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隨想

      如果根據大數據統計去分析的話,我們應該是生活在一個悲觀時代裏的:隔三差五的被殺事件、數不勝數的自殺事件,到點的網易雲以及細思極恐的人心。這些現象的發生可以隨着網絡的發展迅速傳播,而“鍵盤俠”一詞從此衍生。

        有人把愛情當做生活的全部,而當他失去這部分的力量時,所有繃緊的弦便會全部斷掉,而後一步步邁向深淵。因爲他們深陷其中,在他們的世界裏,愛情佔的成分太多,其實與生活和另外兩情是達不到平衡的,跨入無盡的深淵後,無非是兩種結果:一種是幡然醒悟,一種是自取滅亡。

        其實,如果我們權衡好愛情、生活、信仰等在我們心中的比例,那麼其人生應該是不會發生失衡的情況的,只是人類貌似都衡量不好這個比例,這就解釋了爲什麼有人殉情的情況發生。

      對於我來說,最愛的,一個是餘生,一個是信仰,最愛的,一個是餘生,一個是信仰,愛情和信仰在生活中持續供應能量,陪我坦然的度過一個又一個坎坷,而我也常常被這種平凡所感動着,這路,便能一直充滿希望的走下去。這其實是一個互補的過程,我把這些當成希望和信仰的同時,他們也會從我們身上得到所需的力量。

        但是爲什麼會糾結呢?因爲我們需要一個人來肯定你的想法,大部分人在自己作出一些決定的時候心裏是虛的,那麼他就會去詢問別人他的想法可行嗎?不論對方有沒有認真聆聽,認真給出意見,只要對方說可以,我們便會更加篤定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然而事實會證明有些做法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詢問別人得到別人的肯定不過是自己心理上的滿足與肯定。

        有些事情不經歷便沒法懂得,其實大可不必去詢問別人,只要是自己做的選擇,發生以後不後悔,這個決定便是可行的,也許開始是錯的,過程也是錯的,結果更是一塌糊塗,但是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隨心而行了就好。

        以前的自己年少無知,可是我們終究要長大,會懂得更多。

文/青衫故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