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自己的節奏就好,不需他人知道



1

翻看理想電臺目錄的時候,看到了一期跟程璧有關的節目,叫“程璧:我的味覺記憶之濱州、東京”。

程璧是我很喜歡的民謠歌手。第一次聽她的歌是在我讀大三的時候,那時我在宿舍裏無意中聽到了《沖繩民謠》,就被那乾淨清澈的嗓音給迷住了。

於是去找了她的歌來聽,不曾想最先吸引我的是專輯封面的那個女孩。

她有着清澈的雙眼,嘴角微微上揚,整個人看起來素淨、美好。讓人有種想了解她的衝動。

也是從那時起,我的網易雲音樂循環播放列表裏,一直有《沖繩民謠》、《戀戀風塵》、《晴日共剪窗》、《你們》、《我想和你虛度時光》、《Loving You》。


2

在看理想的這期節目裏,程璧聊了家鄉山東濱州的美食、和奶奶一起生活的往事、日本的四季風物,以及她如何把經歷、生活感受融入自己的音樂創作當中。

她溫柔的嗓音很好聽,言語裏帶着點幽默,和主持人顛顛的互動也特別有意思。

不過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提到的一個詞,“可能性”

作爲一個獨立音樂人,程璧已經達成一番成就,不過她依然想擁抱和嘗試更多的可能。

然而程璧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清楚地知道以後要做什麼。

她困惑過,也迷惘過。

在本科快要結束的時候,程璧認真思考着自己的未來。

回望大學生活,她發現自己前半部分在努力學習外語技能,後半部分則是拼命備考,從專業四級八級,到日語能力考一級。

難道大學生活就要這麼結束了嗎。

她不甘心。

懷着對北大的憧憬,程璧從大三那年暑假開始挑燈夜讀,最後成功上岸。

在北大讀研期間,程璧和同樣熱愛攝影、熱愛文學藝術的兩個同學成爲了好朋友。

有次他們在其中一個朋友的家裏聚餐時,看到他拿出一把吉他開始彈,她生出了一種嚮往。

於是第二天,她跑去買了把二手古典吉他。

後來北大吉他社招新,程璧欣然加入。

在第一堂吉他課堂上,程璧試着按出了一個C和絃,在學會第一個和絃之後,試着哼出了一些旋律。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陸續知道了D和絃、E和絃、F和絃和G和絃,又知道了大調和絃和小調和絃。

在不斷練習的同時,腦海中的靈感不斷迸發出來,她將這些瞬間出現的旋律記錄下來,誕生了《晴日共剪窗》、《你們》、《Loving You》等幾首歌。

按程璧的話來說,“那時自己完全沉浸在創作中,第一次覺得人生原來可以這麼有趣”。


3

從2014年出第一張專輯《詩遇上歌》以來,程璧經歷了在異鄉東京獨自工作和生活的艱辛,也幸運地遇見了那些給予她幫助的人。

她一直在不同城市巡演,同時也不斷豐富和重塑着自己。

她說,總結自己五年來的變化就是,從一個女孩慢慢過渡成爲一個女性。

她早期的歌溫暖明亮,帶着小姑娘的細膩心思,寄託了對未來的美好向往。

在接觸社會並慢慢變得成熟後,歌詞也開始變得“現實”,會直麪人生的空虛,虛無,失落,失眠。

在顛顛問她有沒有想過創作出大火的音樂時,她引用張定浩的一句話回答——

“人最好的狀態就是將要飛翔而還沒有飛起的時刻。那永遠有可能性。”

“沒有學過音樂的人,就不能做音樂了嗎?我想給自己一個可能性。”

是啊。我們從小被教育要好好學習、考試,去一所好大學,卻幾乎不曾對未來有過丁點想法。

換言之,我們沒有自我意識。

在同名公衆號程璧裏,程璧曾寫過自己的父母。

程璧的爸爸是個愛女如命的父親。

在高考和考大學這件事上,父親替她選擇了外語,理由是怕女兒喫苦,受累。

因爲按照當時的政策,小語種專業不需要參加高考,只需參加小語種專業的自主招生考試,被錄取了就能考上山東省最高學府。

這是父親對她的愛。

而程璧也順從了家裏的意思。

直到上了北大,她纔開始脫離書本,慢慢接觸社會。也是從那時開始,她學吉他,彈奏出第一首旋律。

對程璧而言,過去五年的經歷是一個里程。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她會繼續保持熱望和對生活的感知,把日常的體驗和情緒融進音樂創作裏。

她在《你的決心有多大,怎能讓別人知道》裏寫,“悄悄地努力就好,努力讓自己過上喜歡的人生。”

“他人不會知道你的決心有多大,也不必知道。只要自己知道,就好;自己心中時刻亮着那盞燈,只管去做;就足夠。”

寫到這裏,我想起陶立夏在《此刻的溫柔》裏的一句,“從不與人說起,但總在積蓄着力量”。

喜歡這樣的態度。

不用去管別人說什麼,做什麼,只管信守對自己的承諾,堅持去做就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