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绝美宋词里,秋意扑面而来,带着丝丝愁绪,晕染无数人生情怀

人的一生,总是需要有一种情怀的。有了情怀,生活的目标就不仅仅限于吃吃喝喝;有了情怀,即便是最平淡的生活,也会过得如诗如画,充满味道。可是,“情怀”究竟是什么呢?很多人把它当成是文艺青年的标配,觉得它矫情,认为它做作,把它与“不现实”等同起来。

实际上,情怀处处都在,情怀人人都能拥有。它可以是一种道德观念,可以是一种人生价值,可以是一种精神信仰,更可以只是一种美好的生活习惯,一种充满人情味的处事方式……当你总是能带着某种美好的情感,去看待周遭世界,去努力地生活,去接人待物,情怀就会不知不觉融入你的人生

白露已过,秋意渐浓,就让我们在这首绝美宋词里,体会扑面而来的秋意。它带着丝丝愁绪,从古至今,晕染了无数人生情怀!这首词就是宋代词人仲殊的《诉衷情》。全词如下:

诉衷情·建康

钟山影里看楼台,江烟晚翠开。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

寂寞处,两潮回。黯愁怀。汀花雨细,水树风闲,又是秋来。

对于“仲殊”这个名字,很多诗词爱好者或许会有点陌生。然而,提到他的代表词作《南柯子·十里青山远》,想必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其中二句“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可以说清新绝美,堪称词史上的绝对。在北宋词坛,仲殊的词作以“小令”最佳,受到时人盛赞。

今天,笔者和大家分享的这首《诉衷情》就是他小令中的一首代表作,字字珠玑,被后人称为“不减唐人高处”。整首词将怀古与悲秋交融在一起,以秦淮河为中心,通过大量景物描写来展现秋意。同时,字里行间又隐含着历史变换的沧桑,意境悲凉,令人感慨。

整首词大意是说:夜晚来临,江面上雾气蒙蒙,依稀可见青翠的山峦。在钟山巍峨的轮廓中,层层叠叠的亭台楼阁掩映其中。不多时,云开雾散,一轮明月俯瞰着大地。它曾经照耀过六朝古都,如今又笼罩着秦淮河。

多么寂寞的岁月啊,在每天的潮涨潮落中悄然流逝。除了暗自惆怅,我们又能怎样呢?此时秋雨连绵,浸润了秦淮河两岸的花草浸润。微风淡淡拂过,树木在秋雨中浸满了水汽,令人惆怅的秋天又来了!

词作上阕怀古。秋色渐浓,秋雨绵绵,词人独立秦淮河畔,眼中所见皆是令人伤感的景色。开篇两句“钟山影里看楼台,江烟晚翠开”中的“钟山”“楼台”“晚翠”等景物,实际上是江中的倒影。“楼台”在钟山之上,作者是站在江边观察,“楼台”也自然就在“钟山影”里了。

其后“江烟晚翠开”是写江面上烟雾消散,水面倒影便露出来了。这倒影是什么呢?正是暮色下,翠绿苍茫的钟山。此二句中,作在叙述顺序上采用倒装。因为只有“江烟”散,才能看到钟山、楼台的倒影,其目的是为了突出“怀古”的主题。

而紧接着的“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二句,虽依然写的是江中倒影,但时间已是晚上。云开雾散,明月照耀大地,自然也映满了秦淮河,故曰“满秦淮”。而“旧时”二字统领全文,将浓重的怀古情绪娓娓道来,颇有“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意。

词作下阕转而悲秋。词人依然围绕着秦淮河描写景物,只不过将很多情绪带入其中。“寂寞处,两潮回”二句,以千年不变的潮水反衬人生无常的寂寞,怀古情绪逐渐变浓。而后,词人用“黯愁怀”三字悄然过渡,转而抒个人愁绪,十分妥贴自然。

“汀花雨细,水树风闲”,看似简单的八个字,却极有韵味。这8个字,是写江面上的秋雨。一个“细”字,一个“闲”字,呼应前面的“寂寞”二字。而结尾“又是秋来”,语意更重,在看似淡然的话语中写出了岁月轮回、季节变换的迅速。此情此景,对于任何一个充满情怀的人来说,都会兴起“秋风秋雨愁煞人”之感。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