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總會慢慢變好的,你說是吧


1

終於放假啦。

這兩天看着朋友圈大家發的定位,還沒回到家的我也感受到了歸家的喜悅。

每逢佳節倍思親。

在這個團圓的日子裏,誰不期待“家人閒坐,燈火可親”呢。

而不知不覺間,我們也迎來了2020年最後三個月。

回想今年以來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似乎大家調侃得最多的就是,“2020活着就已經不容易了”,對生活的期許也變成了最簡單的四個字:平安喜樂。

是啊。

2020本就無常,想做什麼就去做吧。


2

想做什麼就去做吧,是我和兩個高中同學聊天后一致得出的想法。

9月初,我和她們約了頓飯。在交流中我發現,經過這次疫情,彼此都更懂得在外打拼的不易,但仍對生活保持樂觀的態度,而且爲了以後更長遠的發展,她們都在私底下學東西,爲今後作準備。

從3月份以來,我也一直在思考着,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悟,想與你分享一下:

一定要愛自己。

愛自己有兩層含義:接納自己的外在,以及,重視你的內在需求。

記得這段時間以來,微博熱搜話題似乎一直揪着女性的外表不放,既有諸如天鵝頸、蝴蝶背、直角肩、鎖骨等讓人羨慕的詞語,也充斥着大量針對女性身材的刻薄言論。

可當你真的點開圖片就會發現,這哪裏是胖和醜,只不過是當下主流審美的畸形罷了。

可還是有很多女孩會陷入其中。

其實啊,這不過是社交媒體在製造外形焦慮而已。

記得蔡康永老師說過一句話,

「當你一再因爲“外形比不上別人而深受打擊”時,請清楚地記得,那是因爲我們的生活,早就被各式各樣包裝過的人所包圍了。」

並不是說女孩子不可以精心打扮和塑造好看的身形,只是我們要警惕那些畸形的審美觀。

蔡康永老師說,在他接觸的明星當中,有的外形條件並不那麼出衆,但他因爲唱歌好聽、講話幽默、或者在某方面很有才華,同樣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和尊敬。

我始終覺得,學會接納自己的外形,花時間慢慢摸索自己的喜好,用心培養自己的審美觀,打造專屬於你的風格,纔是更重要的。


3

關於重視自己的內在需求這一點。

換個說法來說,就是要多照顧自己的感受

一直以來,我是有點討好型人格的,可能跟我媽媽對我的教育有關。她是個很好說話的人,在她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我從小對同學的要求都會做到有求必應,哪怕我和她關係很一般。

可是我發現,當我說“好的”次數變多了之後,別人真的會變本加厲,小到借了筆記本一直不還,大到後來上大學的時候,有個舍友一次又一次地讓我幫忙拿快遞。

一開始礙於面子我沒有說“不 ”。只是每次在背後“安慰”自己,算了,反正順路。

直到後面我再也受不了了,就對她說,“我待會還有事呢,也不順路,你自己去拿吧。”

從那以後,她再也沒找過我了。

這件事給我的感觸一直很深,我發現自己也是能夠對不喜歡的事物說“不”的,關鍵在於我要不要說出口。

我也是在那個時候明白,人要時刻擁有一套篩選機制,不管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

如果一件事讓你感到很不適,那麼你可以提出來。

如果對方不考慮你的想法和感受,那麼以後你就不必和這個人有更多的接觸。


4

每天記下重要的幾件小事。

程璧有首同名歌曲就叫《每天記下重要的幾件小事》,在評論區她這樣寫,見過很多優秀的女性,不管單身還是已婚,她們都不會擾亂內心的秩序,按照原本喜歡的方式生活。

是我很喜歡的狀態了。

如果說2020讓我們知道了生命是無常的,那麼換個角度來看,它也教會了我們去珍惜。

對二十出頭的我們來說,最要緊的事就是,珍惜自己的身體、珍惜時間、珍惜精力,珍惜對世界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試着每天記下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幾件事,並騰出時間在自己的目標上,相信你的生活會有很大的改變。

另外兩個小感悟是我在看《嶄新的理所當然》得出的,也是生活美學家松浦彌太郎的生活哲學。

可以馬上做到的事,就立刻去做。

心裏覺得泄氣的時候,就算是小事也沒關係,試着做些自己喜歡又拿手的事情吧。

《嶄新的理所當然》是一本溫暖又治癒的書。

松浦彌太郎從生活的細微觀察和小事情出發,娓娓道出其中蘊含的哲理。書中沒有教條主義,只有最樸實的生活道理,啓發你去觀察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從而願意接受改變,並且變得更加熱愛生活。

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這本書哦。

願2020接下來的日子順順利利,想要的都得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