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唯美的中秋詩詞,一首宋詞,一首唐詩,堪稱難以超越的經典

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中,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一個傳統佳節,流傳了上千年。據說,早在周朝時,就已有“中秋”一詞。古往今來,每年的這一天,無論身在天南還是海北,中國人總會盡力地趕回家中,期盼與家人坐在一起,賞月、喫月餅。可以說,這種風俗習慣早已融進了中國人的骨血裏。

因此,相較於四大傳統節日中的另外兩個節日:端午節和清明節,中秋節的寓意要更加美好,節日氣氛也更加濃厚。對此,中國古典詩詞中大量描寫中秋節的作品便是一個很好的證明。諸如“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不可否認,這些詩句都寫得非常好。然而,在所有這些描寫中秋節的古典詩詞中,有兩首詩詞最唯美,堪稱難以超越的經典:一首是唐代詩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一首是宋代大詩人蘇軾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讓我們走進這兩首經典詩詞: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唐)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唐代詩壇,羣星閃耀,與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李商隱這些大咖級的詩人相比,王建的名氣確實不是很大。然而,僅憑這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就足以在星光燦爛的唐代詩壇留下自己的一席之地。整首詩意境唯美,委婉動人,在唐代詠中秋的詩篇中,堪稱最爲經典的一首詩作。

首先,整首詩帶給讀者最深的印象就是情景如畫,十分唯美。“樹”、“鴉”、“露水”、“桂花”、“明月”、“庭院”,“秋思”等一系列意象的組合,如詩如畫,將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情深意長的意境,令人沉醉。尤其是詩作結尾“不知秋思落誰家”,唱嘆有神,餘音嫋嫋,將中秋的別離思聚表現得十分動人。

其次,詩作用字準確生動,語言形象,想象豐富。在古典詩詞中,一個字點活一首詩的例子舉不勝舉,比如“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在這首詩中,結尾的“落”字最是巧妙。它新穎妥貼,不同凡響,彷彿那秋思隨着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似的。

而“冷露無聲溼桂花”一句,是全篇點題之筆,暗寫詩人中秋望月。夜深人靜,萬籟俱寂,詩人仰望着月亮,思念着遠方的親人,漸漸入神。不知不覺,秋夜的絲絲寒氣襲來,讓詩人不禁我想連篇:寂寞的廣寒宮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溼了桂花樹吧。如此,整首詩的意境就顯得更悠遠,更唯美。

第三,詩作含蓄深情,將中秋佳節的思念表現得委婉動人,韻味十足。詩作題目爲《十五夜望月》,可自始至終詩人都沒有直接說自己在望月,也沒有說自己在思念。而是藉助“冷露溼桂花”,“秋思落誰家”來委婉道出自己內心的綿綿愁思。如此,詩作的深情沒有消減,反而更添了無限韻致,將詩人對月懷遠的情思,表現得蘊藉深沉。

如此,整首詩無論抒情還是寫景,都堪稱絕佳,很好地體現了古典詩詞深沉含蓄、情致豐富、韻味十足等特點;此外,唐詩無論抒情或是寫景,無論表現悲傷還是快樂,都有一種開闊博大的氣象,王建這首《十五夜望月》很好地體現了唐詩的這一藝術特點,傳承經典。

幾百年後,當歷史的塵煙逐漸消散,無數的文人墨客也都隨之逝去。他們中有的人,載入史冊,名垂青史;有的人,則銷聲匿跡,彷彿從沒來過。然而,任歲月如何變遷,任人事如何代謝,有些東西永遠都不會消失,甚至將成爲永恆,比如頭頂的明月,比如中秋的思念。

又是一年月圓時,這一次“秋思落誰家”?宋代大詩人蘇軾的一首《水調歌頭》便橫空出世了。對於這一首詞,99%的讀者都會認爲它是宋詞中的一首不朽經典。每逢中秋,它也是很多詩詞愛好者都會提到的一首宋詞絕唱。對於該詞的作者蘇軾,很多讀者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那麼,今天就讓我們再一次重溫這首經典: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宋)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筆者是一個五音極度不全的人。可是,每每讀到這首《水調歌頭》的時候,都會忍不住輕輕哼唱起來。因爲歌手王菲的演唱,這首本就十分經典的詞作更加深入人心,走進了千家萬戶。詩詞源於音樂,由此可見一斑。這首《水調歌頭》與音樂的完美搭配,再一次讓所有的中國人都領略到了古典詩詞的魅力。

歷史上,蘇軾與弟弟蘇轍之間兄弟情深,譜寫了一段又一段文壇佳話。這首《水調歌頭》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當時,蘇軾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自求外放,輾轉各地爲官。在此期間,他多次上書朝廷,請求調任到離弟弟蘇轍比較近的地方爲官。然而,將近七年,蘇軾都未能如願。

公元1076年的中秋節,蘇軾在山東密州,即現在的諸城,而弟弟蘇轍卻在濟南。自此,兄弟二人已將近7年未能見面。時逢中秋佳節,蘇軾面對一輪明月,想起多年未見的弟弟,想起自己半生的遭遇,心潮起伏,感慨萬千,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

詞作情感真摯,酣暢淋漓,構思奇特,想象豐富,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是千百年來世所公認的中秋詞中的一首不朽經典,水平之高至今難以超越。整首詞彷彿是一場詞人與明月的對話,既有理趣,又有情趣,耐人尋味,意境唯美,千百年來傳誦不衰。

詞作上片望月,既懷超宜興致,高接混茫,而又腳踏實地,自具雅量。以一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開篇,不禁讓人想到春秋時的愛國文人屈原和唐代大詩人李白。三人都才情不凡,卻抑鬱不得志,不被理解,“問月”看似浪漫,實則無奈。

而後,詞人展開想象的翅膀,幻想自己“乘風歸去”,飛到了九霄之上,看到了一片“瓊樓玉宇”。此時的詞人,身心應該是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和解放,暫時逃離了世間的煩擾。可是,深受儒、釋、道三家思想影響的詞人,怎麼可能一味沉浸在幻想中而脫離實際呢?

所以,在詞作上片的最後,他說“高處不勝寒”,筆鋒一轉,又從天上回到了人間。一句“何似在人間”,也將讀者的思緒從天上拉到了凡間。那麼,凡間有什麼呢?凡間有至親之人,有日思夜想的人。於是,詞作下片轉而懷人,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同時感念人生的離合無常。

開篇,“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詞人連用三個動詞性短句,由月亮的移動轉到描寫人間的思念,十分妥帖自然。中秋月圓,人卻不能團圓,這種離恨怎麼消除呢?詞人緊接着看似在責怪月亮無情,實則是在表達自己對親人的深深思念,及中秋佳節不能團聚的深深無奈。

可是,蘇軾天性樂觀豁達,他永遠都不會讓自己長久地沉浸在一種低沉傷感的情緒之中,而是會立馬跳脫出來,治癒自己,安慰他人。所以,在詞作最後,詞人說:月亮的陰晴圓缺和人間的離別相聚,都是很難周全的,沒必要過於傷感。那麼,對於中秋佳節親人間的離別,我們該以一種什麼心態來看待呢?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詞人這句千古名言可謂情深似海,意味深長。這兩句並非一般的自我安慰和共勉,而是表現了詞人在處理時間、空間以及如何對待人生等一些重大問題時所持的態度,充分顯示了詞人內心世界的豐富博大,引起了人們的強烈共鳴。

至此,詞作已經不只是表達了詞人對弟弟蘇轍的思念,更是對一切經受離別之苦的人表示了美好祝願。這樣的詞作,情感真摯,樂觀曠達,意境深遠唯美,字裏行間都流露着作者瀟灑浪漫的情懷,如行雲流水一般,千百年來,給無數人帶去了美的享受。時逢中秋,這樣的詞作確實值得被人們一次又一次地吟唱!

(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