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UI設計師作品集策略

導讀:UI設計師也和其他互聯網職位一樣:知識、技能迭代迅速,往往需要一些職場流動來積攢經驗和能力。經歷了疫情後的“求職地獄”,2020年的秋招期UI設計師應該如何應對?本文根據不同職場階段的UI設計師,給出相應的一些求職參考和作品集思路,幫助廣大互聯網設計師們“順利進階”。

根據拉勾網2020年春季求職報告,UI設計師已然成爲互聯網行業當之無愧的紅海職位,平均118 :1的錄取比例着實讓求職中的設計師們心涼半截。不過隨着疫情平息,設計需求回暖,各大招聘APP上職位明顯增多,設計師們完全可以開始重整出發。儘可能趁着秋招火爆期投遞自己的簡歷和作品集,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Fig.1 2019互聯網行業招聘白皮書中顯示UI競爭已經日趨白熱化

1.確定求職目標

在動手之前,先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能力,確立目標公司的層次和大致薪資範圍。一上來就對着拉勾、BOSS、智聯一陣“猛投”是非常短視的。

初級崗位

剛轉行或者剛畢業的新人,通常只能選擇初級崗位。這個層次主要是一些小型外包、電商、創業公司,或者一些中小型傳統行業的平面部門。建議新人設計師儘量避免進入後者這樣的非互聯網行業去做平面,思維和技能的成長都會受侷限。薪資方面,一線城市大致在5-10k(二線城市8折)。

針對初級崗位,筆者的建議與其他大咖們意見完全不同:作品集簡單即可,但不要“偷奸耍滑”,把精力放在挑選技術靠譜、管理正規、成長性較好的公司。因爲作爲“紅海職位”中最紅海的階段,最終能否被公司錄用,更大程度靠的是“運氣”。如果一來就給自己定一個“站酷”級的作品集目標,能力不足很可能導致作品集長期“難產”,反而耽誤了自己。

Fig.2 初級設計師想做出站酷級別的作品集其實並不容易

至於上文的“運氣”,主要指用人單位的特殊偏好:如籍貫、居住遠近、特定行業經驗,甚至要求會前端、有駕照、適應長期出差等等。小創公司往往更在乎員工穩定聽話,還能一專多能。所以競爭初級崗位效率比較高的方式是:深挖不同公司的JD(職位描述),針對性調整簡歷的話術和重點,外加一份看得過去的作品集,然後“海投”。

中級崗位

對於有1-3年工作經驗或名牌大學的優秀畢業生,可以考慮中級職位。這個層次基本都是一些精緻的小廠或者中大型互聯網公司,融資順利,資金流充裕,能承受更高的人力成本。薪資方面,一線城市可以給到12-24k(二線城市8折)。

嘗試獲得這個層次的設計職位,重中之重,就是打造好自己的作品集。

根據筆者的經驗,作品集階段基本上要篩掉80%的求職者。而剩下的20%進入面試後,還會有一半左右會因爲講解作品集時經不起推敲而被Pass。換句話說,如果你擁有一份水準足夠、理解正確的作品集,可以打敗90%的競爭者。

Fig.3 細節都需要有據可依,否則很容易在面試時被問住

如何準備這樣一份水準足夠的作品集呢?詳見後文解析。

高級崗位

對於行業3-5年以上的設計師,根據自身的綜合能力,可以投遞設計專家/設計總監這樣的高級職位。這個階段的設計師,除了嫺熟的設計能力,管理與領導力、落地與驅動力、既往業績與特定業務經驗都是重點,亮麗的作品集反而變成了標配品。雖然這個階段的作品集本文不做過多討論,但依舊是必不可少的。

2.如何打造一份2020年的UI設計作品集

如上文所述,如果只是想製作一份初級崗位的作品集,大致結合已有作品分類編排展示即可。再次強調,儘量不要使用抄襲甚至淘寶交易的方式獲得一份“看起來很猛”的作品集,因爲這樣的作品集即使通過初篩,後期面試和二次筆試極易讓自己表現出與作品巨大的反差,通過率極低,等於白白浪費求職的機會和時間。

對於一份面向中級崗位的作品集,可以按照以下的思路進行準備。

明確自身方向

作品集一定要體現方向性,千萬不要去體現你什麼都會(但什麼都不精)。UI設計師目前主要有兩個方向:

1)全鏈路(體驗)設計師

這也是大部分中大廠的用人趨勢,如字節、美團、滴滴的招聘中,已經很少有純粹的UI界面設計師崗位了,取而代之的是高級交互設計師或高級體驗設計師。這個方向看重全局觀,交互邏輯,數據分析,界面深耕能力。初中級設計師如果沒有相應的工作經驗,平時需要多閱讀此方面的專業文章,並嘗試融入公司項目鍛鍊自己的相應能力。

2)創意平面設計師

相較於前者,這個方向更偏重於純粹的視覺表現。典型能力包括:嫺熟的品牌及運營設計,多風格駕馭及創新能力,甚至一些文案能力。對於很多重心在電商、娛樂、直播等業務的互聯網公司,對這方面人才需求還是比較高的。

選擇好方向後,才能指導自己完成後續的作品集編排。當然這也直接決定了你只能選擇某一個方向的職位,切勿貪心。

針對性結合JD

這個階段的作品集需要在針對性上做足功夫,重點體現目標公司看重的能力,toB業務的職位就不要安排太多toC的消費、娛樂類案例。儘可能直擊對方要害,快速激起對方興趣,纔有充分的機會去表現自己的能力。

Fig.4 根據JD中的說明往往能快速確定對方的主要業務類型

證明設計的“正確性”和“可用性”

這部分自然是作品集的最核心內容,目的是融合案例和理論,通過美觀、巧妙的編排來證明設計的“正確性”和“可用性”。相關思路非常多,具體各位設計師也可以多多留意各種課程和文章。比較流行的角度主要有:

1)品牌感的創建和融入。如何利用用戶畫像、產品定位等基礎信息提煉、具象出IP形象?如何深挖品牌特徵元素,推導出更普適的平面規範和技巧,並應用到整個產品的方方面面?

Fig.5 網易考拉的品牌改版是一個從0-1塑造IP的經典案例

2)精細化的設計拆分。如一款APP的金剛區圖標設計,每個圖標中包含了哪些設計細節,爲什麼需要這樣的細節?藉助平面設計中的概念(比如柵格和黃金比例)達到了怎麼樣的效果?

3)完整呈現推導的過程。你是如何發現的問題的?確立需求後經過了哪些思考?思考中使用了哪些具有說服力的方法論或者設計思維?多個初步方案之間是否進行了仔細的比較和客觀的評價?

Fig.6 各種方法論和設計思維模型很多,但要應用得體,邏輯清晰

4)體現設計的規模化複用性。設計產出後如何體現設計規範?如何保證設計規範在不同場景的有效落地?如何在不同部門之間推動設計規範的實施?

至於把內容排得漂亮,已經屬於一個比較基本的能力,在這裏不贅述。額外推薦一款iPhone樣機神器DesignCamera,可以任意生成你想要的mockup角度和精良的motion。對於移動端APP類作品集非常實用。

Fig.7 DesignCamera可以生成各種角度的超寫實樣機圖

用STAR法則提前準備面試詢問

主要內容完成後,最好將自己換位爲面試人對作品集進行二次推敲。可以藉助500強公司流行的STAR法則:

Situation: 事情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情境)

Task: 你是如何明確你的任務的(任務)

Action: 針對這樣的情況分析,你採用了什麼行動方式(行動)

Result: 結果怎樣,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學習到了什麼(結果)

即:項目和作品的背景是否明確?推理過程中使用的設計思維和方法論是否有說服力?上線後你得到了哪些反饋和反思?如果在作品集中難以回答此類問題,那需要提前修改作品集內容並準備好應對策略。

適當體現其它關鍵能力

對於初級設計師,一個比較好的思路是證明自己的學習能力,比如實際舉出某一項技術的學習時間和練習效果。這樣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知識和技能儲備不足的問題。

對於中級設計師,除了常見的動效與插圖能力展示,還可以嘗試去體現真實團隊工作場景中的一些落地能力。比如精細化的UI、動效、手勢交付方案說明,體現交付流程的專業性。其它如:設計規範文檔,例會記錄和總結覆盤PPT等,都可以更立體地展示自己的實戰能力。而這些內容也更容易和經驗較淺的設計師拉開差距。

這裏推薦摹客旗下的摹客設計規範來管理團隊規範,不但適合設計團隊協作,還支持快速提取設計稿中的設計元素,一鍵排版並導出 PDF 或圖片格式的設計規範文檔(UI Style Guide)。可以節省不少排版的時間。

Fig.8 摹客設計規範可以自動導出設計規範文檔

合理植入行業術語

各個公司都有一些慣用的術語(俗稱黑話),有必要提前瞭解。比如PD=產品設計,QA=測試,Modal=模態彈窗,Atom Design=原子設計等等。修改作品集時可以酌情加入這樣的詞彙,提升專業感,同時也爲後面的面試、筆試做好知識儲備。

不要在最基本問題上翻車

最後則是老生常談的作品集打包問題:優選PDF格式,大小控制在15M以內,最多不要超過20M。如果文件過大可以嘗試PDF壓縮工具(PDF Squeezer等)或者重新精簡內容。不要夾帶二維碼或者視頻鏈接,更全面的內容可以面試時再補充展示。

至於內容量,雖然沒有明確的規定,但考慮到效果和閱讀者耐心,一般的建議是:初級職位10-30頁,中級職位30-50頁,高級職位不超過80頁。

3.總結

高水準的作品集是互聯網行業設計師們最最重要的求職武器。在動手製作作品集之前,需要對自己的求職目標做好清晰的規劃,以確定作品集體現的設計深度。

初級設計師建議簡潔地體現已有的作品或練習稿,把精力更多放在公司選擇上。中級設計師則還要繼續明確自己是“全鏈路設計”還是“創意平面設計”方向,結合目標公司的JD,運用豐富的角度去論證設計的“正確性”和“可用性”。完成主體內容後,修改階段可以適當添加行業術語和其它技能展示,讓個人能力顯得更飽滿。更高級的設計師則需要體現深度的行業積累和更高的價值。

文末,也提醒各位設計師們求職是雙向的過程,一家理想的公司不應該只是提供優厚的薪資和福利,更要能爲設計師提供良好的平臺和成長環境。作品集通過初篩後設計師們要嘗試反客爲主,充分利用後續的面試和筆試深入瞭解目標公司的具體情況,核心價值觀等。最後祝願每一位本文的讀者都能收穫心儀的Offer,在設計的職業生涯中穩步成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