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猾的读书法》拆解

作者佐藤大和

作者1983年是贫穷家庭中的长男,从吊车尾的差生到三考大学,然后利用这套学习方法只花了两个月考上日本率取率只有12.5%的立命馆大学研究所,2009年通过司法考试(以民事类前5%的优异成绩考试)2011年成为律师,2014年4月独立创业

这本书的闪光之处在于颠覆思维模式

正常人读书学习方法是看书-听课-参考书-习题-答案-错题重新做

而他的学习方式是看答案-习题-参考书-看书

用自己无知的方式去探索未知知识边界,有限时间内最大范围利用自己的好奇心,也不会受到挫折和打击

原因在于知道自己不会

而广泛看答案和习题则直接锚定命题者的知识重点,锁定得分项,作者觉得毫无重点的阅读看书,做题等于没有重点的浪费时间

作者通过大量的题海战术,给习题做分类,并且重难点进行归类,之后再看参考书解析,原来如此,是这样的呀,然后利用好奇心扩展知识框架,先成为独立的知识晶体,再成网状,知识晶体才是得分项

多频率的看题可以提高大脑反应速度

短时间*次数*学习量=记忆力


步骤一,只看答案,如果只有编号就去看对应的题目选择题,步骤二,看答案和题目,重复多次,步骤三,看答案,题目,解说,重复多次,原来如此,是这样呀,加入情绪记忆

一页一个关键词提取记忆,不要盲目记笔记

想偷懒的念头*行动=效率化

效率化*学习量=最佳成果



注意使用好睡前和睡后的时间,这部分可以拿来强化记忆力,平时高频率的回想,利用关键词回想,个人觉得没有必要照搬全书,有个非常有效率的方式就是刷题


我记得在最近一次考试管理学原理,我当时没有怎么备考,抽出一天一夜时间广泛看各大学派的视频,基本逻辑,然后锚定考题刷考题,直接越过看视频和习题,发现看视频学习会造成注意力泛滥,而且刷题都会造成似是而非,所以果断放弃,最后考试成绩74分,只花了一天一夜,高频率刷基础题,重点底层逻辑,满分是100分,读书时期也曾经用过这种方式逆袭过,生物和英语都短时间内拉高很大排名,但是不会总结,并且与传统方式背离,被老师给掰回去了,别人上课听讲,我在刷题,培养题感,结果可想而知,如果当时也跟作者一样坚持使用这种方式,也许奇迹会更多一点,就是因为当时太扎眼了,排名起的的太快,班主任盯上了,然后非要按照他的节奏搞学习,就有点泄气,不过也是自己没有顽固下去,那段时间是睁开眼刷题,闭上眼刷题,到考试的时候想都没想答案就出来了,题感出来了,全身心投入题海里面,形成条件反射,其实人并不是很累  因为不会反而觉得很有趣,一次次强化训练,不过我当时是直接大胆做题,错了再看答案,强化记忆,作者可能考虑到打击力度会太大,所以提倡先看答案,这点我也非常赞同,刷题先看答案,形成条件反射,再错再去找为什么,就跟为啥非要知道1+1=2一样,有时候真的是没有必要知道为什么。

这本书也是相见恨晚,很有效,至少对于我这个并不喜欢填鸭式教育的来说

不过作者这个思维里面有点,不要陷入误区,在看答案-习题-参考书-看书,这个环节中,第一,习题不要只做一套,并且不要一开始就上砖头一样的书,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形成挫折感,第二点,知识误区频繁的地方还是需要去翻看参考书甚至去看详解,搞清楚为啥

大量利用自己的好奇心,联想力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使用

养成习惯,不要给自己压力,也不用给自己形成挫折感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提出一些带压力的想法,我个人不是很赞同,你想的越复杂,负面的东西越多其实坚持越困难

就跟长跑和马拉松一样   什么都不想就简单跑,不停跑,适合自己节奏,适当超越前面选手就可以了

所谓有效的学法,是不花时间就能学习大量资讯

作者在文中提到一点,你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内心欲望,用欲望去驱动动力,而非压力

我一直最近在反思这一点,是什么让我一直困于原地,我内心还是希望自己可以幸福,富有,自由的生存生活下去

这个是根本的野望,所以抽时间在不断看书,看相关的视频,不断琢磨怎么提高工作效率,怎么提高学习效率,有幸遇到这本书,帮自己又打开一扇窗户。

本书拆解完毕。幸载!

看书唯一的标准是,能用上,且关上书你留下的,不要盲目逐字逐句

用时6h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