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分享3條讓你相見恨晚的建議

文/小牛君


處在信息爆炸時代的我們,總有這樣的感觸——每天的時間都不夠用。


《心流》一書中指出:注意力的理論容量每秒 126 比特,即一個人同一刻只能處理 7 個單位的信息,而注意力切換的最小間隔是 1/18 秒。


也就是說,一個人在世 70年,按每天清醒狀態的 16 小時算,一生處理的信息總量是 185G 。一個硬盤的容量都比它大。


既然人的一生時間和精力有限,想實現提升價值和效能最大化,就要看個人管理能力如何了。


小牛君爲大家總結出三條建議,僅供參考。


01 一定要記好時間這筆帳


前蘇聯的柳比歇夫,一生中發佈了 70 餘部著作,是一位高效高產的學者作家。


在交通落後的年代,他幾乎跑遍了整個歐洲研究昆蟲,收集的材料比動物研究所還要多出幾倍!工作生活兩不誤,人家陪老婆孩子散步、看歌劇,可是樣樣不落。


能有如此高的效能,是因爲柳比歇夫的時間管理意識極強。


他發明了時間統計法,記錄每個事件所花銷的時間,並系統化地統計分析和總結,通過記錄時間,柳比歇夫獲得了精準感知時間的能力。


科學管理時間,我們不妨好好學習柳比歇夫。告別快節奏的“瞎忙”,制定專屬的“時間管理日誌。”


市面上有很多時間管理的app,它們殊途同歸。本質上都是協助我們管理時間的,所以我們不必糾結選擇用哪個。


凡事想要取得提高,必須先了解自己。不妨試一試,每天睡前給自己20-30分鐘冥想回顧,列出這一天所做的事項清單。


按照每天各類事項(如:工作、喫飯、運動、交通、閱讀、社交、get技能、休閒、睡覺等)的時間花費做一個統計,看看自己的精力分配情況。


在此基礎上,我們也可以在每一個分類下細化,讓時間更容易被我們看得見、摸得着。


比如,我是做品牌宣傳工作的,每天會涉及到多類文字,我會在“工作”一欄中繼續列出很多“子菜單”,把“文字工作”分成新媒體、活動文案、深度報道,分別計算它們佔用我一天多少時間。


和記賬是一個道理。


反觀一天的工作時間分配,結合工作成果,精進工作方法,進一步做好日行動-周覆盤-月度計劃。


再比如“閱讀”,可以再分爲專業類、小說類、社科類、散文類等。通過這種方法,瞭解每天在閱讀方面是如何安排的。


在階段性時間記錄結束後,結合自身情況思考一下,無意義的閒聊是不是太多?抖音是不是玩的太久?閱讀是不是又太少呢?


通過時間記錄,我們會獲得一種正向激勵,每天進步一點,距離目標也會近一些。這種不斷推進的感覺,會讓人更持久地鎖定目標發力。


清楚自己的邊界在哪裏、軟肋在哪裏,改進起來也更有針對性。


或許,有人會覺得“時間管理日誌”沒意義,相信我,當時間的跨度一旦拓寬,一個人精力花費與個人得失的背後邏輯,會在時間管理方面體現的淋漓盡致。


02 化大爲小 走在“時間”的前面


1958年,英國著名學者諾斯科特在《帕金森定律》中提道:“你有多少時間完成工作,工作就會自動變成需要的那麼多時間。”


簡譯一下,假如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做某項工作,你就會花一天的時間。如果只有一小時的時間,你就會在一小時內做完它。


這就是爲什麼當我們只剩下半小時的時候,便自認爲工作效率反而大大提高的原因。


爲防止帕金森法則變成習慣,形成“慣性拖延到最後一刻在實施”,制定周詳計劃顯得很重要。


正如世界500強的杜邦公司做過一項“時間與效率”主題研究,結果表明:


計劃上每花1分鐘,完成某項活動的時間就會減少3~4分鐘


計劃上每花10分鐘,完成某項活動的時間就會減少30~40分鐘


計劃上每花1小時,完成某項活動的時間就會減少3~4小時


爲此,我們要學會“化大爲小”,把巨大的任務分解成細小的目標。


以完成一份“項目市場調查報告“爲例:


第一天8:00-11:00,設計問卷調查樣本及調查細化方案、市調安排


第一天14:00-18:00,蒐集各項宏觀數據,蒐集項目所在城市的年鑑


第二天9:00-13:00,對項目所在周邊的商業街道進行地毯式調查


第二天15:00-18:00,對項目周邊交通流量進行抽樣調查


第三天8:00-12:00,開展問卷調查,走訪小區、企事業單位、私營單位


第三天14:00-17:00 ,將調查問卷的數據統計彙總,建立數據庫


......(在這裏,建議大家使用“番茄鍾“,每處理一項任務時,爲自己設定倒計時)。


對於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隊來說,設計問卷樣本、蒐集宏觀數據並不是一件天大的難事,分發問卷調查和統計整理也不是難事。


把重大的工作分解成小的事項,就會減輕人們很大的負擔,進而輕裝上陣,不會對一個任務一拖再拖。


如同我們學習英語一樣,單詞一個個背出來,從一個個詞連成句子,從一句句話到長篇大論的閱讀理解,慢慢到完全掌握一門語言。


這樣持續很多年,也不覺得有多辛苦。


在開始做一件事情之前,我們往往會高估它的難度。當邁出第一步時,我們才發現,它也不過如此。


期限越短,工作效率提升越高,反映的只是一種工作現象。


真正想做好一件事,必然要未雨綢繆,大處着眼、小處着手。


如果一個人做事,非要等外界壓力或Deadline來逼迫,那麼效果難免會大打折扣。


03 做個正常人 警惕“娛樂至死”


每個時代都有隱性的淘汰機制,而當下的社會,正在淘汰自我管理和信息篩選能力差的人。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裏寫過這樣一段話:


“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爲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在生活中,我們總能聽到這樣的話:“中了抖音的毒”、“看了兩個小時綜藝根本停不下來啊啊啊......”。


自控力差的人,更喜歡把時間花費在膚淺的娛樂上,且難以自拔。


在路邊、在地鐵上、在奶茶店,處處能看到有一類人,對着手機笑的前仰後合,一度讓旁人心想:“這人,是受到某種刺激了吧?”。


記得有一本書的作者曾說過:


“當你的時間不再用於深度學習,當你的注意力被他人瓜分,當你只看綜藝與電視劇,當你評價他人的次數越來越多,當你抱怨越來越頻繁......毀滅就已經發生了。”


生命中有些時間是不可控的。可控的是,提高自制力和時間管理能力、拒絕短暫的快感,把時間浪費在有意義的事情上。


有人會反駁說,我每天疲於奔命、工作很辛苦、生活壓力很大,難道玩手機放鬆一下也不對?


事實上,消遣和放鬆也可以有更好的方法。


與其“被動式消遣”,不如發掘並培養長期的業餘愛好。不僅可以提升時間的使用深度,還順便讓自己身心受益。


攀巖、射箭、攝影、瑜伽、繪畫、寫作、學外語、參觀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放鬆的方式應有盡有。


之所以說玩手機屬於“被動式消遣”,是因爲手指滑屏的瞬間,只是讓大腦短暫偷懶,它並沒讓我們“真正全情投入,進而獲得充實感。”


當我們爲了愛好而投入精力時間時,會激發創造力和思考深度進入到“心流”狀態,即全身心專注某件事心無旁騖。


“心流”過程結束後,我們會因爲產生創造性成果(比如寫出一篇文章、畫了一幅素描、拍了幾張照片、學會一種語法)而感到滿足和自我價值認同。


《世界鳥類手冊》作者約瑟夫·奧約的職業是一名醫生,除了深耕醫學,他把業餘時間用來自駕穿越多個國家去觀鳥。


爲了這一愛好,他如癡如醉。多年後,和朋友一起編纂出版了這套17卷的鴻篇鉅製。整部書鋪開有一面牆那麼寬,單獨一本也有5公斤重。


認真且鄭重地對待業餘愛好,約瑟夫正是用這種極爲投入的姿態,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實現了個人夢想。


一樣的深陷其中,一樣的消遣娛樂,與其把時間嗨在手機上,不如嗨在提升自我技能和業餘愛好中。


因此,制定個人的“時間管理日誌”,學會將巨大的工作項目拆解成細小具體的事項,大處着眼、小處着手,利用碎片化時間培養愛好,纔是提升個人管理能力的核心關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