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被纹眉花了11.98万,“和蜡笔小新一样”…

河南郑州,有位杨先生被人“请吃饭”,最后却“被纹眉”花了12万!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杨先生博士毕业后在郑州工作,之前一直在一家美发店理发。

突然有一天店员跟他联系,说要请他吃饭,于是他就跟着去了。

结果上车之后不但没吃到饭,反而被店员强行带到了一个美发店,做了一对将近12万的眉毛。

杨先生说自己所有积蓄的都花在了这天价眉毛上,结果就纹出了个“蜡笔小新”。


随后工商部门介入处理,发现该店超范围经营,且根本没有价目表。

该店称11万多是充值金额,现已将钱退还给杨先生。

万幸这个钱能退回来,不然得有多呕血。

回到这个事情本身来,为什么杨先生会被坑呢?

杨先生自己剖析是“比较胆小的性格”,一被恐吓就慌了,回过神就给钱了。

其实这也就是这些人的套路。

他们深谙消费者心理,擅长利用某种话术来诱导。

“被”套路消费怎么办?

先来看法律规定: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


也就是说,如果经营者诱导顾客消费,没有提前告知价格,那是完全可以进行举报维权的。

不过,问题的重点不在于“被套路消费怎么办”,而是应该从“如何避免被套路消费”出发。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贪小便宜,谨慎注意潜藏规则,事前了解清楚所有项目,能规避大多数陷阱。

但对于像博士小哥一类人来说,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一些话术诱导,心里一慌乱,就失去判断,过后才醒悟,但损失已然造成。

在这个网络时代,一定不能死读书,除了专业知识,社会面的一些阅读也必不可少。

对这个社会多了解一些,才能利用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来报效社会。只一心专注在学术领域,缺乏社会见识,是很容易被欺负的。

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也一定不要胆怯,要站出来,拿出勇气,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