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園詩人·聞名天下的孟浩然其實很接地氣

小朋友們晚上好,今天我們來學習孟浩然的詩。孟浩然是唐朝著名的田園詩人,他有多著名呢?看看他的粉絲羣就知道了,他最著名的粉絲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白。

能成爲李白的偶像,就充分說明孟浩然還是很有才的。孟浩然比李白大12歲,李白是701年出生的,小朋友們算一算,701-12等於多少呢?就是689。沒錯,孟浩然就出生於公元689年,正是女皇武則天稱帝的前一年。孟浩然出生在湖北襄陽,排行第六。孟家有些田產,屬於小地主階層,家境說不上大富大貴但也夠得上小康。所以孟浩然衣食無憂,從小和兄弟們一起讀書彈琴,喝酒舞劍,日子過得逍遙而愜意。

孟浩然生在大唐的鼎盛時期,是很幸運的事情,沒有碰上“安史之亂”,都是在大唐最繁華的時期生活。就像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期,想讀書想學習,外在條件還是不錯的。孟浩然也是,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出名了,在那個時候,很多人爭相傳閱孟公子的詩作。

前面我們講過,在李白25歲的時候,離開蜀地漫遊全國,他第一個目的地就是湖南湖北,當他走到湖北襄陽這個地方的時候,聽說偶像孟浩然在襄陽的鹿門山隱居,李白趕緊到鹿門山去拜見。小朋友們可以把孟浩然隱居的地方記住,就是襄陽鹿門山,所以後世很多人稱孟浩然爲“孟襄陽”,另外,孟浩然沒有走仕途之路,所以又被稱爲“孟山人”。

據說見到了孟浩然,李白激動得不得了,趕緊把自己寫的詩給孟前輩看。孟浩然一看,啊,李白不簡單,詩寫得很有味道!於是留李白住了十幾天,兩人一起談古論今,相見恨晚,非常合得來。小朋友想一想,要是能找到一個跟你才華差不多的人,並且互相欣賞,那就是難得的知音啊。當然,那個時候李白的名氣不大,而孟浩然已經聞名天下,所以孟浩然留他住十來天,對李白來說,那是很值得開心的事情啊!

孟浩然寫過很多著名的詩,我估計小朋友們都熟悉他的《春曉》吧:“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曉”是天亮的意思,“春曉”就是春天的早晨。“眠”是睡覺, “不覺”是沒有察覺到,不知不覺中;“聞”,是聽到;“啼鳥”,是鳥的鳴叫。孟浩然這首詩的意思就是:春天裏我睡了一覺,醒來時不知不覺天就亮了,到處都是鳥兒在鳴叫。回想起昨晚聽到一陣陣的風雨聲,不知道吹落了多少美麗的花兒。

這是一首典型的五言絕句。五言,就是五個字一句,一首詩有4句,每句五言的叫五言絕句,七言的叫七言絕句。字的平仄和句末押韻都有一定的規則。我們學過很多五言絕句,比如上週王維的《鳥鳴澗》、《鹿柴》和《竹裏館》,還有早一點學的白居易的《池上》二絕句,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等很多;七言絕句的話,我們也背了很多,比如《送孟浩然之廣陵》、《齊安郡後池絕句》、《山行》等,都是7個字一句,每首詩4句,這是七言絕句。當然這裏要注意,並不是說4句的詩都是絕句,絕句一般是從唐朝開始流行起來的。

我們再說回來,《春曉》這首詩在一年級第二冊語文書上,整首詩都容易上口,幾乎一學就會。而且從這首詩也可以想象出孟浩然隱居在鹿門山的日子是多麼安靜,多麼美好。接下來,我們再來學一首孟浩然的田園詩,也是很出名的,寫得很自然,這首詩叫《過故人莊》。

過故人莊(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雖然和王維一起,被大家並稱爲“王孟”,但是兩人寫的詩還是不一樣的。因爲這兩個人的生活不一樣啊,經歷的事情也不一樣。孟浩然幾乎沒有什麼做官的經歷,就是一個老百姓,所以他骨子裏就是老百姓的思維,反映在他的詩中,就是真實、不做作;王維就不一樣了,他成年之後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做官,甚至做到尚書右丞,是大官,後期過着半官半隱的生活。說白了就是,孟浩然的田園生活是真正的農村生活,而王維即使歸隱,也是住着輞川別業這樣的大豪宅,兩個人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樣的。不過這兩位大詩人卻是好朋友,以後我們還會講到二人的交往。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首詩的題目“過故人莊”,題目中的“故人”,就是指老朋友,就像李白寫《送孟浩然之廣陵》第一句說“故人西辭黃鶴樓”一樣。“故人”就是老朋友,“故人莊”就是老朋友的田莊,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爲老朋友的家。第一個字“過”,不是路過,而是“探訪”的意思,其實整首詩寫的都是拜訪老朋友田莊時看到的一些美景和心裏的感受。還記得我們講李賀的時候,說過《高軒過》吧?“高軒過”的“過”,也是“探訪”的意思,是說韓愈和皇甫湜乘着豪華的馬車來探訪他。

我們一起來看這首詩,首聯說:“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這裏的“具”,是“準備”的意思。“雞黍”是一個典故,出自《論語》,說子路——子路就是孔子的學生——隨孔子出遊時落了後,遇見一位正在勞動的老人,就向他打聽。由於子路的態度非常恭敬有禮貌,老人就留子路住宿,還殺雞做黍米飯招待他。所以後來“雞黍”就專指招待客人的飯菜。喫雞肉好理解,那麼“黍米”是什麼呢?就是黃米,比小米大一點點,小朋友一定喝過黃米粥。現在我們覺得喫雞肉喫黃米是家常便飯很普通啊,但是古時候很多人連喫飽都難,用“雞黍”做飯就是非常豐盛的飯菜了。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這裏的“邀”,是邀請的意思。這兩句詩就是說,老朋友在家裏準備了豐盛的飯菜,請我去他家做客。這句話裏也有客氣的意思,就是感謝人家弄了這麼好的飯菜,請我去做客。

三四兩句“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這裏的“郭”字就是外城的城牆的意思,古代的“城”就是內城的牆,“郭”是外城的牆。但是這裏不是指城牆,而是指村子的四周,因爲這是在寫農村生活。“斜”這個字,爲了和首聯的“家”押韻,一般讀成xia(第二聲),但是現在部編版教材都統一念成“xie”(第二聲)了,就像“遠上寒山石徑斜”xia,現在唸“遠上寒山石徑斜”xie,所以你念成寫xia還是xie,現在都不是問題。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翠綠的樹林圍繞着村落,青色的山巒就橫臥在村外。村莊翠綠又連接着青山,和村裏的房子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

接下來的兩句寫得很接地氣,“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軒,這裏指窗。“開軒”就是打開窗戶。把酒,就是端起酒杯,就是喝酒的意思。桑麻,就是桑樹和麻,這裏是指農村種的莊稼。小朋友想一下這個場景,孟浩然到了朋友家。兩個人靠着窗子坐,而且窗戶對面就是打穀子的場子,還有菜園子,他和朋友一邊喝着小酒喫着菜,一邊聊聊莊稼的長勢。

這句話就充分表明了孟浩然朋友的身份,他是一個自給自足的農民,自己有菜園種菜,自己種穀子、打穀子,還和孟浩然說哪個莊稼長得好,哪個收成不錯,孟浩然自己也樂在其中。這首詩也是孟浩然歸隱鹿門山時寫的,孟浩然雖然是個大詩人,可是他此刻完全和農民朋友樂在一起,在鄉村裏和朋友喝喝小酒,喫喫土菜,聊聊家常,一點也不刻意。

尾聯:“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這兩句話也很有意思,明顯地表達了孟浩然戀戀不捨的心情,說等到重陽節的時候,我還來,我們相約來賞菊花,喝菊花酒。“還”在這裏讀“huan”。重陽日,就是重陽節,在農曆的9月9日,在這一天,古人有登高和喝菊花酒的習慣。等到重陽節的時候,咱們再來學有關重陽節的詩歌。

二、《嫦娥》

嫦娥(唐·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今天我們來學習的這首秋天的詩,是來自李商隱的《嫦娥》: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我們先看題目“嫦娥”,我想對於這個名字,小朋友一定不陌生,大家都聽過神話傳說“嫦娥奔月”吧。嫦娥,也被稱爲姮娥,她是神話故事中后羿的妻子,后羿是誰呢?傳說后羿是一個神箭手,曾經射落9個太陽,這是怎麼回事呢?

相傳,帝俊和羲和生了10個孩子,就是10個太陽,10個太陽在一棵名叫“扶桑”的大樹下休息玩樂。他們輪流在天空執勤,用陽光照耀大地,給大地帶來溫暖。但是,有一天,十個太陽都頑皮地跑到空中玩耍。熾熱的陽光讓大地瞬間乾涸,沒有水,也沒有糧食,人們生活得非常痛苦。最後,神射手后羿憑藉自己高超的射箭本領,射下來9個太陽,只留下一個來普照大地,人類因此得救了。

關於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最常聽到的一個版本是這樣的:后羿射日後,成爲大家心目中的英雄,他的妻子嫦娥擔心自己美麗的容顏老去後會失去丈夫后羿的愛,於是偷吃了后羿從西王母那裏求來的仙丹。

不料,嫦娥吃了仙丹之後,身體變得越發的輕盈,飄向了月宮。從此之後,嫦娥只能呆在月宮裏,再也不得返回人間。據說,在月宮中陪伴她的只有一隻玉兔、一棵桂樹,還有一個受懲罰一直在砍桂樹的樵夫吳剛。

這首詩很好理解,我們簡單瞭解一下,第一句中“雲母屏風燭影深”,雲母屏風,就是雲母鑲嵌的屏風,屏風是什麼,我們在講杜牧的《秋夕》時已經說過,它除了擋風,還有裝飾房間的作用。深,就是暗的意思。

第二句“長河漸落曉星沉”,長河,就是指天上的銀河,曉星就是天空中的啓明星。啓明星,是金星的古稱。出現方位,早東方,晚西方。天亮前後,東方地平線上有時會看到一顆特別明亮的“晨星”,人們叫它“啓明星”;而在黃昏時分,西方餘輝中有時會出現一顆非常明亮的“昏星”,人們叫它“長庚星”。這兩顆星其實是一顆,就是金星。在中國民間稱它爲“太白”或“太白金星”。

第三句“嫦娥應悔偷靈藥”,靈藥,就是說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裏求來的不死仙藥,獨自奔月成仙。第四句“碧海青天夜夜心”中的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見到碧色的海,深藍色的天。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會感到孤單。

整首詩的意思是:

室內燭光越來越黯淡,雲母屏風上籠罩着深深的暗影。銀河逐漸向西移動,似乎要消失,只有幾顆寥落的星辰陪伴着一輪孤月。嫦娥想必十分後悔當年偷吃了昇天靈藥,如今面對着碧海青天,無法排解自己的孤寂之情。

小朋友可以想象一下嫦娥身處的環境,想一下這個畫面:嫦娥每天面對着同一個屏風,看着同樣的碧海和青天,她只能孤單的度過長生不老的漫漫時光,孤獨的看着景色變化,感受時間的流逝。

小朋友可能說,我沒看出來這是寫秋天的詩,題目裏也沒寫,詩句中也沒有提到。我來解釋一下哈,因爲相傳嫦娥奔月這一天,正是農曆的八月十五,小朋友想一起,八月十五是不是屬於秋天啊?所以,這雖然沒有流露出任何一個“秋”字,卻是一首描寫秋天的詩。

9月26日打卡(①②③任選1首,有餘力者可全部背會)

①《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②《過故人莊》(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③嫦娥(唐·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