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篇 區分陳述和抱怨

抱怨和陳述,事實有時候太接近了,以至於我弄不清楚兩者的區別。

克萊姆森大學的羅賓克瓦斯基博士說:“某個具體的陳述中,有無抱怨的成分取決於說話人是否心懷不滿。”因爲那些可以被稱爲抱怨的陳述背後,都隱藏着一種內心的不滿和厭倦,或者是一種消極的能量。

“今天是個大熱天”只是一個關於事實的陳述,不是抱怨。

而“今天太熱了!”就是一句抱怨,這句陳述暗示了說話者對這種狀態有一種消極的感受。抱怨中都包含着一種消極的情緒,人們常常會把自己和所發生的一切聯繫起來,認爲所有的事情都是針對自己的,而正是這種想法激發了人們的消極情緒。

人之所以會抱怨原因很簡單,都是因爲對某些事情不滿,但是卻缺乏語言技巧,無法讓別人滿足自己的需要,不得已只好用一種消極的方式和陳述來傳遞信息。所以如果我們想消除與他人之間的隔閡,一定要十分注重語言的作用和影響,我們的語言要像鴿子落到樹枝上一樣輕柔,而不能像磚頭砸玻璃,一般粗魯。

作者在書中舉例說,他住賓館時被電扇吵到,他並沒有抱怨,而是用了比較積極溝通的方法跟前臺溝通,結果受到了特殊的待遇,被安排到了更好的房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明白,一味的抱怨,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而只能加深自己對某件事情的消極情緒,這些消極情緒就像毒藥一樣來毒害自己的思想。

遇到事情要學會運用語言的技巧,積極的溝通,如果不去溝通而一味的“想當然”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還記得之前住賓館,手機又沒電了,到處找插座,可住的屋裏邊竟然沒有一個插座。已經是很晚了,就沒有再打攪前臺,想當然的以爲房間裏沒有插座,覺得這家賓館真是奇葩。可到了第2天,別人告訴我們,房間裏其實有很多插座。

所以,遇到問題不能抱怨,一定要積極的去詢問,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纔是最重要的。

通常我們要陳述事實,而我們的陳述很容易給別人造成誤解,認爲我們是針對他們的。有一次,小陳發現他的書上被別人撒了很多水,他想告訴別人“以後值日時小心一點,不要把水再撒到他的桌子上了。”這樣本來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小陳說:“你又把水灑到我的書上了!”這就是抱怨,對方不想聽。

如果小陳換一種說法:“可能你不知道吧!你把水灑到我書上了。”或者說“可能是你灑水時沒看到我的書,書被水打溼了。”

這樣說只是對事實的陳述,不帶感情色彩。表明對方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把水灑在了在他的書上,對方也會更樂意接受這樣的說辭,下次就會注意到,不再犯這樣的錯誤,這就是一次成功的溝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