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的未來模式

多年來國慶中秋假期,回家主要的任務是幫父母秋收,已經堅持二十多年,雖然自己可能力量不大,但精神的慰藉還是有的。

近幾年隨着父母年紀越來越大,土地的耕種收,已顯得困難,所以多數農活漸漸被機械代替,就那些服務機械的零碎活就夠這些六七十歲受的了。

放眼望去,凡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所有的耕種環節,都需要孩子們幫忙,趁孩子上班休息時間,無論是兒子,還是已出嫁的女兒,都來幫忙。真是全家總動員。

現在城鎮化程度加大,年輕一代(80、90後),都是上班、居住在城裏,而一些地方還是勞動力輸出大戶。年輕人出名打工,老人們不僅要照顧土地,還要照顧留守兒童更是難上加難。

所以可以想見,目前土地面臨什麼樣的狀況。

1、互助雛形,農村老齡化漸漸嚴重,來自子女的幫助也不能很及時。這些老年人們,開始形成互助小組,幾家老人抱團互相幫助,來應對農時、農忙。

2、小塊土地, 聯合耕種,提升大型農機效率。

3、土地“流轉”,讓土地集中在有能力的人手裏。

等等,讓所有人把土地的價值最大化,讓老年人從事他們力所能及的事。

——勞動隨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