己的問題。

5 精神分析:傾訴、解釋、教育、相互改變

6 無意識內容的產生並不一定都是之前的意識受到潛抑,然後變成無意識情結的。

7 只屬於私人的剋制,導致了我們人類所有的惡劣情緒以及易怒現象。

8 “宣泄”起初就是想辦法讓病人和自己的內心深處進行溝通,不管用不用催眠的方法,換句話來說,就是把病人導入冥想或者是沉思的境界,這是東方瑜伽術的觀點。精神分析與瑜伽術不同的地方在於,它的目的是要在冥思的狀態中,對那些難以捉摸的影像進行觀察,表現出來的形式可以是意象也可以是感覺,即那些不用我們做出任何努力,就自然而然地出現在了無意識中的部分。運用這個方法,那些潛抑過的,或者是已經忘卻的東西,就能夠被我們再一次發現。雖是些次要的或者不是很重要的東西,但仍舊是屬於自我的陰影,仍舊是能夠補充自我本性形成的東西—雖然這件事情有些痛苦,但卻是一項非常有收穫的工作。

9 這也正是解釋法的侷限所在。解釋法只有在那些敏感的人身上才能取得成功,也就是那些能夠從對自己的認識中獨立地得出道德結論的人。

利用解釋法同不解說的傾訴法相比起來,前者更是往前推進了步,因爲解釋法最起碼可以磨礪心靈,那些有益處的潛在能力也能夠被它喚醒。但實際上,有的時候,最爲詳細的解釋法只能讓病人變得非常有理性而已,它的結果同樣是保持經驗。

10 很多頑強的習慣都是包括在曲折的神經症中的,除非其他習慣取代了這些惡習,否則即便是擁有很多的瞭解與領悟,也不可能讓神經症自動消失。不過習慣是經由多次的練習纔可形成的,因此,適當的教育便是達到這個目標的唯一方法。

11 所以,分析心理學的第四階段並非只要求病人變化,同時也要求醫生必須反過來應用這一療法。醫生在處理自身問題時,必須要做到堅毅、一致,要和處理病人保持相同當然,要全心全意地去處理自己的問題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爲在他把自己的不正確方式、結論以及觀念告訴病人的時候,他本身所具有的投入性以及批判性就會表現出來。人們通常會忽略掉醫生的自省工作,況且,我們對自身都不太有興趣。另外,我們總傾向於將自我反省或自我關心,看作是一種病態的現象,原因是我們低估了人類心靈內部的價值。很顯然,我們總是錯誤地把自己看作是一間病房,並覺得裏面充滿了不健康的因素。作爲醫生,他必須要先去戰勝這些牴觸的情緒,如果連他自己都做不到的話,又有何方法對他人進行教育呢?就像一個在黑暗中探索的人,如何有辦法對他人進行引導呢?又或者一個自身都不夠乾淨的人,如可有辦法去清潔他人呢?

12 醫生在互相改變的階段裏面,必須從教育他人逐漸轉向教育自我。

13 我們應該謹記,相似性雖然說是存在的,但是阻撓、潛抑、轉移已經虛僞等現象,對於年輕人和老年人來說,含義是不完全相同的……患者的年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症候。

14 對生命來說,更有價值的不是那些毫無意義的大東西,而是那些小而有意義的存在。重要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它在我們眼中的模樣。

15 就像席勒所說的那樣,一個真正完整的人,應該是一個有動力的人。

16 我追求的目標,是一種能夠讓病人體會到他本性的心理狀態,這種狀態具有流動性,改變性以及成長性,即使受到外界的限制,也不會覺得毫無對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