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053】读《谈判桌上的艺术》如何避免成为“人质”状态?

上一篇:【书评052】读《熬》极地求生700天

文章篇幅共3566字,大约需要15分钟读完,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书评
第二部分:精彩内容摘录
第三部分:框架结构图表

现在的生活中离不开谈判,买东西与老板交涉,工作中与客户聊天,甚至和朋友们聊天时都代表一个人的说话风格和谈判水平。

你是风趣幽默、或是刚直不阿、或是亲和力较强的深入沟通等,个人所收获的和给人的感觉也完全不一样。

好好学习沟通的艺术,有利于提高你的谈判水平,让你变成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更受欢迎的一个人。

好好说话是一个看似简单的工作,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好好说话。

比如说,当一个人说着说着说不下去了,或者说着说着就高了,本来想好好沟通一个问题,因为不注意恰当的说话方式,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增加了新的问题。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也不是聊天或者谈判的最终目的。

沟通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会涉及到心理问题,语言和情绪是内心呈现出的真实反映。如果你是一个资深的谈判高手,很容易从对方的动作及表情当中抓住关键信息,以此来揣测掩在对方表情下的内心真实心理活动。

《谈判桌上的艺术》作者人质谈判专家乔治•科尔里瑟以心理学为基石,教你如何避免成为自己情绪的“人质”和避免成为被人操控的“人质”。通过发现自己的“心灵之眼”和对方的“心灵之眼”,剖析掩在对方表面情绪下内心的真实诉求,然后借用语言的艺术来化解沟通中所遇到的表面性冲突。

一本内容丰富的心理学知识,然而作者却用“谈判桌上的艺术”来命名这本书,似乎让人感觉有些奇怪。为什么不用“XX心理学”、“心理学圣经”而命名呢?心理学和谈判又有什么关联呢?

通过挖掘作者身份,我找到了这样一些关联:“谈判”,表明作者身份——人质谈判专家;“桌上的”,把问题放在桌面上来谈;“艺术”,沟通中的艺术。

作者乔治•科尔里瑟是美国资深人质谈判专家,组织学与心理学专家。一方面是谈判高手,一方面从事心理学研究。用“谈判桌上的艺术”而命名,从而摆明作者的身份和专注领域。

书中内容通过心理层面的层层瓦解,像探案一样最终揭露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读起来十分吸引人,让人忍不住想要收藏这本书。某宝和某东售价88一270元不等,价格很高,当我问卖家们为什么卖这么贵时,几个店家的回答如出一辙:这是一本绝版书籍,出版社已停止发行,是具有极高收藏价值的一本书,因为稀世绝版书籍,所以定价高于售价。

乖乖。这种诡秘绝版稀售,让人猜不出其中的奥秘。

但作为刚刚读过这本书的我,想说一下内心的真实感受:谢谢你,遇到你,是我的幸运。

作为一名销售人员,多研究谈判技巧是对工作技能上的提升。除了自己多学习和积累经验,别人没有更好的办法帮助你。《谈判桌上的艺术》是在图书馆偶然间翻到的书籍之一,读时发现内容精湛,让我感觉如获至宝,因此要好好写下这本书。

本书共分为九个章节,每章以故事案例作为开端,文中穿插有简短小故事,正文对故事内容做出分析,章后有重点内容总结并提炼出重点提示,让读者不会错过重要信息。其实每章优秀内容很多,远远要多于章后重点总结,我感觉只有把本书除了故事之外,全文背诵下来才能好好牢记并理解书中内容。

这是第二本让我有此想法的一本书,第一本是《商务谈判理论与实用技巧》,同样优秀的内容,如果不做销售,可能我会错过这么优秀的两本书籍,作者的写作结构我也很喜欢,框架内容精炼,案例通俗易懂。

乔治•科尔里瑟作为一名人质谈判专家,在文章中经常提到一个概念:“人质”。

这里的人质有三层意思:一是被嫌犯劫持的受害“人质”(人质的表面意思);二是你成为了自己情绪的“人质”,三是你成为了别人控制下的“人质”。(本书核心所讲内容)

通过读这本书,你可以学会如何避免成为自己情绪的“人质”,和被人操控的“人质”。在谈判过程中,从心理层面挖掘对方更多信息,有助于谈判顺利开展。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谈判往往要比书本中描述的复杂很多,以作者心理学为手段的谈判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谈判对象千人千面,所对应的方法往往也需要更加灵活。这也是为什么说谈判是一个看似简单,展开时却又很复杂的一件事。但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能让我们在谈判的过程中发挥的更好。

孟子《尽心章下》里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记住书中有益的方面,才不妄读过一本书。

OK,书评篇就此结束。

以下是本书九个章节优秀内容摘录,我分为两个部分摘记:

第一、章后总结;第二、框架结构图表。目的是方便未读此书的朋友们,简易快速了解本书内容。

章后总结:

一、你是否已成为“人质”?

主要讲述我们很容易成为自己或者他人的人质。比如说,无力感所转化来的负面影响、工作中不顺心的事、以及重大挫折等,一旦成为人质,我们将很难有效的解决问题。

无力感的解药就是情感联结,与他人或自己的目标建立情感联结,让自己重新赋能。

学会不成为自己或他人的人质,可以让我们掌控自己的生活。通过语言技巧和沟通方式正面有效的解决问题,保持积极心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如果不能得到想要的,至少要试着从其中找到一些积极的方面,也就是说,虽然你没有赢,至少也没有沦为人质。

二、从“心灵之眼”出发

运用“心灵之眼”,积极选择正面的事情,心态能影响一个人的动力。你要了解自己的动机是什么,别人的动机的是什么,做好自我情绪管理,积极影响别人的情绪。

一个人的言语,手势或姿势都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灵之眼”是什么样子。了解对方的动机,抓住关键问题,与他人建立联结,发挥自身的能量,让我们成为值得信赖的人。

三、人际互动的潜在影响力

联结循环是一个十分有力的工具,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行事动机。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在整个循环里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行事风格。当在某个阶段里窒碍难行时,我们就有可能成为人质。通过了解整个联结循环,以及滞留在不同阶段给人带来的影响,就可以让自己避免成为人质。

依附与联结是快乐的个人生活和高效的职业生涯的情感要件。与他人建立起情感联结,是健全的生理和心理的必要条件。

不论是我们自己还是其他人,悲伤都是整个循环中必经的过程。经历过失落的痛苦将有助于建立自我的认知,并促进自身的发展。

四、安全堡垒和力量

安全堡垒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之中,但大多数都是以人为主:双亲、祖父母、老师、教练、老板、朋友、同事等。安全堡垒也有可能以其他形式出现,比如说,国家、宠物、目标、信仰、或宗教等。

一个人可以有数个安全堡垒,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特殊的安全堡垒。

了解及善用你的安全堡垒,以协助管理自己的“心灵之眼”。

失去安全堡垒可视为人生中最深切的悲伤,但我们必须走出这样的悲伤才能重拾生活的喜悦,或是找到生活中新的安全堡垒。

五、冲突管理的技巧

解决冲突的方式,在于你必须与对方建立并维持联结,不论对方是否值得尊敬,是否与你有极大的不同。不一定要喜欢一个人才能与他建立联结,我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已。因为我们有可能在某些方面是共通的,而这就可能成为建立联结的起点。如果你认为没办法做到这一点,就表示你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心灵之眼”对目标的专注力有多强。

暴力是对损失的极端反应。

暴力的根源来自不健全的社会联结,以及无法处理自己所遭遇的损失。

具有暴力倾向的人,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都处于孤独、低潮的状态,同时也欠缺与社会联结和互动的能力。他们极易成为自己或是某些事件的人质,从而引发暴力行为。最后,暴力成为一种处理内心愤怒情绪以及避免成为人质的行为,同时也成为舒缓他们心中受害及无力情绪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加深这一类人成为人质的感受。

“把鱼放在桌子”上作为一个准则,把矛盾,冲突和问题都摊开来,要直面问题以解决彼此间的分歧,同时积极利用冲突的正面作用。

六、有效的对话

主要讲述对话中应注意的一些原则,注重倾听的艺术,找到与对方的联结点保证有效沟通,专注于解决问题。

真诚的沟通很有必要,抓住对方需求,深入了解对方,使对话内容更丰富,透彻,也给双方带来更多的启发性。

七、谈判的力量

这一章主要讲述谈判过程的一些技巧和应注意的一些原则,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友好联结引导始终。运用策略性技巧让谈判顺利开展,同时注意不被对方情绪所干扰,专注解决问题或者至少要做正面引导。

八、管理自己的情绪

一个决策的形成,通常受到情绪的影响。所谓个人能力指的就是掌控自己情绪的能力。

处理情绪有三个简单的工具:给予选择,提供观点,以及暂停一下。我们可以了解由过去的经历所引发的触发点,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让自己成为人质,也避免让他人成为人质。

九、从此远离“人质”心态

选择不以人质的心态生活是我们即刻就可以做的。通过训练自己的“心灵之眼”,同时专注在想要达成的目标之上。

保有谦逊的态度,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整理下自我,同时决定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以强大的内心力量和谦卑的心态做出自我抉择,活出丰富的人生,让自己的心态永远不会沦为人质。

框架结构图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